大班幼儿计划性的培养

作者:林华娟  来源: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2-02

    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安排自己的事情,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带书本或者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的孩子在课间休息时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到上课才想起自己没有去上厕所……这些都和孩子的计划性差有关。
    做事是否有计划是关乎到一件事成败的关键因素,“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合理的计划是有条理做事、高效做事的前提。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期幼儿活动的计划性开始发展,大班儿童在活动之前已经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将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比如,能商量分配游戏角色、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一般认为,这时儿童的活动就带上了较为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幼儿计划性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怎么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呢?家长可参考以下建议。
    第一,家长做出计划水平高的榜样
    幼儿爱模仿,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家长自身的计划水平会影响孩子计划性的发展。计划水平比较高的家长会给幼儿一个很好的榜样,而有些家长则本身的计划水平不高。但不管怎样,家长要有意识提高自己的目的性、计划性,为孩子做出榜样。
    第二,日常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
    家长可以借鉴高瞻课程的“计划一工作一回顾”模式来帮助孩子。
    1.鼓励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假日到来之前,家长可以让幼儿说说假日活动安排。在幼儿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家长首先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情、用词甚至手势,了解他们的预期目标、制定计划的能力以及参加活动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如果觉得孩子的计划不太妥当,应以平等的玩伴身份,重复孩子的想法引起孩子思考,但不要强迫或指责孩子,或代替孩子思考给出计划。
    2.鼓励孩子实施计划,家长要等待孩子成长。
    计划制定后,鼓励幼儿立即付诸实践。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启发孩子思考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虽然孩子一时达不到成人看起来很容易的水平,但是要等待孩子自己通过后果来发现。讽刺、嘲笑和贬低会让孩子不自信,而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反助长依赖思想,二者都将导致孩子自卑和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
    3.总结计划实施情况,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成长的力量。
    无论计划实施情况如何,家长切记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步,这一步只不过是计划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片断而已,但如何对待,则会对孩子的心理和品格养成打下印记。如果完成了计划,让孩子回顾下她的过程和心理感受。过分地夸奖“你真棒”可能会让孩子为了维持在父母心目中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回避挑战。如果没有完成计划,让孩子说说当时为什么会这样,还可以怎么样,帮孩子自己梳理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自信是在克服失败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父母的不代劳、接纳孩子的表现、永怀盼望、以玩伴身份让孩子自己醒悟,才会让孩子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幼儿做事的计划性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形成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尊重、接纳、巧妙启发,才是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衔接的强大支持。
编辑:cicy

上一篇:培养自信不可错过的三阶段

下一篇:如何帮助孩子合理表达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