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后,孩子的社会交往是大事
作者:刘勇赫 来源: 上传时间:2017-10-27
“3岁了!孩子上幼儿园了!”耳边总能听到这样一句感叹!遥想当年,十月怀胎的漫长,坐月子的辛苦,断奶的不易,清洗尿布的麻烦,傍晚把尿的无奈,吃饭不专心的烦躁,中午不睡觉的困惑……这一切的一切,就像过眼烟云。似乎家长们忘却了之前的种种困难,因为我们看到了幼儿园的大门……
“可算松口气了!”说到这句话的家长表明了两种心理状态:第一,交给一个称心的幼儿园与尽职的老师,我是百分之百信任的!第二,我的育儿工作正式交接,我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自由。第一种心态值得大家学习,只有对于幼儿园教师进行充分信任,幼儿园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才能更加顺利自然。女儿千慧的幼儿园老师提醒家长送孩子时一定要一位家长送,与教师交代清楚,与孩子告别之后就要迅速离开。这条要求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我每一次都会严格遵守。我经常发现,有些家长会扒着窗户看看孩子,生怕孩子在里面不适应,受委屈,这样一来很容易破坏教师的组织秩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早上七点半送孩子,晚上五点半接孩子,孩子开始大部分时间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孩子在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并开始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可以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不必要去过多地干涉与指引。事实上,3~6岁孩子处在了人生的第二依赖期(第一依赖期是0~2岁,孩子处于生理与心理的绝对依赖),孩子有着迫切的愿望去拥抱外界的环境,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然而他们缺乏的却是社会交往的方法与经验。有很多的案例表明,3~6岁的孩子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3岁之前,孩子的认知水平较低,同时受到了父母的贴身保护,所以不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3岁之后,儿童逐渐形成自我,在与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外界的挫折事件、评价或伤害,都可能对于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我们所谓的人生中的很多情节,比如害怕某物,讨厌某种颜色,鄙视自己的某个部位等大部分来源于这个时期,并会在青春期发酵,甚至伴随一生。3~6岁家长的高质量陪伴,更需要以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经验为中心。具体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询问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解释相关规则与孩子交流幼儿园的生活,是拉近亲子关系的一个小捷径。“幼儿园给大家提了什么要求呢?”“吃饭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看书的时候有什么要求?”教师会提出幼儿园的规则,这时候我们的对待规则的态度十分关键!我给出的建议是坚决执行老师提出的要求!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给孩子开绿灯,而是帮助孩子达到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在家中也按照同样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强化他的意识,帮助他形成习惯。按照幼儿园的要求,便是孩子接受家庭以外社会化的第一步,对于适应未来环境意义深远。
了解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广泛交友无论孩子上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我所关注的第一件大事一定是他的朋友,而不是学业或其他。学会交朋友,其实应该是幼儿园上的第一课。孩子在朋友中了解自己,学会分享谦让之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倾诉与寻求帮助。朋友的存在,成了孩子更愿意去幼儿园的理由。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朋友,幼儿园才真正成了孩子的乐园。和什么样的孩子接触呢?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表示“要跟懂事的孩子交朋友!”“爱闹的孩子别理他!”.不要给孩子的朋友设置限制,社交交往能力的养成无非是可以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脾气、不同爱好……让孩子在这个阶段接触不同的孩子,广泛交友,他便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与情商。
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话题在3~6岁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参与一些更加复杂的亲子活动,一方面开阔孩子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在增强孩子的社会经验。比如一起旅行、一起看电影、一起欣赏音乐会、一起冒险等。亲子互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的话题,这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集体生活。
分享亲身经历的故事,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一直倡导亲子阅读,书中的故事自然可以给孩子很多的启迪,但是书中的故事却永远也比不了我们的亲身经历。因为,比起故事中的主人公,孩子更关心的还是父母。跟孩子叙说什么样的故事呢?有这样三类:第一类,是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后如何通过你的不懈努力与顽强毅力,最终战胜了这个困难!第二类,你在孩子同龄时期遇到的问题,你是怎么面对的,又是怎么处理的,并询问孩子会怎么做。第三类,你遇到的新鲜事,你的伟大发现,甚至你的小发明,你的创造性的举动,为孩子开启了一扇智慧的大门,孩子也会学着用你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玩具创设场景,模拟人际交往通过玩具扮演,让孩子明白人际交往中的技巧与方法。怎么去问好?怎么去道别?怎么去表达感谢?怎么去表达歉意?怎么邀请朋友一起玩?我们空口去说,孩子很难去理解,如果当着外人面教育又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私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彩排”。类似一些安全问题等复杂交往情况,也可以通过场景模拟,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观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便是社会经验的传递。
摘自《中华家教》(京),2016.10.4~5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7.08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明显差异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920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zhangbo320320阅读人气:1860
- 大声赞美孩子的交往能力海豚201阅读人气:1457
- 新入园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幻想阅读人气:1273
- 如何对付刚入园孩子的哭闹芙蓉仙子阅读人气:127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撒撒娇阅读人气:535
- [园长管理]孩子入园后会被照顾吗?专属阅读人气:304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65
- [教师工作]小孩子的东西总不见怎么回事惊叹号!阅读人气:380
- [教师工作]所谓孩子的起跑线,什么样的线...心灵之窗@爱阅读人气: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