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胆小怕黑怎么办

作者:魏庆 张笑吉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4-10
父母都希望子女坚强,不要哭泣,对任何事情都不要畏惧。这样,就迫使孩子拒绝某些情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面对和战胜它。然而,人生来就会恐惧,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一个力图生存的新生儿来说充满敌意。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婴儿恐惧和焦虑,包括强烈的噪声或光线甚至人本身。世界是陌生的,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但是如果有了母亲的帮助就会容易得多。
胆小怕黑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轻度怕黑是正常的,但如过分怕黑,甚至惧怕黑夜,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孩子担小怕黑不是天生的,基本发生在3岁以后,是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社会并渐渐懂事后才出现的。孩子胆小怕黑,其中影视节目造成的影响最大,再者是成人的吓唬,也有的幼儿因胆小、娇气和孤独造成。由此可见,外界的环境,成人的言行是形成孩子胆小怕黑心理的主要因素。虽然宝宝的性格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态度,比如: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家规太严,对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东西常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规矩”办事,缺少了探索精神;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有些家长经常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熟悉的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过分担忧,精神状态持续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怯和退缩。
巨大的响声、突然从高处落下等,都会引起婴儿的惧怕,此时孩子会本能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以求保护。 6—9个月的孩子对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产生恐惧。当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后,对黑暗、动物、雷电或登高临下等感到恐惧,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的家长自己知道管不住孩子,一旦发现孩子害怕某件事物时,就像找到了约束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添油加醋,动不动就借此吓唬孩子,使其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孩子也就胆小了。 8个月大的婴儿开始有了记忆,当母亲离开其视线时会感到思念。专家称这一时期为“第八月危机”,因为婴儿对离开母亲会感到焦虑。 6个月到1岁的婴儿会在半夜惊醒。我们不知道原因何在,因为婴儿还不会说话。但是,此时我们可以进行安慰,让他们平静下来,重新入睡。两岁半到五岁儿童,幻想多于现实,他们会对自己思索或想象到的事情感到恐惧。这并不是普通的睡梦或是噩梦,而是他们对现实世界感知的产物。消除孩子胆小怕黑恐惧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永远不要对小孩说“不要害怕”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不仅不会安慰他,还会影响他们真实的感觉;永远不要嘲笑孩子,也不要用“来吧,你不是胆小鬼”等语言来强迫他们做事,更不要威胁孩子;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不要让孩子观看影视中的一些恐怖镜头,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防止给孩子造成“黑夜等于魔鬼”、“黑暗都是可怕的”心理定势;对于那些因观看影视节目导致开始怕黑,从此不敢走夜路,晚上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的孩子,家长最好陪他们一起观看影视节目,对其中的恐怖镜头加以正确的解释,及时地进行引导;不要为了制止孩子哭闹,而经常采用“黑房间里的老鼠专咬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等吓唬孩子。这样,黑房子、老鼠、壁虎、小虫等成了可怕的东西。由于怕黑,孩子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去观察、接触和探求了。因此,吓唬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取的;大人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有怕黑的言行。一些年轻的母亲自己怕黑,带孩子走夜路时显得紧张、焦虑不安。成人的这种不安情绪极易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还有一些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怕黑,原因是老人迷信,经常给孩子讲迷信故事,使孩子相信妖魔鬼怪不是虚构的,而是实际存在的。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应扮演勇敢的角色。若孩子进入房间害怕时,家长可先打删去,在孩子面前对房子搜寻一番,告诉孩子,晚上的房间和白天一样安全。
专家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感抛到脑后。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地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编辑:cicy
 

上一篇:让幼儿学会宣泄情绪

下一篇:不要忽视男孩面临的挑战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