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中找出来的创造力

作者:杭东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  上传时间:2015-07-16

    幼儿园举办一个“幼儿创造力”比赛,邀请家长现场观摩。比赛开始,老师给每一个参赛者一张白纸,要求每一个参赛的小朋友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老师只发了纸,却没有发画笔。有的小朋友就去找植物茎干,有的小朋友去找黄土,直接用湿黄土涂抹在白纸上,有的小朋友把菜叶榨汁当墨水……总之,在没有画笔的情况下,好多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创意克服了困难,完成了白纸作画的任务。
    再看我儿子,领了白纸,没领到画笔,就呆呆地等着。老师问他:“这位小朋友,你为什么还不画画呢?”儿子极其诚实地回答:  “没有笔,我画不了……”
    现场观众一听,哄笑起来,我则羞红了脸——唉!傻瓜儿子呀,你咋就没有其他小朋友那般聪明、那般有创造力呢?
    我的一位老同学朱先生,是一家儿童成长咨询机构的专家。老同学聚会,我见到了他,向他述说了我儿子的“傻态”,恳请他给我指一条培养儿子创造力的途径。
    朱先生告诉我:“孩子的创造力,一是源于天生,二是起于后天家庭教育的培养。”
    儿子天生并不笨,但是我又找不出家庭教育到底对儿子施加了什么样的“变傻”的影响,所以我把家庭教育的一些细节讲出来与朱先生交流,请他通过这些细节帮我诊断一下,是家庭教育中的哪些因素让儿子“变傻”的。
    朱先生追问我:“请你再说一遍,刚才你说到孩子在家里弄撒了牛奶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我不假思索且实事求是地又说了一遍:“先是臭骂一通,然后不允许他自己再私拆牛奶盒。”
    “这个细节,就是你抹杀孩子创造力的家教弊端。”朱先生十分肯定地说。
    “为什么呢?”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朱先生跟我讲起了一则故事:尼尔斯·玻尔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曾经以卓越的创造力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获奖之后,有人问他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与众不同的创意时,他用自己4岁时的一段经历来说明自己创造力的来源——4岁时的一天,他想喝杯牛奶,妈妈让他自己从冰箱里取出一杯牛奶。玻尔取出了装有牛奶的杯子,可是杯子很滑,玻尔拿不住,牛奶全洒在了地上。
    玻尔感觉惹事了,于是很害怕。可是母亲发现玻尔弄洒了牛奶后,没有骂,甚至连指责都没有,而是非常温和地说:“儿子,你是想用牛奶在地上画画吗?妈妈从来没有看过用牛奶画得这么好看的画。噢,既然你已经弄洒了牛奶,不如咱就先玩一会儿吧,然后再收拾干净。”
    说完,妈妈陪玻尔在地板上一起玩洒掉的牛奶,把这幅“牛奶画”又扩大了许多,玻尔完全忘记了弄洒牛奶的恐惧,尽情地玩。
    玩过了,妈妈对玻尔说:“儿子,地上的牛奶不管如何好玩,总归要清理干净的。你想怎么清理呢?海绵、毛巾、抹布,你想选哪一个?”在妈妈的引导下,玻尔选了用海绵清理洒在地上的牛奶。
    清理完了地板,妈妈又重新从冰箱里拿出一杯牛奶,然后让玻尔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抓住杯子不至于洒掉牛奶。经过一番尝试,玻尔终于找到了“握紧杯子”的方法。
    听了朱先生讲的故事,我不禁感叹:先尽情地玩牛奶画,再选用工具清理地板,最后学会拿杯子——孩子的一次“失败”背后,竟然有着这么多的创造力培养的契机,这真是非常精彩的“创造”教育呀。
    朱先生说:“是呀,要想让孩子富有创造力,首先得给他提供一个失败了而不需要害怕的家庭教育环境,只有有了这样的环境,每次失败才会成为创造力表演的机会,这个机会会让孩子不断成长,而不是感到恐惧和退缩——现在你知道你家孩子为什么‘笨’了吗?”
    我当然已经知道,根本原因就是儿子失败后我的训斥与束缚,而不是将他的失败引到“创造”的方向上。
    我决定改变对待儿子的这种态度,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为孩子营造不怕失败、勇于面对失败的家庭环境,让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儿子学习新东西的起点,成为儿子增长创造力的机会。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3
编辑:cicy

 

关键词:创造力

上一篇: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你不能不知

下一篇:不能把“玩”当成孩子的禁果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