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车游戏看孩子的合作

作者:陆永芬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1-07

    合作就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几个人共同做一件事。合作的重要性,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在幼儿园许多活动中,老师会预设合作的目标,提合作的要求。但是,往往觉得难以实现。笔者以幼儿骑车游戏为例,谈谈对合作新的理解、在孩子层面的理解。
    第一次骑小车游戏
    晨间锻炼有个骑小车的内容。4辆车,8名孩子参加。我对孩子们提出两人合作的要求,一个骑一个推,碰到斜坡怎么办?对面来车怎么办?我在详细地说着,8个孩子眼睛却不时瞄着车,不等我说完,就开始了游戏。有的孩子在强调老师的要求,有的孩子早就骑远了……
    思考
    在这个活动中,合作是老师的要求。我把合作当成是一个指令、一个任务,但孩子感兴趣的是“骑车”这个游戏。我讲了很多合作方法,孩子们全然不听,就连最基本的两人一辆车的规则也不能遵守。因为他们通过观察已经发现:车少人多。心中有了争抢的念头,哪里还有心思听老师那么多的要求?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而我把合作从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剥离出来。
    第二次骑小车游戏
    我改变了方法。只要两个人达成一起玩的共识,就可以来领一辆车开始玩了。孩子们行动了:我们俩一起,好不好?我骑一圈你骑一圈……在领车前,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商量与合作的雏形。游戏开始了:有的2人小组一个骑,一个乘;有的一个骑,一个推;有的是一个骑,一个等,轮流玩;也有的在争吵,抢着先玩。这个过程中,有3对孩子们采用了合作的方法。他们有商量,达成共识。而有一对孩子因为其中一个孩子的强势,根本没有商量,因此没有合作,游戏一直也没进行。当有同伴告知:你们再争吵下去,玩的时间快没有了!他们才“醒悟”,学习起同伴的方法开始玩起来。一圈下来,孩子们的玩法有了一些改变:都采用了一个骑一个乘的方式。一骑一乘,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车道有一点坡度,孩子们的力量大小与体重差异给一骑一乘带来了困难。有的孩子与同伴商议新的合作:我骑不动的时候,你帮我推;你骑不动,我也下车帮你推……
    思考
    此时,合作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孩子们自己为了玩骑车游戏、让游戏更好玩而展开一系列的商量、协调、相互学习、互相磨合的过程。
    1.合作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
    在车少人多的特殊情境下,在两人一起玩一辆车的规则下,在玩的时间有一定限定的条件下,孩子们的合作产生了。孩子们合作的方法来源于对游戏的设想。此时,合作是孩子们游戏的需要,不是老师的要求。因此,每队孩子都有自己的合作方法。
    2.相互借鉴合作方法
    一开始,孩子们合作的方法各不相同。一圈下来,孩子们都采用了一个骑一个乘的方式。因为孩子们发现:这样更好玩!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多玩几次,也更具挑战性。合作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调整的、让游戏更好玩的过程。
    3.合作可以解决困难
    车道的坡度、孩子们的力量大小与体重差异,给一骑一乘带来了困难。当这个新的合作方法被使用,新的困难也随之产生,合作又成为解决困难的方法。孩子们从游戏的角度,提出新的合作设想。他们尝试着相互推一把,困难又解决了。
    孩子们在骑车游戏中的合作进展,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自己一直纠结的“合作”,孩子们自己能完成得如此好。两个孩子一辆车,怎样玩起来——怎样更好玩——怎样解决新困难,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合作贯穿始终。合作是孩子的需要,合作依托在一定的游戏、任务中。
    那么,在抛接球游戏中、在射门守门游戏、探索活动中,如果我也把一对孩子当作一个整体,布置一定的任务、创设一定的情境,合作是否也会自然产生?或许,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或困难?让2人小组、3人或多人小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的快乐。当孩子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在磨合中、操作中,合作一定就会自然产生,合作的方法也会不断升级。
编辑:cicy

 

上一篇:巧用自我暗示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