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作者:黄英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5-10
实践告诉我们,当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家庭里重要一员的时候,他就能自觉维护这个家,并经常为家做些有益的事情,他的行为也往往具有建设性。如果他在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在家里自我感觉不好,就会产生卑微感。为了消除或者战胜卑微感,他就会用捣乱、破坏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归属感呢?
 
不要试图主宰孩子
 
孩子因我们来到世界上,而不是为我们来到世界上。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孩子的人格和我们是平等的。对孩子来说,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也不应成为我们实现愿望的工具。父母不要主宰孩子、支配孩子、控制孩子,而必须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莫瑞斯·博森说过:“孩子的反抗都来自卑微感,平等待人的父母不会有‘不听话的孩子’。”父母给予孩子平等,孩子就会用积极的态度来和父母沟通。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试图改变孩子的父母是不明智的,力求把孩子改造成第二个自己的人也是愚蠢的。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更改变不了孩子。我们面前只有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父母要以高尚的品格、良好的教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用美德和内在力量感化孩子,熏陶孩子。一句话,我们只有用爱的阳光雨露来滋养孩子,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让孩子向着他的愿望发展,就像给予一棵植物跟随阳光的自由。如果孩子能够从内心体会到对自己人生的主宰感,就会随之产生归属感。
 
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孩子有自己的尊严,孩子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包括以下内容:不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不窃听孩子的电话,不调查孩子的朋友,不侵犯孩子的隐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心灵不设防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父母。在家庭里受到尊重的孩子,就会获得人格的归属感。
 
建立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让孩子分担部分家务劳动,给孩子委以重任,放手让孩子做事,家里的重大事情多和孩子商量,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等等。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里的重要一员,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里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样,就能唤起孩子主人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个家负起责任来,也会对自己负起责任来。
 
善于和孩子共情
 
不论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多么不符合父母要求,父母都不要抱怨和指责,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听孩子倾诉,鼓励孩子把理由讲出来。孩子这么做,都有自己的理由,好多事情都在情理之中,只是我们不知道原因罢了。父母要善于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包括沮丧、委屈、痛苦、烦恼、急躁、愤怒等等。孩子强词夺理、无理取闹时,父母不要急于制止、反驳、表态,让孩子把话说完,把情绪释放出来。父母要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善于和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孩子的行为确需纠正,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正确引导。这种共情,能够让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归属感。
试想,一个在家庭中得到尊重、信任、欣赏、接纳,和父母如同挚友,与家庭休戚相关的孩子能没有安全感、自豪感、归属感吗?同样,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得到了归属感,当他走进社会时,就会轻而易举地融入到集体中,迅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和精神坐标,得到集体的认同和接纳。
 
编辑:cicy

上一篇:社会性教育:关于爱的界限

下一篇: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战争”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