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态度的关系
作者:张金凤 张向葵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传时间:2016-07-09
【摘要】幼儿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交往、习惯形成和自我控制三方面,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幼儿社会规范、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使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作为幼儿早期社会化的场所,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了解父母教养态度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助于调整父母不良的养育态度,从而更科学的教育幼儿。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父母教养态度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想了解学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态度的关系。其中幼儿社会性包括社会交往、习惯形成和自我控制三大方面,每一大方面又包括具体的内容,社会交往包括社会性特征(例如独立性、好奇心)、交往行为与技能(例如表达愿望、同伴交往)、面对新环境(例如尝试新活动、接近生人)三部分,习惯包括生活习惯(例如穿脱衣物、饭前便后洗手)、交往习惯(例如问好道别、借还东西)、亲社会行为(例如爱护环境、物品)三部分,自我控制包括行为控制(例如收拾物品、克服困难)、情绪控制(例如生闷气、发脾气)两部分;父母的教养态度主要包括父母的自信程度、归因倾向、接纳程度和了解程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某私立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22名幼儿进行了测查,年龄跨度为2~5岁。其中幼儿社会性采用东北师范大学张向葵教授编制的《儿童成长信息检测手册》(幼儿版)的子量表《幼儿社会性发展》测查,由本班教师报告;父母教养方式由东北师范大学张向葵教授编制的《儿童成长信息检测手册》(家长版)的子量表《父母教养态度》测查,由幼儿父母报告。研究共发放122份问卷,收回问卷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情况
1.幼儿社会交往发展情况:图1不同年龄幼儿社会交往平均分分布图
由调查结果显示(图1),在社会性特征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3岁、2岁、4岁,但通过统计学比较发现2~5岁幼儿社会性特征不存在年龄差异,即处于同等水平;在交往行为与技能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4岁、3岁、2岁,进一步比较发现,不存在年龄差异,处于同等水平;在面对新环境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2岁、4岁、3岁、5岁,通过事后比较发现也不存在年龄差异。
总体来看幼儿的社会交往方面不存在年龄差异,出现此结果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该幼儿园教师更注重对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培养,因为在本研究的另外一个小调查发现(《儿童成长信息检测手册》(教师版)),教师最注重对幼儿社会交往方面的培养,比如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注重对幼儿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鼓励幼儿挑战新环境等。
2.幼儿习惯发展情况
图2不同年龄幼儿习惯平均分分布图
由调查结果显示(图2),在生活习惯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2岁、3岁、4岁,通过事后比较发现,只有3岁与5岁、4岁与5岁之间存在差异,可以推测3~5岁是儿童生活习惯迅速发展时期,家长与教师比较重视3~5岁幼儿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在交往习惯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4岁、3岁、2岁,但只有2岁与5岁、3岁与5岁之间存在差异,说明5岁是儿童交往习惯发展最好的阶段,这符合幼儿生长的规律;亲社会习惯(爱护环境、爱护物品)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3岁、2岁、4岁,事后检验发现各年龄幼儿之间都不具有差异,处于同等水平,这一现象应得到教师与家长的重视,平时要注意对幼儿亲社会习惯的培养,使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习惯。
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情况
图3不同年龄幼儿自我控制平均分分布图
行为控制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3岁、4岁、2岁,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4岁与5岁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说明4~5岁是儿童行为控制迅速发展时期,以往研究结果也显示,幼儿控制自己的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幼儿初期自控能力还比较弱,到了晚期,儿童对自己的控制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本次测查结果符合以往发现的规律;情绪控制方面,平均分数由高到低的年龄阶段依次为5岁、3岁、2岁、4岁,两两比较之后发现无差异,即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处于同等水平,以往研究显示,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幼儿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幼儿时期能否具有一定克制冲动、控制情绪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他将来能否获得成功,因此家长与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二)父母教养态度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表1父母教养态度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由调查显示(表1),总体来看,父母教养态度总分与儿童的社会性特征(例如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领导欲、负责任)、生活习惯(例如独立穿脱衣物、洗手)、情绪控制(例如发脾气、生闷气、哭闹)呈正相关,即父母越自信、认为子女的行为及个性受自身影响很大(归因倾向)、对孩子接纳程度越高、对孩子越了解,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生活习惯、情绪控制越好。分开来看,父母教养态度的自信、归因、接纳、了解程度与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生活习惯呈正相关,即父母越自信、认为子女的行为及个性受自身影响很大(归因倾向)、对孩子接纳程度越高、对孩子越了解,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生活习惯发展越好;自信程度、接纳程度与儿童的交往习惯(例如问好道别、借还东西)呈正相关,即父母越自信、对孩子接纳程度越高,儿童的交往习-惯越好;父母的自信程度、了解程度与儿童的情绪控制呈正相关,即父母越自信、对孩子了解越多,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越好。
四、讨论与建议
本次通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及其父母教养态度关系的调查发现,幼儿社会交往方面不存在年龄差异,但与父母教养态度各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幼儿生活习惯方面,3岁与5岁、4岁与5岁之间存在年龄差异,与父母教养态度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交往习惯方面,2岁与5岁、3岁与5岁之间存在年龄差异,与父母教养态度中的自信和接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行为控制方面,4岁与5岁之间存在年龄差异,但与父母教养态度每一维度都不存有相关关系,情绪控制方面,幼儿之间不存有年龄差异,但与父母教养态度的自信和了解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发现,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给予父母几点建议:
(一)改变不良归因方式,增强养育自信程度。幼儿的成长总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必定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家长可能错误的认为出现问题是自己的原因,将责任归因于自己,长期的自责造成自己情绪低落,还会让自己对养育幼儿失去信心与耐心,减少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使幼儿与自己产生疏离感,长久下去,幼儿的问题会越来越多。面对幼儿的问题,父母不要心急,要尽可能冷静下来,分析幼儿出现问题的原因,从事情的根本找出缘由,不要一味的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告诉自己可以解决,多给予自己暗示,增强自信心。此外,父母还可以在空余时间多读一些养育知识的书籍,书籍内容可以是解读幼儿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是科学的养育途径,让自己在养育方面增加知识含量,从而能更从容的应对幼儿的问题。
(二)接纳幼儿的错误,给予幼儿成长空间。幼儿犯错误是正常现象,有些父母过于严厉,当幼儿犯错误之后,第一次给予耐心指导,第二次、第三次再犯时则严厉批评,父母的压力让幼儿不敢轻易的去做事情,因为怕出错,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形成畏畏缩缩、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怕事的性格。面对幼儿的错误,父母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与爱,给予幼儿成长的空间,以引导为主、批评为辅,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耐心给幼儿讲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下次幼儿表现好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并指出做的好的地方,强化幼儿的行为,增强幼儿良好行为的频率。
(三)增加亲子游戏互动时间,增进彼此之间感情。亲子游戏不仅有会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亲密度,而且在游戏中幼儿习得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技能,从而有益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完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父母工作之余应多增加与幼儿游戏互动的时间,可以是阅读读书,可以是角色扮演,也可以是自由游戏时静静的陪伴,让幼儿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注与爱,增强幼儿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让幼儿在一个充满积极情感与无限爱的环境下成长。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6.03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对2-6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gege阅读人气:1694
- 幼儿社会性发展:再议幼儿教育...保护伞阅读人气:1277
- 关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小土人阅读人气:1687
- 浅谈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小珍阅读人气:1121
- 浅谈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幽雅的糖果阅读人气:108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说明营养与幼儿发育之间的关系风追逐阅读人气:1792
- [教师工作]教师教学行为与幼儿独立性发展Miss.Sugar阅读人气:1775
- [教师工作]环境创设与幼儿的关系小雨丝阅读人气:1651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园长管理]怎样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地瓜收到阅读人气: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