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策略

作者:王莉 陈知君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08-15

       [摘  要]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亲近自然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亲近自然本是幼儿的天性,但在当今时代,幼儿大部分时间被局限在室内,电子产品充斥着现代生活,各种各样的因素阻碍了幼儿与自然的接触,因此对幼儿亲自然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树立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意识,带领幼儿走进“真正”的大自然;在自然中释放幼儿的天性,追随幼儿的兴趣,给予幼儿重复某项活动的机会;加强对幼儿家庭亲自然情感培养的引导。
      [关键词]  幼儿;自然;亲自然情感
      大自然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价值,亲近自然也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幼儿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亲近自然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多媒体时代和城市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亲自然情感
      自然指宇宙中一切天然存在的东西及其空间,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也包括生存空间与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优美的风景等。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亲自然情感”按照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和被认可的EAN量表(Emotional Affini—tv toward Nature)的界定,指的是一种情感体验,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在自然中感觉很自由、在自然中感觉很安全,以及天人合一的感觉等。[l]
      幼儿阶段正是发展亲自然情感的关键时期,因为儿童在这个阶段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和喜爱,具有与自然万物交流、对话的能力和兴趣。幼儿阶段的教育应当加强并维系这种联系,培养并促进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建立。为此,成人应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其更好地释放天性,对大自然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二、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与自然的接触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不亚于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2]丰富全息化的大自然,可以为幼儿提供很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提高身体动作水平、稳定情绪、提升幸福感、减轻压力、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以及增加亲子间、同伴间的互动等。[3]幼儿在自然环境下会更加专注、不易焦虑,尤其是对那些患有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的幼儿。[4]威尔斯和伊万(Wells&Evans)于2003年提出了“自然缓冲假设”,认为经常接触自然、在自然中游戏的幼儿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压力事件,因为自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缓冲作用。[5]研究表明,从小与自然建立起的积极关系可以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成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受其幼儿时期在自然中玩耍时间的影响,并会影响成人环保意识的形成。[6][7]由此可见,保持幼儿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不仅对幼儿阶段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还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伴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局限在室内,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填满了他们的生活,阻隔了他们与自然的联系。理查德(Richard Louv)提出“自然缺失症”的概念,用以强调现代社会中的儿童越来越多被“困”在家里,缺少与自然的接触,生活被电子媒体和学校课程所充斥。他大声呼吁要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8]有研究表明,5~8岁的儿童倾向于将自我归属于自然,与自然有较高的联系和亲近感,而在9~12岁的儿童身上这种自然归属感则开始消弥。[9]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是十分必要的。[l0]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研究者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笔者所在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条件,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将有关培养策略进行梳理,请教于大家,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幼儿亲自然情感培养的重视与研究。
      三、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策略
      (一)树立教师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意识
      教师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和间接地渗透到其教学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幼儿的培养。因此,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首先必须让教师认可并接纳“亲自然情感”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亲自然活动时,始终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在大自然中的放松感、安全感,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放在活动目标的首位;在亲自然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更多享受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空间,追随幼儿的兴趣点,灵活引导幼儿在自然中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和进行更好玩的游戏。此外,教师要保持与幼儿一样的好奇心,与自然建立情感联系,热爱大自然,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幼儿,将亲自然情感传递给幼儿。
      (二)带领幼儿走进“真正”的大自然
      在幼儿亲自然情感培养中,环境的选择尤为重要。真正的大自然能够给予幼儿更广阔自由的空间、更丰富的物种、更全息化的感知觉刺激。相比于整齐、精致的花坛,那些能够近距离接触、未经人工雕琢、纯天然的土壤更让幼儿喜欢,因为其中孕育着丰富的物种,并可以让幼儿自由大胆、无拘无束地游戏、探究。一位幼儿园老师曾经写了这样一段独特的见闻:“某幼儿园的围墙边有一个角落,那里凹凸不平,长着一些树和花草……一次我去这所幼儿园听课。活动期间,许多孩子不是在花坛边欣赏,也不是在水泥地上嬉戏,而是聚在‘卫生死角’里,有的看蚂蚁搭桥,有的在找蜕皮的昆虫,有的在掐蒲公英,还有的在看什么虫子在叫”。的确,精致的花坛与人工的水泥地对幼儿来说,只是外在于生命的物质存在,只有那未开垦的“凹凸不平的一角”才是幼儿的精神天堂。[11]教师需要做的即是带幼儿进入“真正”的大自然中,为其提供更多自主游戏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于仰望高处的自然物,幼儿更喜欢“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自然物,并十分投入地观察、游戏。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从幼儿的兴趣点上生成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自然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三)给予幼儿重复某项活动的机会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他们往往喜欢反复做同一件事情,从中反复强化感知觉体验,然后逐步抽象出对事物的认识。在亲自然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幼儿这一身心特点,给予幼儿反复开展某项活动的机会。例如,同是挖土活动,一开始幼儿也许更多是掌握对铲子的使用,反复的挖掘工作让他们体会到用铲子“挖”的乐趣;再进行挖土活动,孩子们更多感受到土质的不同,挖掘深度的不同,以及思考如何改变土地的干湿;第三次开展挖土活动,也许幼儿就会更加关注土里隐藏的小动物,如西瓜虫、蚂蚁、蚯蚓等。只有当同一活动多次开展,幼儿才会有更多的体验和更新的发现。
      (四)加强对幼儿家庭亲自然情感培养的引导
      在亲自然情感培养过程中,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活动场地受限、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等,家庭教育正好弥补这一缺失。家长有更多机会带幼儿走进更广阔的大自然中,给予每位幼儿更多具体的影响和指导,因此如果能够调动家庭对幼儿亲自然情感进行培养,效果会大大提升。[12 ]首先,应让家长认识到亲自然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应对家庭开展亲自然活动提供建议和指导;再次,应搭建平台组织亲子出游,发挥幼儿同伴间的影响力,并给予家长间交流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Collado,S.,Staats,Henk.,&Corraliza,J.A.Experiencing nature in children’S summer camps:Affective,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3:37-44.
      [2][8]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
      [3]Ashbullby,K.J.,Pahl,S.,Webley,P.,&White,M.P.The beach as a setting for families’health promotion: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parents and children living in coastal regions in Southwest England[J].Health &Place,2013,23:138-147.
      [4][10]Gonen,M.,&Guler,T.The Environment and Its Place in Children’S Picture Story Book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3633—3639.
      [5]Corraliza,J.A.,Collado,S.,&Bethelmy,L.Nature as a Moderator of Stress in Urban Childre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8:253-263.
      [6]McCurdy,L.E.,Winterbottom,K.E.,Mehta,S.S.,&Roberts,J.R.Using Nature and Outdoor Activity to Improve Children’S Health[J].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2010,(5):102-117.
      [7]Browning,M.H.E.M.,Marion,J.L.,&Gregoire,T.G.Sustainable connecting children with natur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nature play area visitor impacts and their managem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19:104-112.
      [9]Levin,W.E.,&Unsworth,S.J.Do humans belong with nature?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VS.abstract contexts on human-nature categoriz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3:9-13.
      [1 1]焦荣华.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12]王莉,陈知君.3-6岁幼儿家庭亲自然培养现状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8).
编辑:cicy

上一篇:儿童的权利去哪儿了

下一篇:制作活动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大班泥塑活动“泥巴墙”为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