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作者:田素娥 匡明霞 来源:江苏省扬中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1-28
[摘 要]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亲社会教育时,应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社会性教育;幼儿园课程
在我国,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自利等不良行为,在“众星捧月”中一些孩子根本就没有为别人着想的意识,和同伴在一起也没有谦让、合作的习惯。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保姆”时代的出现,家长把幼儿交给电视、电脑、电子图书、电动玩具,忽视与幼儿的交流和沟通,让幼儿逐渐形成不愿与他人交往和分享的行为,甚至部分幼儿与人沟通都存在困难。[1][2][3]因此,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创设条件。
一、利用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
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交往、配合、协商,一切自我中心化的表现都有可能阻碍游戏的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游戏这一有效的手段诱发并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创设的活动环境,幼儿在活动区域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和游戏。教师应有意识地准备和投放材料,以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创造机会。如在分享玩具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带来的恐龙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当这样的问题出现时,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玩具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移情来体会、感受他人的心理,并且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的分享规则,掌握分享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教给幼儿协商的技巧,如使用商量语:“我也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参与到你们当中来可以吗?”“还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吗?”“换一种方法,好吗?”使用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谁愿意和我合作?”等。在每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都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和同伴沟通交流。
二、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需要得到外部群体的强化。这就不仅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体验、习得,而且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与引导,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例如,户外体育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小推车玩接力运粮”比赛,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要小便,告诉老师后他就往厕所冲,走到小朋友的“接力区”时他突然刹住脚步,绕道去厕所了,于是老师就抓住这一闪光的举动,等他回来后,不失时机地问他:“你刚才去厕所怎样走的?”并让他重新走了一遍,展示给同伴看。“为什么要这样走?”“小朋友在玩游戏,如果我直直地走过去,很可能撞倒他们,还有他们就不能得第一名了。”老师鼓掌以示赞赏,孩子们也跟着热烈地鼓起了掌。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但孩子考虑到了他人的利益和安全,老师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有效地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共鸣。可见,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介入、干预、鼓励和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必然会逐渐增多。当午睡前幼儿毛衣太紧无法独自脱下时,当鞋带散了不会系时,当绘画用的水彩笔没有颜料时,当有人跌倒时,同伴间的互帮互助就会显得自然而及时。
三、利用文学作品,激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文学作品的体裁很多,包括儿歌、故事、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因此,幼儿园可以语言活动和区域游戏中的阅读区、角色游戏表演区等为载体,逐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例如,在中一、大一班进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实验探索过程中,幼儿园首先组织老师学习了《什么叫分享》《强化孩子的共享意识》《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分享还是剥夺》《浅谈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生态式幼儿园活动分享交流初探》《走出分享教育的误区》《幼儿人际交往问题的分析》等文章,以此提高教师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开展了多形式的幼儿语言活动,通过看、听、说、演、做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会分享的亲社会行为。同时,要求教师利用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延伸活动进行外部激励,幼儿由此获得的积极体验有效地增加了他们的分享行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遵从规范而受到奖励,也可能因为怕被惩罚而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做出亲社会行为,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亦是如此。当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以后,就很想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表扬。虽然这种迫于规范的外在强制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往往是有限的,而且不可能是真正的亲社会行为,但教师如果能够妥善地利用这种契机,恰当地、富有艺术地进行引导和激励,还是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的。
四、在课程实施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以其道德认知和移情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习得的。许多情感、道德认识目标都是在依据教材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而呈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语言活动“会变颜色的房子”是江苏省编幼儿园综合活动大班教材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新授时发现大多数幼儿只关注房子表象的色彩变化,而没有内化角色的情感。针对班级同伴关系及儿童心理特点,我们对教材及教法进行了认真分析,原教材只关注了四个伙伴向小猪建议各自喜欢的房子色彩时小猪仅选用其中一条建议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其他朋友当时心理状态的情绪体验,于是我们衍生出“当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受到拒绝或没能如愿时,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这一突破点,尝试适当改编原有的故事,让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其体验不愉悦的心情,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浅谈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幽雅的糖果阅读人气:1084
- 对2-6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gege阅读人气:1694
- 浅谈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小珍阅读人气:1121
- 浅析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欢惜儿阅读人气:1587
- 在《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中...孜萱阅读人气:127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样加强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静夜清风阅读人气:2008
- [教师工作]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策略?蔷薇阅读人气:935
- [业务管理]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指哪几个方...小蝶阅读人气:1043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花语阅读人气:1033
- [业务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有哪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