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及矫正

作者:宋铁莉  来源: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教科系  上传时间:2011-08-28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危害,了解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并有效地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
攻击性行为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研究者通常将攻击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攻击、直接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特点的研究,主要是从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两方面着手。
1.攻击行为的方式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看,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式看,语言攻击渐渐超过身体攻击。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行为的意向和动机,因此工具性攻击方式逐渐转变为更多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敌意性攻击。Hartup(1974)研究观察4~7岁儿童的攻击行为表现,结果表明:工具性攻击逐渐下降,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如饶舌、批评指责和嘲笑经常在6—7岁儿童身上引起的敌意性反应,在4~5岁儿童身上则较少出现。
2.攻击性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Olweus对挪威和瑞典儿童欺侮行为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学,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报告的被欺侮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儿童从以前的经验中习得了一些无损于同伴关系等方式来解决冲突,再加上父母与教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不再容忍其攻击性行为,因此,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逐渐降低。
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既表现在男女儿童参与欺侮的比率上,也存在于欺侮的方式中。男孩成为欺侮者的可能性大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欺侮行为,女孩更好使用言语和心理欺侮,而男孩则更好使用身体欺侮,但在言语攻击上无明显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从直接身体攻击逐渐转变为更多采用其他攻击方式,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和女孩与女孩之间多得多,男孩不仅易挑起事端,而且也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
1.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儿童受攻击后,可能出现外伤、疼痛、昏迷等不适,严重的可能导致儿童残废甚至死亡。
2.危及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某些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心理伤害往往大于对身体上的伤害,使儿童产生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形成不良的人格,导致心理异常。
3.危害儿童的同伴关系。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会在同伴中遭受拒绝与排斥,因此这类儿童会对同伴实施攻击行为,从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不良者,在青少年以后遭遇辍学、犯罪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4.危害儿童成年后的社会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多年后对儿童仍存在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儿童的成年或一生。Brook等认为,儿童时期的攻击行为可以预测未来的暴力行为。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攻击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社会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Miles&Carey分析了与攻击行为、遗传和养育有关的24项研究,结果表明了遗传的强大影响。例如,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在攻击性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关联度。也有研究表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约占50%。从一些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父母身上,也可以发现攻击倾向甚至攻击行为。少部分儿童之所以出现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较低有关。张倩等人的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儿童的左半球抗干扰能力差,右半球完形的认知能力较弱。另外,性激素也影响着男女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表现。
()环境因素
1.家庭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Dishion等研究发现,当儿童处于被忽视、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有暴力行为等不利环境时,不易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和自我控制能力。王益文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会减轻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为;对女孩而言,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行为会导致女孩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2.学校准则和风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攻击行为。郭伯良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教师的训诫可有效减弱儿童的攻击行为。
3.群体的感染、去个性化作用可增加攻击行为。儿童间相互模仿,会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l992年Pakurst和Asher发现,在不被喜欢的儿童中,非攻击性比攻击性儿童更易受到漠视而感到孤独。攻击性与拒斥彼此相关,既有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道路。
4.社会传媒中不良内容的影响。电视、因特网等社会传媒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Ieber&Baron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大众传媒与儿童攻击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助长了儿童的攻击倾向,并且诱发儿童使用暴力的冲动。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外研究揭示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当儿童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是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常常会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而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往往会缓释其报复动机。研究同时指出,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倾向于对对方做出敌意性归因。
(一)物理环境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气温、食糖过多、铅中毒等也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Anderson研究发现,较高的气温能够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因为较高气温会引起个体感到不舒服,进而产生敌意性情感和攻击他人的想法。食糖过多可能也与攻击行为发生有关。糖类过多或反复摄取,可能使个体产生暴躁、易怒等情绪变化,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增加。铅中毒可能也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铅中毒能够引起儿童的多动症、注意力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
三、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
儿童的攻击行为,需要教育者进行合理的引导。
()教会儿童合理地宣泄侵犯性情绪
烦恼、挫折、愤怒等攻击性情绪,对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其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攻击性情绪聚集越多,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儿童以宣泄的方法,就可以减弱其攻击性情绪的强度。相反,过分压抑儿童的攻击性情绪,虽然可能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宁,但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深入到儿童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性行为。应教会儿童用语言来倾诉内心体验到的攻击性情绪,引导他们在合适的场合大哭大叫一通,以宣泄内心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无生命的“替罪羊”,如用手拍打墙壁;也可以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攻击性情绪。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成人要正确对待孩子间的欺负事件。当侵犯行为发生后,成人应进行干涉,使儿童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表扬、奖励。当儿童做出某些利他行为时,应及时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适当给予儿童所喜欢的物质奖励。
2.批评。当儿童打骂他人或无理取闹时,应给予适当的惩罚。可以减少他自由的时间或控制他喜欢的物质给予量,以改变他的攻击行为,但不要给予太重的惩罚,以免伤其自尊。
3.沟通。侵犯性强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较差,比一般的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评,自卑心理较重。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多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所说的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让他感到你是在认真倾听,并且尊重他。
()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成人可以通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方法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强调儿童攻击性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引发儿童移情换位,培养其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想像受害同伴痛苦、难受的感觉和心情,产生对受害者的“感情共鸣”。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摘编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02~l 03
编辑:cicy

上一篇:在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

下一篇:儿童自闭症的矫正策略案例分析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