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培养责任感

作者:毕海燕  来源: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街道中心小学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10-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怎样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做了如下尝试。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责任意识的养成,是从学做自己的事开始的。我们利用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明白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如学会自己去接水喝,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午睡后自己叠被子,玩完玩具后自己整理玩具等。在教给孩子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耐心地做示范,引导孩子观察老师是怎样叠被子、怎样整理玩具的,帮助孩子在不断的探索一学习一学习一探索中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配合《我的家》《值日生》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消除幼儿的依赖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学会关爱他人
    幼儿们天天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真挚的情感。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班级里来了新同学,由于开始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出现哭闹现象,孩子们看到就会主动来安慰:“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有的孩子就会给他拿玩具,有的孩子就会陪他玩。新来的小朋友就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很快地适应集体的生活。有的小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小朋友会和老师一起给生病的小朋友打电话问候,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在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娃娃家”中,组织幼儿扮演医生、妈妈爸爸的角色,让他们感受照顾别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学习关爱他人,关爱父母。利用艺术手段培养幼儿“关心他人”,采用编讲“系列故事”形式。编讲的故事内容紧扣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这个教育目的,针对幼儿存在问题和年龄特点分层次编讲,通过具体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来进行善意的规劝,避免简单的说教,使幼儿百听不厌。从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入手,使幼儿学会观察别人的需要。如看表情、看体态的动作等,用善良的心灵去关心帮助别人。许多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把快乐的事互相诉说,多角度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三、提高交往的能力
    与伙伴交往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角色游戏中自行分配角色,自创游戏情景,允许孩子们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节假日时去小伙伴家玩等,都是孩子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我们结合幼儿好交往、有独立性和自信心,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年龄特点,我们创设了相适应的活动、机会和空间,引导、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使他们的交流、交往意识得到提高。如鼓励幼儿带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或自己心爱的玩具到班上介绍,并与同伴共同分享,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建立友谊的乐趣。同时,利用区域活动,鼓励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游戏,激发他们与人交往的欲望,体验交往的乐趣,提高交往的技能,在关爱同伴中增强责任感。
    四、家园共育,培养责任感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园共育中,我们针对幼儿的特点及其家庭情况制订出一套符合该幼儿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经常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家长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我们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宣讲家长的榜样作用,如在照料老人方面要让孩子体味到你的责任心,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责任感等。在家里要给孩子机会鼓励孩子独立自主,不依赖家长。尝试自己穿衣、洗脸,洗自己的毛巾,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当孩子要为家里做一些事情时,一定要鼓励表扬。同时,建立幼儿园与家长及时沟通反馈制度,让孩子在家园互通、共育中健康成长,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设有利时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我们幼儿教育永恒的课题。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 2015.4
编辑:cicy

 

上一篇:千般呵护 不如宝宝自护——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篇:浅谈幼儿审美感的培养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