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的教育建议
作者:张明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 上传时间:2015-10-10
对于幼儿来说,归属感是感觉到自己是家庭或幼儿园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是对自己所处的群体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幼儿的归属感主要包括集体归属感、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归属感。
幼儿归属感的培养应做到多种方式和途径相结合,专门性活动与渗透性活动相结合,社会、情感领域的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结合。在目标的设定上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归属感培养目标自身的层级特点。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的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中,使用最多的词是“喜欢”“感受”“愿意”,这表明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必须与幼儿社会学习潜移默化的特点相结合,正如冯晓霞教授在《<指南>解读》中谈到的,“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归属感的培养渗透在幼儿园一目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所属群体的积极情感
在幼儿归属感的培养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归属感以及对班级的集体感。要让幼儿有集体感,就要让幼儿在集体里感受到放松和快乐等正向情绪,这就要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懂得分享,要培养幼儿的自信与谦让的品质,让幼儿在幼儿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良好的同伴关系会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使幼儿之间渐渐形成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友爱关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对于小班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与教师和同伴“亲亲抱抱”“相互问候”。到了中班,教师要注意做到:引导幼儿接纳别人的不同之处,认知别人的特点;给幼儿示范接纳同伴的特点;及时发现幼儿做得好的一面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可以开展迎接好朋友、夸夸好朋友、“今天我想说”等活动。到了大班,教师要注意做到:鼓励幼儿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树立自信心;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优点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幼儿创设接纳同伴不足的心理氛围,营造和谐班级环境;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同伴。例如,可以开展如下活动:利用小信箱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建立朋友小档案以了解朋友的本领、特点、爱好等,关注被拒绝、被忽视的同伴,等等。
幼儿归属感的建立需要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归属感的形成。在帮助幼儿形成对幼儿园的归属感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经常向孩子转达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对他的喜欢与关心。尤其是在孩子因故(生病、幼儿园放寒暑假)不能上幼儿园时,家长更要设法让孩子了解老师和同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进而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其次,家长要注意唤起孩子在园的积极体验。每天孩子回家后,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幼儿园里有什么快乐的事发生?你和哪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有趣的游戏?你和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给了你什么帮助?家长经常这样问,既有利于孩子感觉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又有利于引导孩子逐渐学会发现幼儿园和小朋友对他的“好”,进而更加向往幼儿园的生活。
二、鼓励积极行为,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所属群体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在建立起幼儿对所属群体的积极情感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行动参与”来提升幼儿对集体的认同感。幼儿在为所属群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后,会逐渐形成对所属群体的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而这些也是归属感的表现。
对这种深层次的归属感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做起。教师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教给家长一些相应的策略。例如,家长可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决策,并且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家长可以以家庭会议的形式与孩子一起讨论周末干什么、过生日该买什么礼物、午饭吃什么之类的简单问题,这样孩子就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和孩子一起就餐,同时记得要关掉电视和收音机,大家边吃边谈,以增进感情。此外,也可以让孩子与家族成员相处,带他们去看望祖父母、堂兄妹和叔叔婶婶等。尤其是在重要的节假日,如春节,可以举办一些家族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家族的温情和凝聚力。
在培养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与自豪感的基础上培养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也是幼儿归属感培养的重要内容。《指南》指出,“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如: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幼儿园应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知晓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并参与制定诸如外出春游等计划,或者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班级中的重要事情,以此来培育幼儿良好的集体意识。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团体为单位的竞赛游戏,让幼儿对集体观念有直观的理解。这些团队活动能让幼儿懂得“集体力量大”这一道理。例如,通过与别的团队进行竞赛活动,幼儿会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会渐渐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名成员,自己在集体中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受到集体规则的约束。大班幼儿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两年时光,具有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语言、行动、情感等各方面能力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积极地认识和影响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渴望成为自己和环境的主人。这种主体意识和自主行为的养成正是大班幼儿归属感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时刻关注、激发和培养每一个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建立对班集体深层次的归属感。
三、设计专门性活动和渗透性活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专门性活动是指幼儿园常规的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具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可以保证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达成。渗透性活动是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归属感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指南》中都提到,可以在社会领域活动中进行专门性的归属感教育,也可以在其他领域活动中渗透归属感教育。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专门性活动,让幼儿直接了解、感知周围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这些活动通过让幼儿认知所处环境的特征,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城市和国家的特征,进而萌发对家乡及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一些有关家乡归属感的专门性活动。
其次,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归属感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活动告诉幼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并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一些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通过画报和地图告诉幼儿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让幼儿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一些和自己生活习惯、衣着服饰、饮食文化、居住环境都大不相同的人,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有机会的话,品尝一些民族小吃,欣赏不同的民族音乐,都是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的好办法。
总之,归属感的培养要注重幼儿对所属群体的情感体验、行为参与和认知提升。只有从知、情、行三方面人手,全方位地开展归属感教育,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对家庭、幼儿园、家乡及祖国与民族的归属感。
摘自:《幼儿教育》2015.09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静透尘埃阅读人气:1598
- 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生...永不放弃阅读人气:620
- 对调皮儿童的教育方法乖乖贝贝阅读人气:1297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海豚201阅读人气:1075
- 十七大报告重视学前教育janis阅读人气:165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
- [教师工作]中班的特别孩子的教育方法小白阅读人气:1577
- [业务管理]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Zippo阅读人气:1233
- [业务管理]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幼...香蕉蕉阅读人气:1708
- [教师工作]学前教育中的五育教学法具体指...紫晓阅读人气: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