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交往

作者:李霞  来源:宋庆龄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6-25
虽然我面对的是一群“以自我为中心”且母语不尽相同的2岁孩子,但随着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逐渐适应,他们开始关注到了同伴。“老师,齐齐回来告诉我,她跟东东一起玩!”齐齐妈妈高兴地告诉老师,我感觉很纳闷:齐齐从来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不用说和一向独来独往的东东玩了。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发生一次,为什么孩子们回家会说出与幼儿园实际状况不同的交往情况呢?是孩子们的臆想?还是老师的忽视?我开始关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行为。
M和C是两个法国孩子,由于语言的共通性,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甚至吃饭的时候也要坐在一起,表现出十分友好的伙伴关系。自由活动的时候,M和C在娃娃家里玩,两个人的笑声吸引了在一旁独自玩的齐齐,于是齐齐抱着一个布娃娃走到两人旁边,M和C没有因此而受到干扰,甚至都没有朝齐齐看一眼,可齐齐在一旁却十分乐意,她在一旁看着她们玩,默默地笑着。几分钟后M和C转移了活动地点,齐齐没有跟随,老师走上前问:“齐齐,你在跟谁玩呢?”“跟M和C!”齐齐的脸上依然带着刚才的笑容,很满足。
在成人的眼里,这种旁观并不是一种交往,而孩子的感受却不同,没有语言,没有互动的“交往”,只是彼此身体的靠近,即使是旁观也是一种介入,在齐齐的意识里这就是一起玩。交往技巧的缺乏使她没有与伙伴有更深、更久的交流,但这种意识上的交往让她在心里已经获得些许满足。
滔滔是个中国男孩,H是个英国男孩,他们有着各自的母语——中文和英语,而且他俩都是语言发展较强的孩子。随着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两个开朗的孩子开始有结伴游戏的意识,于是,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吃点心时,两人在不经意中相邻而坐,在吃了大半份点心后,两人开始了互动,只见H举起杯子向滔滔的杯子碰去,嘴里说着“CHEERS”,滔滔也举起杯子回应,并发出了欢快的笑声。滔滔似乎并不甘于处在被动的地位,只听从滔滔的嘴里发出:“买疙瘩(MYGOD)。”H听后,立刻作出反应,他学着滔滔的发音模仿着,并把第一个“买”的发音给去掉了:“疙瘩,疙瘩,疙瘩。”滔滔又反过来模仿H,于是,两个人笑得前仰后合,声音越来越响。老师走上前去,蹲在两人中间用英语问H:“你能听懂滔滔说的话吗?”H摇头:“滔滔说‘疙瘩’!”说完又笑了起来。老师又转过头用中文问滔滔,滔滔的回答更为详细:“他讲的是外国话,我听不懂。”老师又追问:“那你刚才跟H讲什么了?”他的回答令老师感到意外:“我讲‘买疙瘩’。就是跟他讲外国话呀!”
由于滔滔说的英语十分生硬,使得H不理解他的话,而是好笑地将这一英语词组作为一组象声词模仿着,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发音更具有趣味性。事后老师又了解到,滔滔的这句英语是跟妈妈学的,他只知道这是一句英语,所以认为这是可以和H交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滔滔十分清楚他和H之间的差异,然而,随着对交往的渴求,性格的投缘让彼此无法等待语言的成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跨越了在成人眼中交往的一大障碍:语言。
旁观、模仿、自得其乐,在2岁孩子看来,都是“一起玩”的表现。孩子们的“交往定义”,让我更有兴趣关注他们的交往需要。
自由活动的时候,乐乐又抢玩具了,这是老师在最近几天里发现了多次的事情。之前乐乐虽然有点“精怪”,但她还是很乖巧的,自己玩耍,从来没有和其他伙伴发生冲突,为什么这几天老是抢人家玩具呢?
秋秋在汽车轨道上玩着小汽车,乐乐从娃娃家走过来,看看玩小汽车的秋秋,等了一会儿,乐乐突然出手,将轨道拆散,这引来了秋秋的不满,竭力维护还没有被破坏的另一部分,乐乐没有停止,试图将秋秋保护在身后的那部分轨道也拆散,终于秋秋抵挡不住,被乐乐掏了个空,轨道支离破碎。秋秋没有发出求救的信号,他蹲在地上期待着乐乐会帮助他重建。可乐乐并没有就此罢手,她得意地捡起了地上的一截轨道,顺势将轨道扔出了门(正巧有老师开门进来)。整个过程乐乐的脸上洋溢着欢笑,仿佛是在跟秋秋开玩笑。
通常,孩子间的争抢是因为争夺彼此都喜欢的玩具,可乐乐却不同,她将抢来的玩具扔掉,说明她在“挑衅”秋秋,不是因为自己要玩,而是不让别人玩,这是为什么呢?
妹妹在老师制作的玩具纸屏幕电脑前玩,她拿着鼠标玩弄着,乐乐走过去一把将妹妹手中的鼠标夺走,并向教室的另一个角落跑去,她的脸上依然充满笑容。待跑到一片宽阔的区域,她停了下来,转身看着妹妹,并朝她微笑。妹妹并没有追赶乐乐,乐乐见妹妹没有采取行动,就拿起鼠标在自己的耳朵边作打电话状,一会儿,她又走回去将鼠标还给了妹妹。
这一次乐乐的争抢行为,似乎让老师开始读懂乐乐的心思。从乐乐拿走妹妹鼠标后,老师仔细观察了乐乐的神态,乐乐用笑容去挑战妹妹,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激起妹妹的反应,或是激怒或是抢回,但当乐乐没有得到她所期待的反应后,她又放弃了,于是将玩具归还给妹妹。可见,在所有的争抢中,乐乐都不是因为对争夺物感兴趣,而是一种心理需求,这就是一种交往意识的萌发,她在寻求玩伴,一个能够和她相互呼应的玩伴,为此我们揭开了乐乐最近总是抢玩具的原因。
回想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孩子们各自为营,彼此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孩子们分散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很少有“扎堆”游戏的现象。这也是由于孩子们对环境的陌生而使得他们产生一种“安全距离”,一旦超越这个界限,他们就会产生危机感,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了解后,孩子们放松了“戒备”,并在同伴身上获得一起游戏的快乐,此时他们感受到在一起玩耍的乐趣,于是开始萌发交往的意识。而我也发现现在孩子走进教室后,总要“闲逛”好几圈,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关注,也是对同伴的关注。那么如何能让孩子更多地产生互动,用自己的方式和同伴交往呢?
首先是环境的调整。
角色游戏区是最受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喜欢的一个区域,于是我将娃娃家和装扮区用橱柜来隔断,将一个原本完全敞开的区域分成两个半封闭的活动区域,这样孩子既能在两个相邻的区域里走动,又能在一个相对小的环境中尝试共处。区域空间缩小后,孩子们明显有了变化,扎堆的现象多了,互动自然也更多了。孩子们因兴趣投合而结伴游戏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装扮区的一条白纱连衣裙一直深受孩子们的热捧。这天娇娇走到装扮区,刚拿起白纱连衣裙往身上套,乐乐也走了过来,伸手去抓娇娇手中的白纱连衣裙,娇娇将白纱连衣裙护在身后,于是两人对视了片刻,乐乐拿起另一条绿色短裙,送到了娇娇面前:“这条好看,你穿这条。”娇娇犹豫了片刻,将白纱连衣裙给了乐乐,自己则接过绿色短裙穿了起来,两人各自穿着“好看”的裙子,乐乐走在前面,娇娇跟在后面,两人在教室里嬉戏,然后停留在娃娃家里玩了起来。
在成人的眼里,可能会觉得娇娇有点委屈,可是孩子们并没有这种感受,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公平,只有喜欢。在这段交往中,乐乐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直接去抢白纱连衣裙,而是用另一条裙子来分散娇娇的注意力,这促成了双方友好相处的结果。孩子交往能力各有强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属于他们的社会交往,成人不必过多地干预和作出所谓的价值判断。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老师要以旁观者而非指挥者或评判者的身份出现,这将更有利于孩子建构自己的交往方式,提升交往能力。
再次是支持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
如抢玩具的乐乐,她一再“挑衅”,希望引起同伴的注意。这样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帮助她实现交往的目的,往往可能成为冲突的开始。这时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乐乐,鼓励她正确地表达“我想和你一起玩”的需要。
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享受交往的快乐,这也许就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最好起点。
编辑:cicy
 
关键词:孩子交往

上一篇:陀螺比赛——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提供材料,支持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