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要引导,理财须启蒙

作者:韩允慈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6-22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金钱观的萌芽期在6岁以前,形成期是在6—12岁,发展期在12—18岁。儿童如果能在适当的年龄接受正确的相关教育,那么在日后的生活中他将更容易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
      理解正确的金钱观
      拥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表现为:能明白金钱的含义,了解金钱要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获得,是来之不易的;懂得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现实生活中拥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并不多,大多数的孩子表现出不良的金钱观,最常见的有这样两种:
      在商场或者超市里,一些孩子指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要这要那,而家人通常是有求必应,导致孩子的购买欲越来越旺盛,进店不能空手而回。
      轩轩7岁了,因为受到“男孩要穷养”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妈妈对他的物质需求控制很严。轩轩在商场看中什么玩具,妈妈通常会网购或者直接告诉他:“太贵了,妈妈买不起。”平时还时常教育他:金钱来之不易,爸爸妈妈要很辛苦地上班才能挣钱养活他。有一次,轩轩妈和朋友相约带孩子出去玩,他竟然对妈妈的朋友说:“阿姨,刚才我妈妈请你们吃饭花了很多钱,一会儿你们要请我们看电影。”轩轩妈当时很尴尬,同时又很担心:这么计较金钱的男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该怎么办呢?
      以上两种情况是家长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长远的,孩子所表现出的不良金钱观与家长的不当言行有直接关系,因此家长们尤其要避免不当言行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一方面,家长们的“有求必应”容易造成孩子金钱观与物欲的混乱。“只要能力允许就要满足愿望”的做法,实际上没有对孩子的要求做出合理化甄别,是家庭教育的“不作为”。
      而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合理消费要求,有些父母会用“买不起”之类的借口拒绝。这样的做法也不明智,反而会使幼儿产生错误的想法:父母是因为没有“钱”才不给我买的,没钱是一件很难过的事,因此会在消费上斤斤计较。
      那么,这么小的孩子能理解钱的意义吗?能听懂父母的话吗?儿童心理学家指出,从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来看,3—4岁幼儿(幼儿初期)已经具备了对简单概念的掌握以及推理的能力,这也为幼儿从3岁开始接受理财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且各种思维能力发展到幼儿晚期才基本成型,所以我们要合理地选择适合幼儿的理财教育方式。
      培养幼儿正确金钱观的原则和方法
      1.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西西今年上大班了,由于家境较好,妈妈每年都带西西出境旅游。西西妈妈认为从小多见见世面,接触不同的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好处,这本无可厚非。但西西妈妈平时还经常带西西出入高档美容院、咖啡店,母女俩的衣服都是高端名牌,大多是专门到香港购买的,价格不菲,一件童装甚至上千元。西西平时打扮得像个小公主,每天穿衣服从头到脚搭配,要花费很长时间,几乎每天都迟到。平时在幼儿园也不愿意参加游戏,理由是怕弄脏了衣服,孩子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嫌她太娇气了。
      家长的金钱观是否健康?很多家长不能自信地给出肯定回答。一些家长因有一定物质基础而铺张浪费,追求物质生活,孩子无形中也养成了非名牌服饰不穿、非高档场所不去的坏习惯。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自己要学会勤俭节约,幼儿才会有正确的金钱观。
      2.灌输正确的理念从平时的言谈开始
      首先,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应该回避谈论金钱,也不能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向孩子灌输“金钱万能论”。父母应该主动告诉孩子金钱来之不易以及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孩子懂得家里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花钱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这样东西有没有买的必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金钱的独特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金钱意识。
      其次,爸爸妈妈在生活中不要过分地强调“有钱才能买东西”,这样会导致孩子“以钱为重”。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
      3.通过家庭日常购物活动,指导孩子的消费行为
      有许多家长反映“不敢”带孩子去超市,因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玩具、图书,就会吵闹着要买。孩子哭闹,大人尴尬。建议家长们在带孩子去超市或商店之前,和孩子一起制订购物清单,对孩子讲明哪些东西是当前必须购买的,购买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意义,逐渐培养孩子一种“钱要花在实处”的观念。在购物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比较价格,表达“计划消费,厉行节俭”的生活态度。
      清清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推着购物车,手拿清单,告诉清清要买的物品;清清对超市物品的摆放都很熟悉,很快就能帮妈妈找到。在买了一车子生活必需品后,清清被一个漂亮的发箍吸引住了,她请求妈妈买一个。妈妈考虑到清清以前的发箍断了,同意了清清的请求。可一看标签却发现发箍价格是25元,妈妈对清清说:“妈妈在外面小店里买的发箍只要几元钱,这个却要25元,东西差不多,价格贵了几倍,清清你觉得值得吗?”清清平时就有帮妈妈比较价格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同意到外面去买。后来在路边摊上,清清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发箍,还提醒妈妈:“你要还价哦!”
      如果孩子从小就懂得怎样明智地消费和控制自己的购买欲,将来更容易成为一个有耐性和计划性的人。不要忽视日常生活里点滴小事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这一切都需要父母耐心、细致的引导。
      4.培养孩子养成储蓄观念,让孩子学会管理金钱
      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家长平时去银行办业务时可有意识地带上孩子,让孩子观察存钱取钱的程序,知道钱不是无限制使用的,每月上班挣回来的钱,部分留着生活使用,部分要存起来,这样才体现出计划性。
      通常在学龄前阶段,家长不会给孩子零用钱,一是因为孩子年幼,财物不易保管;二是所有的花销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花钱的必要。但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适度提前引入“零用钱计划”也未尝不可。
      浩浩六岁了,他喜欢吃零食,每次去超市都要买一堆零食回来。为了不让他吵闹,爸妈总是竭力满足他的要求。后来,浩浩爸妈决定帮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一天,浩浩的爸妈一下给了他10元钱,说:“这是你这个月零花钱,你自己看着办吧。”刚开始,浩浩非常兴奋,正值夏天,他每天都去买一根冰棍。可是没过几天,钱就花完了。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浩浩一分零花钱也没有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指望孩子自主建立理财规则是不现实的,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6岁孩子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还不能合理地控制零用钱。当孩子有不合理消费时,不要斥责他或干涉他对零花钱的支配权,而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权,让他切实感受到,没有节制地乱花钱,会让自己的经济受困。而刚开始给孩子零用钱要注意周期不能太长,以一周一次为宜,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延长发放零用钱的时间间隔。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最好能给孩子买个储蓄罐,将家里闲散的硬币放进去,引导孩子把零用钱放进去,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简单的储蓄与支出意识。
      5.家长要提示孩子“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孩子意识到钱的重要性,这是好事,但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应让孩子懂得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更应注意让孩子懂得“钱是有用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尽量要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又不是用金钱能换来的,比如“友情”和“亲情”。家长可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实,孩子出现有关金钱方面的困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思维能力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辩证地思考问题。而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困惑的过程,正是帮助孩子了解事物多面性的好时机。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6.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压力转嫁给孩子
      家长要反思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钱而工作。大人在单位加班,回来晚了,孩子闹,大人烦。这时家长会怎样做呢?有的家长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闹什么?我加班还不就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我这么累为了谁?”我们仔细分析,在这样的情节里,家长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钱;孩子要为大人的辛苦负责。
      如果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孩子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多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乐趣,就会给孩子传递更多正能量,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正确的金钱观的培养。
      7.家长要指导孩子发挥金钱的最大用途
      家长可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他钱除了买东西之外,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如慈善捐助、帮助失学儿童等,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观念。孩子有了一颗仁慈的心,才能更早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健康快乐地成长。
      汶川地震时,幼儿园组织孩子向灾区捐款。别的孩子带来的都是百元大钞,只有娟娟抱来了一只储蓄罐,从储蓄罐里倒出了许多零钱,有一元的,还有五角、一角的。老师和她一起点数,总共有一百多元,娟娟把这些钱都捐给了灾区。娟娟妈妈告诉老师,这些零钱都是娟娟平时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有买菜找的零钱,有娟娟省下来不用的零用钱。日积月累,储钱罐越来越重,而娟娟也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借此机会将钱都捐给灾区,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孩子太喜欢钱,就会钻在钱眼里,被人称为“小财迷”;太不把钱当一回事,长大就会成为“败家子”。所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学会用钱的同时又不被金钱所束缚,对家长来说是一门教育孩子的学问,对孩子来说,这是理财的启蒙教育。
摘自:《幼教博览》2015.05
编辑:cicy

 

上一篇:谈谈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下一篇:生命教育从幼儿期开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