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朱静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4-10-2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儿童社会技能发展问题是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者对儿童社会技能发展及其培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社会技能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社会关系的好坏。[1]具体来说.儿童社会技能直接影响其同伴关系、社会支持、身心健康、学业成就和未来的社会适应。[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幼儿园对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儿童社会技能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研究表明,儿童社会技能缺陷从其方向性上讲主要有两种:社会性退缩型和社会性攻击型。前者表现为孤立、害羞、被动等,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观点,从而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后者表现为有攻击性、好动、不合作,倾向于用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方式去解决问题。[3]
    二 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王美芳认为,社会技能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4]从发展的角度看,儿童社会技能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社会技能的行为成分,主要指儿童社会技能的具体行为表现;二是社会技能的认知成分,主要包括对社会交往的归因和人际问题解决策略;三是社会技能的情绪成分,主要包括与社会交往有关的情绪体验。三种成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社会技能的有机整体。儿童的社会技能随着行为控制水平、认知水平、情感情绪的成熟水平的发展而发展。[5]笔者认为,目前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社交技能缺乏
    陈帼眉认为,儿童社会交往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同伴关系、交往中的友好行为和文明行为习惯,其中3岁~6岁儿童交往能力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往策略、交往技能和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6]究表明。受欢迎儿童比不受欢迎儿童对社交问题能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7]当儿童与同伴之间出现交往问题时,社会交往技能水平高的儿童会想出更好的解决冲突或矛盾的方法,比起只懂得运用攻击、敌对等方法的社交技能水平较低的儿童,他们更受欢迎。研究还表明,被忽视儿童发动交往的有效性明显不如其他儿童,被拒绝儿童解决冲突的适当性低于正常儿童。[8]由此可见,社会技能水平低的儿童因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很难进行有效的交往,也不会利用适当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和途径。
    (二)适应能力差
    研究表明,社会技能水平高的儿童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且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9]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到走进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环境的改变,刚开始都会使人感到不适应。但是,社会技能水平高的个体往往由于善于与人交往,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那些社会技能水平低的个体往往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不能融入新的环境,不知道如何去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导致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
    (三)情绪应对能力缺乏
    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一是会影响其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冲突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儿童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觉得父母不疼爱自己,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二是会影响其与教师的关系,当教师的做法与自己的愿望相背,或者偶尔没有关注自己时,儿童会觉得教师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进而产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故意和教师作对,扰乱课堂秩序;三是会影响其与其他幼儿的关系,表现为儿童不会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当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善于用友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甚至可能选择攻击对方的方式。
    (四)自我控制技能缺乏
    自我指导技能是儿童的认知性自我控制技能之一。[10]相关研究表明,儿童会经历从大声的自我言语的外部言语阶段到内化的自我言语阶段这样的过程,通过儿童言语的自我指导能使儿童在行动之前停下来想一想,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社会技能水平低的儿童,缺乏自我指导,在行动之前很少或根本不会停下来去考虑行动的后果,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五)高度自我中心
    皮亚杰认为,3岁~6岁的儿童在认知发展上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是这一阶段突出的特点。自我中心的儿童不能区分你、我、他的真正内涵,只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会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不能区分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看法。学前儿童社会性技能缺乏,不只表现为不能客观地站在他人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而且表现出自私。特别是攻击性强的儿童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一旦和同伴发生矛盾便倾向于用暴力的手段去发泄,不会顾及到被攻击者的感受,高度地以自我为中心。
    三 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认识程度不够
    3岁~6岁儿童出现社会技能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社会技能培养的认识程度不够。班杜拉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产物,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榜样有直接的关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社交行为榜样是父母与教师的责任。[ll]《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儿童社会技毹的发展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和训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往往忽视了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能学会许多社会技能,不需要专门指导。其实,受认知发展的有限性,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交往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等,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儿童渡过难关,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社会技能逐步得到发展。
    (二)单一的家庭关系使独生子女缺乏丰富的交往环境
    家庭环境的变化使现在的家庭关系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家庭亲子关系变得单一,缺乏一定的交往环境。实践表明,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相对比较自私,很难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和以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相比,独生子女物质环境相对较好,但缺少了与兄弟姐妹交往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往往对儿童的交往技能、认知技能以及和情绪有关的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幼儿园关于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课程欠缺
    幼儿园课程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规定的社会领域的内容是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来论述的。目前,许多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关于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课程安排比例较小,更多地注重儿童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习得,不少幼儿园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去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加上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意识相对薄弱,因此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容易出现问题。
    (四)幼儿园课程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
    虽然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时往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甚至以幼儿掌握了多少汉字,会背多少首诗歌,认识多少个数字等为标准,致使“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儿期是个体人格和良好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指南》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的养成,积极主动、不怕困难、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品质,这些品质影响着幼儿人格的发展,人格发展不健全或者有问题的幼儿,在行为表现、社会认知、情绪应对上更容易出问题,从而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 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问题的对策
    《指南》中指出3岁~6岁儿童应该具备以下社会技能:一是人际交往方面,包括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二是社会适应方面,包括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因此,促进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要做到:
    (一)提高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认识
    儿童的社会技能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12]《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对社会技能缺乏的儿童,首先,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善于与其进行沟通,听取孩子内心的想法,然后做出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其次,忧虑、烦恼、厌恶、愤怒等不良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抑制合理的社交行为,引发不正常行为。[13]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儿童用合理的方式如痛哭、喊叫、有趣的活动或游戏等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体验。提高成人对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认识,就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儿童,努力为儿童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儿童在充满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提供学前儿童自由交往的机会和方法技巧
    1.提供学前儿童自由交往的机会。单一的家庭关系致使儿童的交往环境贫乏,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是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也对儿童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和教师要为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儿童体会交往的乐趣。比如,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进行交往,在带孩子出门游玩、去朋友家做客或有朋友来访时,要鼓励孩子多说话,乐于与人交谈;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亲近和进行游戏,感受和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等等。
    2.教给学前儿童交往的方法技巧。《指南》指出,成人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当幼儿想加入同伴的游戏却被拒绝或者不知道怎么办时,可以让幼儿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同伴能乐于接受他,也可以让幼儿扮演某一个角色加人到同伴的游戏中去。当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或矛盾时,要帮助幼儿冷静下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对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幼儿运用移情换位思考,鼓励幼儿的分享、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教给幼儿交往的规则和处理问题的技能。还可以结合图书、动画片以及一些小故事,和幼儿讨论哪些行为受别人欢迎应该学习,哪些行为不受别人欢迎应该抛弃,总结一些经验和规则,能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榜样。
    (三)增加学前儿童社会技能训练课程内容和时间
    幼儿园有关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课程主要体现在社会领域课程上。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幼儿园社会课程的数量还不足,因此有必要增加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和时间,把发展儿童社会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另外,学前儿童的课程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除教学活动外,应积极发挥游戏和日常生活在发展儿童社会技能方面的作用。比如,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榜样角色扮演观察和学习到的社会技能,当儿童表现出的行为和榜样行为越来越接近的时候,给予及时的积极评价,并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社会技能。
    (四)重视学前儿童人格的培养
    幼儿园重视对学前儿童人格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教师可以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等语言活动中加强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培养,向他们讲述一些做人的道理、基本的社会规范,让儿童知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可以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供幼儿模仿学习。其次,要适时地多表扬和鼓励学前儿童的积极行为,给予积极强化。对学前儿童的积极肯定会强化其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抑制不良社会技能的发生,促进其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
    社会性技能是人的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技能发展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14]因此,要加强3岁~6岁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其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显军,李丹.创设生态环境,培养中班幼儿社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8:7.
    [2][4][7][8][9][1O][12]王美芳等,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4-95.
    [3]周宗奎.儿童社会技能缺陷及干预[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4):36-37.
    [5]周宗奎.儿童的社会技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6.
    [6]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24-635.
    [11]赵海燕.1-6岁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6):57.
    [13]周运浓.儿童社会技能缺陷与教育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4.
    [14]杨重明.3—9岁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22.
编辑:cicy

 

上一篇:咨询台:孩子喜欢尖叫

下一篇:“散养”的孩子有同情心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