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
作者:李季湄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上传时间:2013-08-24
为什么要制定《指南》
国家教育部制定《指南》基于三个背景。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一定与社会需要相关,幼儿教育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公平的大事,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是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所以《指南》的制定与颁布是对社会需要的积极回应。
第二,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我国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来说,《指南》的颁布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 2年)》的重要举措。对《儿童权利公约》《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国十条”等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进一步引导教师去关注幼教质量的文件。 2011年以来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其核心理念是提高教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专业能力,《指南》的出台希望能够将教师的视线引向幼儿,以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本,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指南》不仅面向幼儿园教师,也面向家长,引导家庭、社会更新学前教育的价值观和方法。
第三,借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2002年起在发展中国家制定早期儿童学习发展的指导文件项目,研究证实,凡是有政府出台幼教指导文件并加以推进的地区,幼教发展就较快较好。因此,借助这个契机,国家教育部基础司从2006年起,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指南》。
关于《指南》文本
一、《指南》的名称
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指南》最初的版本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标准”和“指南”本质属性上是不一样的。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最后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并强调其“指引”和“导向”的功能。我们强调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方式可以不同,可以不做更多要求,这就是《指南》的精神所在。
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和发展都是主体的变化过程,强调过程性。学习既受发展制约,又推动发展;发展既是学习的基础,又是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同时也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发展结果,是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
如何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完全遵循3~6岁儿童的发展客体和学习客体的规律。比如,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喝水习惯等,它不完全指向于和学业有关的学习。所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是《指南》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不解决“什么是幼儿的学习”这个问题,“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因为许多人只认为跟学业紧密联系的学习才是学习。
二、《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指南》包括说明与主体部分。说明部分包括:背景、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原则四个方面。主体部分采用了与《纲要》一致的五个领域以及子领域架构,还分别呈现了对三个年龄段典型表现的描述,这有利于教师在实践层面的操作。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既是幼儿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领域,也是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幼儿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学习,其个体将获得身体的、社会性的、认知的、语言的、美感与表现等方面的发展。虽然《指南》和《纲要》在领域架构上是一致的,但并不代表现在实施《指南》就不需要再贯彻《纲要》了。《指南》在微观层面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纲要》则是幼儿园教育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两者在对象、层次、内容、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因而不能相互替代。另外,也不宜把《指南》简单地看成是《纲要》的细化。
三、关于《指南》目标的内涵
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目标是《指南》导向最主要的方式,目标体现了《指南》的理念,体现各领域的核心价值,并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幼儿学习发展上的误区和问题。
正确理解《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选择了某年龄阶段幼儿在目标方面的比较常见的、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是大多数幼儿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群体大致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或行为特点。如果发现幼儿的表现跟《指南》不完全一致,不要简单、轻率地下结论,要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深入地了解他的特点,看他是否有其他个性化的表现。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指南》没有列出,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重视,这就是说,《指南》不是捆绑全国幼儿的“绳索”,绝不是要让所有幼儿都按一个模子发展,而是高度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对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深度与广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和“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指南》不是“量表”,不是用来筛选幼儿的工具,而是一个帮助幼儿和学习发展的指导文件。因此,《指南》目标和“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不同于一般“量表”或“标准”中目标与指标的关系。《指南》的目标不是“准则”,是方向指引,各年龄段典型表现不是“标尺”,不是目标的分解或细化,而是一种期望,是了解幼儿的参照。尽管《指南》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作出一定的评价,但是不宜把《指南》当做专门的评价工具来使用,尤其不宜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来“了解”幼儿。
实施《指南》的原则
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指南》中各领域及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及教育建议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虽然《指南》的目标是分领域表述的,但实现目标却必须各领域综合地进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融合在一日生活中,重视游戏,多管齐下地实施《指南》。
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发展与积累,逐步达到下一阶段目标的,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组成的。连续的量变积累构成了质变,不同阶段之间是通过较长时间“量”的逐渐积累而被连接起来的。没有足够的量变,就没有合格的质变。基于此,必须耐心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从容地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量变”过程绝不可压缩,否则得不到真正的“质变”,即使得到也一定是畸形的。成人不切实际的过分要求会造成幼儿身心的巨大压力,完全压缩了幼儿应该量变的时间,希望能给幼儿一个从容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指南》中明确提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理解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四、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学习品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学习领域的、抽象的、孤立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避免孤立地训练,《指南》没有把学习品质单独列出。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中,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学习标准中都强调好奇、主动、坚持、注意、反思、解释、想象、创造等,这些都是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极其重要的品质。忽视学习品质的幼儿教育是短视的、肤浅的。
要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必须要做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指南》的实施才能切切实实地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猫儿teamo阅读人气:1437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灵妖阅读人气:1865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折翅的燕子阅读人气:1383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悠悠我心阅读人气:733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童...雨后春山阅读人气:126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教师教学行为与幼儿独立性发展Miss.Sugar阅读人气:1782
- [业务管理]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chengxine阅读人气:761
- [教师工作]儿童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记忆、...月如霜阅读人气:2400
- [教师工作]幼儿园教师个人发展愿景怎么写小蝶阅读人气:11218
- [教师工作]男幼师有发展前景吗紫晓阅读人气: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