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存启蒙教育的思考与策略
作者:俞昕馨 来源:浦东新区绿川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0-15
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初步的自理能力。因此,“学会生存”是人的完整素质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生存启蒙教育”是早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生存意识,提高幼儿的生存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学会生存的基础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如果过度照顾、过度施爱,就会增强幼儿的依赖性,甚至使幼儿产生“我不行”的自卑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都要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能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1.开展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幼儿园课程要反映幼儿的生活,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着眼于“体验”和“实践”。由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生活活动。如主题活动“客人”诞生时,我们拟定了主题网络图,让幼儿分别探索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客人和热情的小主人:在“到老师家做客”活动中,幼儿为宝宝整理衣服和玩具、喂饭等,自我服务意识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激发:在“给爷爷奶奶送礼物”活动中,幼儿为爷爷奶奶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择菜洗菜,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给朋友过生日”活动中,小客人和小主人一起制作蛋糕、榨果汁、煮面条等,在做做、吃吃、玩玩中,幼儿感受到自己辛勤劳动后带来的喜悦。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自我服务意识。
2.开展评比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每学期我们都会定期组织小、中、大班幼儿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的比赛。在活动前夕,我们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现有的生活自理水平,并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活动方案。活动准备时,我们就对安全、卫生等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确保活动能顺利开展。如在大班的评比活动中,幼儿需要经过穿衣服、叠被子、夹弹珠、脱衣服、叠衣服等一系列的考验,最终评选出冠军、亚军、季军和优胜奖;在小班和中班年级组中,我们开展了穿脱衣服、夹小馒头、剥鹌鹑蛋等活动,评出“自信宝宝”“聪明宝宝”“能干宝宝”等。开展生活评比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热爱劳动,还激发了幼儿之间友好竞争的意识。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幼儿学会生存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很多事情幼儿都不会做,因而帮助幼儿了解、掌握一些生存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在环境中渗透生存教育理念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教师。在我园的走廊、操场、各类活动室都有大量健康教育、安全自护、生活自理、交通规则等方面的图片或图示,向幼儿和家长传递着生存教育的理念。此外,教师还创设了符合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如交通咨询台、生活SPA馆、生活操作室、形象公社等。如在生活SPA馆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吹风机、玻璃茶具、吸尘器、榨汁机、洗衣机等教室生活区中无法呈现的材料,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模仿成人做事情:为娃娃整理头发、给“客人”泡茶、打扫卫生、榨果汁、帮娃娃洗衣服等,幼儿在宽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忙”得不亦乐平,在玩中形成规则意识和自理能力。在这样的“小社会”环境中,幼儿每天经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动一动、玩一玩。由于有些操作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幼儿遇到困难就会反复尝试,直到在教师或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获得成功。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积累了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生活技能。
2.在情境中学习生存技能和方法
情境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学习。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和方法,我园每月都会安排一次“安全日演练”。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今天不回家”“奇怪的敲门声”“超市里走失了”“请你帮我找到×××”“什么东西不能吃”等学习情境,通过故事、情境表演及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和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如通过“今天不回家”的情境活动,幼儿体验到共同生活的快乐,学会了自己更换衣服、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等原本不会做的事情。同时,教师还故意设置障碍,让幼儿学会面对各种困难,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情境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从容面对困难,提升生活技能。
困难的事情克服着做——幼儿学会生存的重要保证
现在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宠爱有加、呵护备至,从某种程度上也剥夺了幼儿锻炼、独立思考和做事的机会,助长了幼儿的惰性和依赖性,导致幼儿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相对较弱。因此,培养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对于提高幼儿的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放手让幼儿尝试
要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教师首先要相信幼儿,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了富有挑战的环境,使幼儿自主克服“生存”困难,开动脑筋,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生活帮帮帮”区域,幼儿在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一次,鞋架上的橱门铰链掉了,我趁机问幼儿该怎么处理,幼儿有的说用螺丝刀,有的说用胶带粘贴……我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试试。当幼儿自己到门卫爷爷那里借来螺丝刀,用稚嫩的小手将橱门修好时,他们表现得异常兴奋。这说明幼儿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信任,为其提供更多尝试的机会。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如当幼儿有了别出心裁的想法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而想放弃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尽量鼓励他们想办法完成,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在冬天的“自行车远足”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怕冷、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而想放弃的情况,教师会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陪着你,相信你一定能行。”教师的积极暗示给了幼儿信心和勇气。又如在敬老节“向社区爷爷奶奶献演”活动中,担任外出宣传的依依说:“老师,我怕,我不去。”教师说:“别怕,你看霖霖个子比你小,她都能勇敢地参加表演,你肯定也能做到。”在榜样的激励下,幼儿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
3.培养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教师要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消除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教师要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逐步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可能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为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心灵加油站”,供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在家、在幼儿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心灵加油站”中,教师首先了解幼儿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然后设计一些问题,与幼儿一起讨论对待挫折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该如何面对、解决,从而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幼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变化会逐步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产生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论文: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trancy阅读人气:1357
-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sunsp阅读人气:1109
- “生活即教育” ----浅谈...wuhaimei1212阅读人气:1511
- 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絮儿沃野阅读人气:1179
- 关注幼儿教育的明天――转发分...janis阅读人气:212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yangjili阅读人气:2515
- [园长管理]我学英语教育的大专,请问考幼...皮皮阅读人气:1182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2
- [业务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有哪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85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