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知和体验中发展幼儿的情绪应对能力

作者:陈琴  来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中心  上传时间:2010-01-01
在感知和体验中发展幼儿的情绪应对能力——评《“比比”来我班之后》
《比比和朋友》课程立足于幼儿的情绪健康,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感知和体验中获得应对各种负面情绪的多种策略,提高了其应对日常生活中不同困难的能力。在《“比比”来我班之后……》的案例中,幼儿之所以能够积极地面对和处理因同伴冲突而导致的不良情绪,正是教师注重在感知和体验中发展幼儿情绪应对能力的结果。
情绪应对是幼儿为了安慰自己,缓解因困难或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和方法。情绪应对是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表现。众多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情绪应对策略是幼儿乃至成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或成人拥有越多应对策略,就越能减少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幼儿的情绪应对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幼儿正确辨识各种不同的情绪,包括正面和负面、自己和他人的。正确的情绪认知是幼儿情感体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前提下,才能够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适宜的社会行为。如果幼儿难以准确地分辨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如果幼儿缺乏对他人情绪的准确认知,就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就无法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适宜的应对行为。
《比比和朋友》课程在第一单元就以“感情”为主题,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和出现的各种情绪状态,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如快乐、悲伤、愤怒、烦恼、妒忌、紧张等,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和形容这些不同的情绪;同时,引导幼儿辨识在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的各种身体反应,包括面部表情、体态动作和行为表现等,如生气时心跳加速、两手冒汗,紧张时坐立不安、两手哆嗦、额头冒汗等等,从而使幼儿能够准确地认知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提高其情绪认知水平。案例中,当小林不小心将自己与同伴小曾合作搭建的一个将向全班展示的高楼弄倒后,小曾极其愤怒,这样的同伴冲突在幼儿园是经常可见的,通常的结果是同伴争吵、中止合作、乃至反目,但是当幼儿学习和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情绪,了解了各种情绪状态下人的身体反应后,小曾就能够通过“小林头上出汗”这一特征判断他目前正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正是小曾对小林“紧张”情绪的准确认知使得其自身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能够宽容和体谅他人,避免了同伴冲突的发生。
第二,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下感知和体验各种情绪情感。社会性教育作为一种帮助幼儿适应并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要为幼儿提供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联系,让幼儿在对真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悟中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这种真实情境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形象、可感知的方式扩展对于情绪的认知,从而使幼儿的情绪认知不仅仅只是一些简单、抽象的词汇,而成为真实、具体化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的各种情绪认知及应对策略与具体的情境和行为相联系,从而使幼儿能够在现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策略,表现出适宜的行为。这种真实情境的学习正体现了社会性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比比和朋友》课程一方面通过组织幼儿对自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所经历的各种情绪情感的回忆、分析和总结来帮助其认知情绪情感,提高幼儿的情绪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一些真实情境,如一个男孩子推撞我、没有人陪我玩耍、我的好朋友搬走了、别人有的玩具我没有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在这些情境下可能出现的情绪情感反应,探讨可以运用的应对这些情绪的各种策略和方法。在案例中,小曾在回答小林之所以“紧张”的原因时明确指出是“因为我愤怒了”。幼儿这种对于情绪与其产生的行为背景间关系的准确认知的能力正是真实情境教育的结果,是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在生活中运用的体现。
第三,引导幼儿学习应对情绪的适宜方法。由于环境和个性的不同,幼儿在面对各种情绪时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如遇到困难或不开心的事情时,有的幼儿会选择尖叫、哭泣、破坏物品甚至是打人等方法来进行发泄;有的幼儿会选择睡觉、找人倾诉、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有的幼儿则会请求他人的帮助或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些不同的应对方法,有的虽然可以使自己觉得心里轻松了,但却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有的虽然暂时有效,但却不是长远的解决办法。因此,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情绪的适宜方法,掌握应对负面情绪的多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幼儿拥有越多的应对策略,就越能减少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比和朋友》课程非常重视幼儿情绪应对策略的发展,通过绘画、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提出可以用来应对负面情绪的多种方法,包括哭泣、尖叫、摔东西、打人、睡觉、找人倾诉、想一些开心的事、寻求帮助等,并组织幼儿一起对这些方法一一进行讨论,分析这些不同的方法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能否缓解情绪和解决问题等等。通过讨论使幼儿认识到其实有很多积极的应对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既能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又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比比课程非常强调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没有正确与错误、好与坏之分,只有更好、更适宜的方法。比如,哭泣、睡觉等方法有助于缓解情绪,但是积极地寻找他人帮助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各种方法,同时也要学习如何来帮助他人积极地应对情绪问题。在案例中,小曾在非常“愤怒”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争吵、打人等消极行为,而是能够替他人着想,体谅和宽容同伴不经意的“错误”,并积极主动地改善与同伴的紧张关系,这正是情绪健康教育的结果,是幼儿的情绪应对策略和能力发展的体现。
第四,引导幼儿在多样化情境下学习情绪应对策略。情绪情感作为个体面对客观事物时的内在心理感受,是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即便是同一种情绪,其产生的情境也是多样化的。幼儿对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以及同一种情绪产生的多样化情境的认知,可以使幼儿认识到情绪情感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从而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绪认知水平,扩展和提高其情绪应对能力。幼儿通常不会自发、主动地将其在某一情境中学得的情绪应对策略迁移到其他相似的情境中。因此,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情境下学习情绪应对策略,提高幼儿的情绪迁移能力,使幼儿能够将各种情绪应对策略应用于广泛的情境下,而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比比和朋友》课程非常注重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情境下学习各种情绪应对策略,在每一种情绪的学习中都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在家、在学校以及与朋友在一起这三种不同背景条件下出现该种情绪的具体情境以及可以运用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方法。这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对各种不同情境的分析中清晰地感知情绪产生背景的多样化,提高幼儿的情绪辨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情绪应对策略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效果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使幼儿对各种策略本身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幼儿的策略运用能力,促进其行为的自觉化。在案例中,小曾之所以在与朋友一起游戏出现冲突时能够积极、主动地缓解和平息自己的“愤怒”情绪,是与其对“愤怒”情绪产生的多样化情境的认知分不开的,是幼儿将已经习得的应对“愤怒”的策略迁移和应用于实践的体现。
第五,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促进幼儿情绪应对能力的发展。幼儿是社会性发展的主体,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是幼儿不断地自我表达、倾听、发现和觉悟的过程。师幼双方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一起就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困扰幼儿的情绪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应对情绪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和促使幼儿在自主地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将外在的情绪应对策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比比和朋友》课程所倡导的正是在平等对话中促进幼儿情绪应对能力的发展。在《感情》这一单元的每一节活动中,无论是哪一种情绪,快乐、悲伤、愤怒,还是烦恼、妒忌和紧张,都强调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产生情境以及可以运用的应对策略等,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在不断地自我表达、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幼儿逐渐获得和掌握了独立面对和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了其情绪应对能力的提高。师幼平等对话不仅体现在集体教学中,也体现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中。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教师要避免一看见幼儿间出现问题就自己包办处理,而是应该引导幼儿相互协商、讨论来解决问题。这种在充分地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平等对话式的指导,为幼儿提供了实践和应用其所掌握的方法和策略的机会。案例中,当两名幼儿因一方不小心弄倒了共同搭建的高楼而出现冲突时,教师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威和直接指令,如要求“肇事方”道歉或劝说“被侵害方”原谅对方等方式来处理,而是有意识地将问题摆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已经学过的有关情绪的知识来分析同伴的情绪状态及其产生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于紧张、愤怒情绪的表现、产生情境以及应对策略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运用策略的能力得到提高。
编辑:cicy
 

上一篇:开展幼儿耐挫教育克服心理失衡现象

下一篇:以表演游戏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