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阅读中成长

作者:褚娟  来源:青浦区赵巷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1-20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早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所以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不应停留于识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而要看幼儿是否具备了阅读的核心能力。因此,遵循幼儿“感受、体验、理解、迁移、想象、表达”的心理过程,让幼儿在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言语和文字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相应的词汇,获得相关的阅读经验,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宗旨。
一、创设立体的阅读环境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交互作用越积极和主动,发展就越快。因此,我们在阅读活动中提倡“在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然成长”的教育观,其中尤其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有文字符号的环境中,我们在教室临窗光线最佳处设立了小图书架,在教室的区域活动处开辟了图书角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
我们在幼儿周围的主要物件上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如“钢琴”“桌子”“窗户”,“××的茶杯”“××的小床”“××的画袋”等,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摆放一些信件、报纸或购物单等,希望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并萌发自己学着使用文字的愿望。
在这个真实的环境中,幼儿能看、能听、能说,体验到了文字与自己的密切联系,书本和文字就像幼儿身边的玩具一样,可以随时被运用和表达,进而对文字和阅读充满兴趣,产生学习和参与的欲望。
二、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良好的阅读材料有助于确保幼儿快乐而有兴趣地投入阅读活动,因此,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不能“放进篮里便是菜”。要深入幼儿的世界,审视他们的身心特点,了解其选择图片和图书的兴趣和情趣倾向,做到慧眼识“材”。
此外,画面美观、色彩鲜艳、内容简单有趣、装帧结实牢固的读物,是为幼儿选材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较弱,应选择文字朗朗上口,句子短而重复多的阅读材料;中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增长,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阅读的材料不论是种类还是内容,都不能过于单一,涉及面要广一些,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经典童话,《看图认识动植物》《儿童小百科》等知识类、启智类读物,可以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以及迅速发展的语言和智力需要。
阅读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看书听故事,也包括阅读符号、标志、图画、动画、文字以及在听到的词语间建立联系。因此,将幼儿的亲身经历制作成图书,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在主题活动“春天”中,我们有意识地用照片和图画记录下幼儿寻找春天、在春风里放风筝、春游等开心时刻,制作成图画书《春天的故事》让幼儿阅读。此类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阅读自己,重新体验自己在春天里经历的故事,因而幼儿们大多兴意盎然,读得有滋有味。
三、形成互动的阅读关系
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要因素,在阅读中,教师应多引导,采用师生共读和同伴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阅读活动。
在班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景:个别幼儿不会看书,自主阅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有的甚至把书当玩具扔来扔去。但是,如果是教师与他们一起阅读,他们会很专心,会被丰富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注重与幼儿建立“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教师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营造安宁亲密的氛围带领幼儿阅读,或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书、看书和读书,引导幼儿根据书本内容发问、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开展绘画、表演、歌唱和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此外,同伴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幼儿在“生生互动”中与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在家长和幼儿间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我们建议家长在空闲的时候,记得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或一起翻翻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跟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或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或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等,我们及时地向家长介绍这种有效的互动阅读关系以及做法。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阅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渗透早期阅读教育。如点名和午餐前的菜谱阅读、认识幼儿园内张贴的表示各种规则的标志等,旨在培养幼儿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能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转译能力。
2.“故事大王”活动:利用图片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编故事和讲故事,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感知语言组织的千变万化。“故事大王”是一个人人参与其中的活动,而适度的评选有利于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影视欣赏活动:选择一些较经典的影视作品,如《格林童话》《小熊过桥》《猫和老鼠》等让幼儿欣赏,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动画片《猫和老鼠》并没有语言,教师也可以通过欣赏,要求幼儿讲述故事梗概,组织幼儿开展“你觉得哪里最好看,为什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等讨论。
4.建立“小白兔电视台”:旨在锻炼幼儿语言组织与表述的能力。要求幼儿每天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当天在报纸、网络、电视上报道的新闻与时事,第二天在晨间活动间播出。
5.“大风车剧场”:让幼儿在舞台上表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蜗牛城的故事”等故事,提高幼儿阅读、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
6.图书制作: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幼儿自编的故事,如《我从哪里来》《我和奥运的故事》《小熊过桥》等,帮助幼儿学会创造性地使用书面语言符号。
总之,在“优化环境、尊重兴趣、亲近生活、积极互动、有效整合”的原则下,我们注重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真正使幼儿在阅读中学会倾听、发展语言、增进理解、提高想象,在阅读中学会做人。我们相信经过努力,我们的幼儿一定能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然成长。
编辑:cicy 

上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意愿

下一篇:猜想铺路,构建表达新空间——浅谈借助彩绘读本开展语言教学的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