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宝贝大声说给大家听

作者:程碧卉  来源: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1-10
家长开放日,老师提问,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亮亮虽然平时不怎么爱发言,但也把小手举得很高。老师叫他起来回答。可他看着老师笑了笑,用小手挠挠头,什么也不说,一连三次,都是举手回答却说不出话。在一旁的爸爸忍不住抱怨:“在家可爱说了,怎么一到大家面前就不说了呀。”亮亮听到,看了爸爸一眼,低下了头。
 
像亮亮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在与人交往时,有的孩子常常用点头或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在玩游戏时,自己有不同想法也不愿主动提出,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羞于开口;有的孩子在家里很活泼,表现欲望强烈,而在社会环境中却喜欢躲在成人身后,适应环境慢,不愿主动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往往会焦急万分,甚至觉得丢面子,简单采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来刺激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更加不愿表达。面对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首先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内因还是外因。
 
内因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口腔发育导致的发音问题。口腔发育不全会导致孩子语音不准、口齿不清。如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d”和“g”、“r”和“l”不分,这样开口说话常常引起其他人哄笑,造成孩子羞于开口、怕出丑的心理。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很大的影响,会加剧孩子的内向倾向。
 
内因方面,大多数人容易想到性格原因。的确,有的孩子个性内向,爱静不爱动,与人交往时往往不爱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很多时候,成人容易忽视孩子年龄小,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量,无法正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那一到人多的场合,会因为紧张更加不善于表达。特别是在幼儿园集体活动、家长开放日、观摩课等陌生人更多的公共场合,公开发言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常有词不达意、重复、卡壳等现象,不能完整、准确而迅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现代家庭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但是也有家长揠苗助长,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要重视的外部因素。
 
1.包办代替。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孩子想到的事、甚至没想的事,使得孩子缺乏主动性,养成凡事由家长代劳的习惯。如大人问:“××,你几岁了?”孩子习惯地朝妈妈看看,往往妈妈毫不犹豫地代替孩子回答:“他6岁了。”
 
2.要求过严。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限制过多,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比如不准随便说话、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许插嘴等,造成孩子无所适从,遇事说话要看父母脸色。
 
3.急于求成。当孩子胆小不愿说话喊人时,父母急于改变这种现象,以打骂、恐吓等高压手段强迫孩子开口。孩子心理紧张,说话时张口结舌、词不达意,以致恶性循环,更怕开口。
 
在幼儿园的生活时间相对家庭更短,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人多的场合开得了口呢?
 
首先,器质性的发音问题应该及早矫治。
 
对于器质性发音问题,家长常常因为育儿经验不足会忽略,特别小班阶段的幼儿普遍有表达不完善的现象。因此,可以多向老师、保健医等专业人士求教,早发现早干预,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妇幼保健医院或口腔医院进行专项检查,切不可马虎大意,错误发音习惯一旦养成再治疗就太晚了。要注意,面对器质性问题,家长的急躁心态或不承认心态都会使孩子更不愿意大胆说话。
 
其次,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帮助孩子善于在大家面前说。
 
讲普通话,多给孩子听录音故事、儿歌,让孩子多练习绕口令,有目的地纠正易发错、易混淆的音。孩子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词汇,也就解除了说话的后顾之忧。对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从小事抓起,由简单到复杂。如让孩子传话给别人;边讲故事边提问,或讲完故事让孩子说出主要情节;让孩子帮助买东西,锻炼孩子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现在有很多商家会举办幼儿的运动会或是亲子活动,带孩子参与社会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让孩子主持自己的生日活动、接待小客人等,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表达,并不断使孩子体验到成功和进步,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再次,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敢于在大家面前说。
 
其实,性格因素单纯起的作用并非那么大。大多数情况下,内向孩子对环境更加敏感,有时候因为来园时间短,在幼儿园没有安全感,担心说错话也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和教师多沟通,让孩子熟悉班级环境,允许孩子把全家福带来幼儿园等,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小朋友和幼儿园的新环境,对老师和伙伴尽早产生信任感。家长可以和教师商量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微小进步及时奖励,比如拥抱、表扬,让孩子在集体中更加自信。在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愿景下,这样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都是会欣然接受的。
 
在家庭中,对于不愿大胆开口的孩子不能心急,不要强求,要因势利导。可以先从简单问题开始,逐步让孩子感觉到他能回答好老师的问题,从而喜欢思考,喜欢回答问题。培养自信心,鼓励先思考再开口是关键。
 
当孩子在陌生环境、人多场合不敢开口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一定要顺其自然,记住一个字——“忍”,尽量淡化问题,特别是家长要克服自己好面子、爱表现的心态,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在众人面前唱歌朗诵。物极必反,越是把“话少”强调成问题,孩子的话就会越来越少,把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扩大化、严重化。不要强求孩子开口,尤其不要强调:“你怎么不说话?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吧,去吧!怎么不去?”这样会强化孩子内心“我说话不行”的意识。家长应该多陪着孩子一起玩,或和别的大人放松谈心,适时地把谈话内容引到孩子身上,让他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然开口。
 
总之,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个性,因势利导,放开手脚,帮助孩子学会多想多说。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挫折教育简述

下一篇: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