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帮助姥姥树立权威吗?
作者:胡慎之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6-22
孩子知道反抗,也知道维护自己的边界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有句话说:权威,其实是用来打破的。假如这位妈妈还想帮助姥姥树立权威,那很可能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孩子的独立和自主意识被暴力手段所扼杀;二是妈妈会感觉很无力甚至愤怒,还可能会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孩子也一样。最终,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将沦为互为控制的关系。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这位妈妈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特别乖巧和顺的孩子,或者是一个在家很凶、在外特胆小的孩子。无论是那种过于懂事、乖得让人心疼的孩子,还是一个两面三刀、谎话连篇的孩子,都是妈妈所不愿看到的。
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妈妈为了树立自己或姥姥在孩子面前的权威,与孩子斗智斗勇,把亲子关系转换成谍战似的对立,彼此还能享受到亲子间的甜蜜吗?
对此,我想与这位妈妈探讨以下几点。
真相是,你想让孩子帮助你完成幼年的愿望
也许你也经历过妈妈想成为你权威的岁月,请问,那时候的你感觉如何?你在描述中也提到,你的反抗意识哪怕到了成年也还似乎存在。你目前要反抗的妈妈虽然已经老了,但在你的心里,似乎她还是一个让你感觉不自由、到处牵制和针对你的强悍的妈妈。而此时的你,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无助的、被控制和压抑的愤怒的孩子状态。你和妈妈的冲突应该不会少吧?
心理学有个名词用来解释这种现象:与攻击者认同。意思是,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总被攻击的环境中,但我们又不想被攻击,并感受到被攻击后的无助和无力,甚至感觉到羞辱,那我们很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攻击者,去攻击别人。所以,幼年被暴力对待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施暴者。而对你来说,也许因为幼年被焦虑的妈妈所控制,所以你也有想控制别人(妈妈或孩子)的愿望,并且会在行为中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会把幼年未完成的愿望,潜意识地投射给孩子,让孩子帮我们完成。这种现象在人群中很普遍。如果幼年想反抗的你被强大的妈妈镇压了,那么,这个你并没有真的消失,而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日后极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后由孩子去完成对抗你妈妈的心愿。所以,经常会发生女儿与妈妈因为孩子的教育而产生分歧,甚至激发很大矛盾的事件。试想一下,当你看到孩子在对抗你妈妈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是悲,是喜?是沉冤昭雪的兴奋,还是慌乱和恐惧?也许更多的是五味杂陈、无法言说、非常矛盾的感受吧。
孩子和姥姥的冲突,恰恰是你造成的
现在的你,面对妈妈压制你孩子自由的时候,你很愤怒,似乎看到并感受到了内心那个幼时的自己。那股无名之火,其实就是你幼时曾被压抑的体验。幼年时,妈妈是天,是你所有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你反抗,或许会受到这样的威胁:“妈妈不要你了”;同时,在集体无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抗长辈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会让孩子体验到深深的愧疚,而许多妈妈正是利用孩子的愧疚感让其就范,实现对孩子的控制。
比如,妈妈会对孩子说:我对你那么好,你还不听话!又如,面对一个经常生病、经常哭泣的无助妈妈时,孩子就会转换身份,成为一个照顾妈妈的“妈妈”。过早独立、硬生生被催熟成小大人,然后压抑自己孩童的天性和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往往被大人们褒奖为懂事。以上这些,都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独立意识,并在孝顺文化中压抑自己对妈妈控制的反抗。这些也许一直躲在你内心的某个角落里,但它终有一天会跑出来要求偿还的。你孩子的反抗,就是你妈妈必须承受的代价。
谈到这儿,说句题外话: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包括你的孩子。那些迟暮之年遭遇孩子冷漠的父母,也许他们的孩子幼年时并未从他们身上感受过爱,而是感受冷漠更多一些。
你其实还在尝试扮演一个忠诚于妈妈的孩子,所以,你希望帮妈妈树立在你孩子心中的权威。可是,只有妈妈在你心里是权威,孩子才会真正去尊重你的妈妈。事实上,你内心一直想去破坏你妈妈的权威,而你的孩子则忠诚于你,在配合你。
乖乖孩子,让你纠结
也许你看到妈妈很无奈的样子,于心不忍,对妈妈的辛苦付出心生愧疚,所以,才想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为一个“你妈妈期望的孩子"。如此,你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自己被妈妈忽略了,没有被妈妈所理解。那么,他和你的情感,又该如何处理?你又如何去调停孩子和姥姥间的冲突呢?你想做个听话的、体谅妈妈的“乖女儿”,但那个反抗的、愤怒的幼年自己又一直在你身上存在着,你为此纠结不已。这样的纠结,难道你渴望3岁的孩子来帮你处理吗?他有能力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吗?
关系的处理,从自己开始
也许,你需要先处理好你和妈妈的关系,然后再处理你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学会安抚你内心那个被妈妈控制的孩子。告诉她,你是自由的,也是安全的;你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为自己负责,包括为自己的焦虑情绪负责。
其次,意识到自己已经和妈妈分离,妈妈也是个有能力自己负责的人,你是无法为妈妈的所有情绪负责的。也许你会有失落和无力感,但这又是你必须承受的。
第三,你完全有能力以一个成年女性的身份与另一个成年女性交流沟通,而不是用情绪来对话。
第四,原谅妈妈,她也有自己的恐惧和害怕。那时候她对待你的方式,其实是她内心恐惧的产物。她爱你,但不知道如何去爱。她也带着自己成长中经历过的体验,甚至创伤。她也只是一个平常人。
这时候,你再去看妈妈,是不是坦然一些了呢?你和孩子的关系,请小心呵护
建议妈妈们注意以下几点,做一个恰当的妈妈。
第一,孩子不是你的工具,不管你想用这个“工具’’去做什么。比如:满足自恋;完成你幼年时未了的心愿;让他成为你依赖的对象,或者照顾你的那个人。
第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可以陪伴他,但不能替代他。努力去真正看见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
第三,孩子是很纯粹的,你要保护他的天性,帮他处理一些他无法处理的困难。
第四,欣赏孩子,不是因为他做的事如你所愿,而是单纯的欣赏;孩子的失误,是成长必然的过程,宽容对待孩子所谓的“犯错",而不是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去做孩子的裁判。
第五,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并不是溺爱。不必担心孩子一旦满足后会得寸进尺,那只是你的焦虑,而不是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
总之,姥姥和妈妈绝不可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权威也并不是让孩子听其话的那个人,而是让孩子崇拜并愿意去认同的那个人。
摘自:《学前教育》2015.05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中班社会活动:需要帮助的人trancy阅读人气:2314
- 我有问题需要帮助平行线阅读人气:933
- 宝宝成长的六大情感需要彭霞晴阅读人气:277
- 夫妻感情需要磨合一生(看看人...辉辉阅读人气:984
- 幼儿园管理也需要民主与科学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22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老师需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了...琼子阅读人气:841
- [园长管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关...花语阅读人气:1215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jiqianzhuany阅读人气:4566
- [教师工作]想当一名男幼师,需要掌握什么...何毅坤阅读人气:2119
- [教师工作]怎样找到幼儿园里需要的音乐声张子瀚阅读人气: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