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美的空间 让幼儿直接感受美、表现美

作者:红粉笔  来源:原创  上传时间:2006-06-23

儿童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事物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最接近、最熟悉和最容易感知的,又是幼儿审美教育所必需的。我园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美的熏陶下,能够欣赏美,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美,在艺术生活中创造美。


创设并利用美的生活环境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在幼儿园的整体设计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与装饰,特别是墙壁的美化等方面,注意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和,既符合幼儿情趣,又富于教育意义,使幼儿从每个角落看到的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几年来,我园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参与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做到有季节、针对性的更换墙面装饰。在组织幼儿参与装饰的过程中,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同时每班活动室中设有美术角、手工活动区、幼儿可随意涂抹的自由绘画墙壁,开辟了幼儿作品展专栏,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去观察美、感受美,而且也能随意及时的表现美,创造美。


从大自然中寻找美


大自然是美的永恒的源泉。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因此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每年幼儿园都要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组织幼儿春游和秋游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动植物的生长,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运动,在愉悦中启迪幼儿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培养着幼儿最初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在一日活动中,每天带领幼儿到户外散步,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的自然物进行美的感受,观察春天的树,欣赏夏天的雨,感受秋天的风,体验冬天的雪,最大限度的让幼儿领略自然界丰富的美。另外,每班开辟了种植园,活动室内设有植物角,使幼儿在种植、管理花卉时,能更多的领会生活美和自然美。


在大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创作空间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和过的事物的想象,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它不但从已经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思维加工,才能形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尽可能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通过看、摸、尝,获得深刻细微的生活感受,进而指导他们用笔画出这些形象。就这样,渐渐在孩子脑海中加深了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比如,对于秋天,幼儿一般联想的只是“天气渐渐冷了”、“树叶变黄了”。如果平时不注意引导幼儿贮存“秋景”感观材料,一下子想让孩子们画出多姿多彩的秋天,实在是太难了,因此,我在辅导“秋天”绘画时,首先带领孩子到户外观察、写生,然后指导他们结合树叶、天气、穿衣、秋作物等特色,画出秋天特色的主题画,这样,既不感到陌生,画面又丰富生动,有的将落到河里的树叶,画成小鱼的小伞,有的还画成蚂蚁摆渡小船,真有意思。陶行知指出,儿童教育应当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孩子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师,应当虚心地向这部伟大的活书学习、讨教,并将儿童领入这一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那些在教室里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活的知识和本领正是人生所必须的。


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只有让美术教育融入大自然、大社会,孩子的创作才有丰富的表象、内容,其丰富、生动形象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更能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上一篇:盼望长大的理由

下一篇:给孩子一颗公正的心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