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工作室: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刻币专业发展
作者:向导 来源:北京石景山区第三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2-01
“绿叶工作室”,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名师培养工作室”。它的独特在于成员都是辛勤耕耘在农村幼教大地上的一线工作者;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工作室主持人张燕教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思考和对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特别关注。工作室成员最初的参与目的是急切地想要成长为“名师”,后来在主持人张燕教授独特的教师成长观的引导下,他们逐渐学会丢掉包袱、敞开心灵,放下“求成”的焦虑,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成长静悄悄地、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一、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绿叶理念”
1.教师是主人
其一,教师是自己的主人。即教师须对自己负责。而自主、自助正是对自己负责的方式。绿叶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弱化权威,成为自己的主人”。参与的教师不是被引领、被培训,而是在民主、平等的交流研讨中发现自我、解放自我、成就自我。这就要求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推翻对“被培训者”被动状态的成见,甚至推翻“被培训”的说法,不再被动地“等待专家教我”,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从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开始,重新认识到自身的能量,并从中获取信心和勇气,真正“对自己负起责来”。
可以想象,转变观念的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所幸,当所有人坚持下来,并逐渐体味到解放自我、主动思考的妙处时,他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哪怕平时工作再忙、再累,只要碰上工作室有活动,我们都不想放弃。不是惦记着谁能给我们知识,而是身在其中与同伴分享交流的感觉太美妙。”从“要我来”到“我要来”,其间的转变正是教师们实现自主成长的过程。“把实践和思考结合起来,每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是教育家”,这句话在绿叶工作室由口号变成了现实。
其二,教师是工作室发展的主人。工作室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活动、开展什么内容的活动……这些问题没有既成答案,要由工作室成员群策群力,共同解答。张燕教授有意识地“示弱”,在确定议题、主持议程、带动发言等方面“把球抛还给教师”,从而将决策的权利一一转化为教师们思考的机会。而教师们也由最初质疑自己“我怎么能行”到后来变得自信从容起来。自2009年以后,从“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到“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再到“用支教行动践行薪火相传”,几乎每一个议题都是由教师们确定的。
2.工作室是学习共同体
毕竟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每个人的眼界和视角各不相同,言行必然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环境的束缚,所以必须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在分享、交流和碰撞中思考,从而有所收获。只有在一个有着浓郁学习氛围的学习共同体中,个体才会有走向更高层次的可能。绿叶工作室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大家围绕着共同关注的主题探讨、分享,为彼此开辟更为宽阔的成长路径。在这里,每个人凝聚智慧,朝同一个目标奋斗;在这里,每个人自由发表观点,通过集体思考和分析,发现个体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在这里,资讯信息交汇融合,个体能借助于团队的力量,进行更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在这里,每个人投入工作的激情,并在相互启发中改变观念,实现自我超越。
从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在历经了近一年的困惑和探索之后,大家开始探讨工作室的愿景和定位,从此慢慢走上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轨道。在四年的共同学习、研讨、实践中,“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薪火相传;探寻本原,自我超越”的愿景在每位成员深深浅浅的脚印中由口号变成了现实,教师们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蜕变。
四年来,工作室的活动正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氛围中推进和完成的,同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共同体的能量也越来越大。从目标愿景的确立、室标室歌的创作,到对方法论的学习研讨,再到对教育实践中所见所思所感的交流碰撞、对行动研究方案和实践的讨论完善,乃至最后的修订书稿……处处彰显着平等、团结、互促、突破的精神力量。可以说,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践行愿景的过程也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过程。
3.回归教育的本质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容易不自觉地陷入迷乱,在忙碌中渐渐迷失方向。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停下来,想想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真。
扎根泥土。绿叶工作室成员都来自农村幼儿园,因此,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是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但“扎根泥土”并不仅仅是工作室成员的来源使然,还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体现。教育的本原,正是立足于生命、出发于生活。扎根泥土,意味着回归自然、尊崇生命;意味着抛却表面的花哨,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意味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意味着停下盲目追随的脚步,重新审视本地本园的教育目标和途径。正是因为扎根泥土,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才觉得找到了教育的“根”、自我的“根”,才由衷地说出“最简单的才最深刻”“教育不能没有温度没有感情”这样的切身感言,才能够在对“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进行一番深入思考和探讨后,达成这样的共识:“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是最好的?我们常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是适合的教育呢?因地制宜、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那么,对于乡村幼儿园而言,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呢?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还孩子以纵情山水田园的自由,培养孩子顺应自然节律的秩序,让教育与自然对话、与生命对话;同时,彰显家庭化、舒适温馨的氛围,满足并适时引导家长的需求,让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对话。”
慢教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的,心急求不来真成长。对孩子的教育如此,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如此。绿叶工作室虽然因“名师成长工作室”项目而成立,但从一开始就并不抱有“培养名师”的功利性,而只是提供一个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也从“纠结于成长,自我设限”,到渐渐“卸下急于成长的压力,敞开心胸,全身心地投入每一次活动,分享集体智慧所带来的愉悦”,最后“从容地获得成长”。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参与其中的每位教师获得了意外的收获,那便是比专业成长更有价值的心灵成熟。不急于求成,顺应人的自然成长规律,提倡慢教育,是绿叶工作室的又一理念。正如室员们自评所言:“咱们追求的不是短时间的效益,而是长期的心灵成长。”不急不徐,达到心灵上的从容,由此培养出的孩子也能得到心灵的滋养,以实现师幼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这是慢教育之所以最适宜于教师成长的原因所在。
4.在行动和激情中实现价值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行动是教育的灵魂。再伟大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可能于人于事发生作用。我们关注孩子、反思教学、观察社会,心有所感,却唯有转化为行动,才有助于改进教学实践。行动研究,其核心含义也在于“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研究”“为改进教学实践而研究”“以行动为途径进行研究”。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与积极的行动形影不离的便是激情。绿叶工作室的成员们逐渐明白“激情是一种职业能力”“宁可没有经验,不可没有激情”。激情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是无论面对何种窘境都会想办法把工作做好的心境。绿叶工作室为所有成员提供了有利于“产生激情、付诸行动”的团队支持。
5.教育者应有社会责任感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者要比其他人具备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时刻提醒自己对社会发展、文明文化建设肩负的监督、参与责任,并时刻准备尽已之力为社会向着积极方向发展而行动。教育与生活水乳相融,学校与社会密不可分,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公共知识分子,因此,绝不可将眼界拘囿于狭小的幼儿园围墙之中,而应抬头看到更多的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共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绿叶工作室一直提倡“跳出教育看教育”,这也是绿叶工作室倡导教师们走出幼儿园、思考社会问题的初衷。三年之间,教师们从只关心本班教学,到放眼社会,再到为了改善社会现实问题而积极行动。而在积极行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二、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绿叶模式”
经过四年的摸索,绿叶工作室总结出一套帮助幼儿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升自我价值的有效模式,我们称之为“绿叶模式”。教师的自我解放毫无疑问居于首位。有了这种突破惰性思维的内在驱动力,教师们就会主动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会在交流和讨论中互相启迪,在学习共同体中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发表观点、贡献智慧,最终获得共同提升。可以说,解放自我、互相启迪、成立学习共同体是“绿叶模式”的要素。它带给幼儿园教师的,除了专业成长,更有自由向上的精神,以及在共同体中分享互促的学习激情和习惯——这是弥足珍贵的人格修养,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甚至比专业发展本身更具价值。
在激发“成长动力源”、建设“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工作室围绕着“绿叶”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处处留心皆学问
绿叶工作室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元,没有灌输式的培训和讲座。在开往徽州的火车上,我们从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肖申克的救赎》讨论到中国教育体制;在西递宏村如画的风景中,我们分享读书的感悟、讨论幼儿园行动课程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各地农村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我们审视和思考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绿地上。我们传阅当期的《绿叶工作室简报》,回味上次活动的启示……这些活动让每位成员感受到放松和愉悦,然后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心,实现真正的成长。
(1)读书和看影视作品
绿叶工作室始终将读书视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读什么书是关键,最初由张燕教授推荐,后来,教师们读到好书后就主动相互推荐。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在反思中成长》《爬上豆蔓看自己》等直接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书,也有《请让我慢慢长大》《张雪门先生论幼稚园行为课程》等介绍经典教育理念的书;既有《行动研究》《质的研究》等阐述方法论的书,也有《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反映行动研究成果的书;既有《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黄河边的中国》等带动思考社会问题的书,也有《被压迫者教育学》《教学勇气》等启发自己审视内心的书。
看影视作品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扩大视野。四年来,成员们共同观看了十来部优秀的记录片和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影片,如《幼儿园》《小人国》《看上去很美》《草房子》《乡村女教师》《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等,每部影视作品都引发了教师们的共鸣和思考。
(2)旅行观摩
读书和看影视作品给教师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启发,旅行观摩则为教师们提供了另一扇看教育的窗。观摩同是农村园的兄弟园所,借鉴经验,反思不足;参观巴学园,感受另一种教育的温度;驻扎城郊,亲历农村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感受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和问题;前往徽州,在宁静的山水中沉淀烦躁的心情;远赴洛阳,了解与北京不同的办园思路……列车上、回廊里、草地中到处留有工作室成员们热烈讨论的身影。
(3)关注社会
教师们将眼界放开,从班务和园务转到更大的社会层面,“跳出幼教看幼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思考并发表看法。大家从对“山寨春晚”的笑谈中,逐渐看到“山寨现象”背后的民众话语权问题;从对“国十条”的讨论中,上升到站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思考幼儿教育的本原;从“非正规园频遭打压”的新闻中,经历了对国家政策与自己密切关联这一事实的深刻反思,并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4)分享研讨
分享研讨是绿叶工作室最常见的工作方式。例如,读到好书后的快乐分享,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求助解惑,看到社会不公时的愤然议论等,当然最多的还是对专业问题的探讨和求解。什么是案例?教师为什么要写案例?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有何关系?什么是现场感?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农村幼儿教育何去何从……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每个成员畅所欲言,激烈碰撞,在研讨中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2.事事深入求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无法一蹴而就,为此,绿叶工作室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支持,帮助教师们在逐层提升的过程中从容成长。
(1)记录、提炼
活动实录。除了成员的个人笔记之外,绿叶工作室每次活动必有实录,力求有言必录,完整地再现讨论现场,保存活动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在第一时间让大家分享。实录的好处在于:其一,最大程度地帮助因故缺席的教师找到亲临现场的感觉,不让一个人掉队,体现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其二,人们对同一句话、同一个场景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实录就是不加任何点评分析,完全记录原话,这样便于教师们日后重温,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简报提炼。除了实录,每次活动之后,绿叶工作室会出一期《绿叶工作室简报》,将本次活动的亮点提炼出来。这样,一方面,帮助教师们迅速把握本次活动的精髓,便于后续深入思考;另一方面,简报由工作室成员轮流负责编辑,在编辑简报的过程中,教师们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实录,提炼核心内容,并以最简明的文字呈现,准确反映大家共同学习和提升的历程。这一过程使教师们的总结归纳能力不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反思、钻研
工作室活动每月只有一次,所以大家特别珍惜。哪怕只是讨论一个案例,观摩一次活动,大家都会不断回味、继续思考,琢磨他人提出的观点,吸收伙伴的建议,改进自己的行为。正是在不断的反思和钻研中,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3)在行动中成长
行动,永远是研究的途径和目的。教师们记录、钻研,最后将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改进实践。在行动中又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再调整,再付诸行动……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其实,“记录提炼一反思钻研一行动改进”并不是线性深入的,而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可以说,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行动研究,完整的过程应该是“记录提炼——反思钻研——行动改进——再记录提炼——再反思钻研——再行动改进……”,在行动中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幼儿园宝宝阅读人气:808
- 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2350
-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博...彩色和弦阅读人气:1728
- 发挥业务园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466
- 在学习中成长(青年教师专业成...SUXIN阅读人气:88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如何发挥业务园长在教师专业发...花语阅读人气:1095
- [园长管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关...花语阅读人气:1209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42
- [教师工作]儿童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记忆、...月如霜阅读人气:2387
- [园长管理]一所新的幼儿园开园,园长要做...杨梅阅读人气: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