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7-11-10

  知识的复杂性与学习的情境性

  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分析,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源自知识的复杂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防拐教育中所涉及的认知内容多而杂,仅幼儿对风险的判断这一点,就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1.对不同空间所存在的风险类型的认识;2.对“陌生人”与“熟人”可能带来的不同风险类型的判断;3.对“权威他人”的识别;4.对是“礼物”还是“诱惑”的判断。这里所列举的还只是案例中的情景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而幼儿对风险的认识与判断,也只是防拐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学习应对不同的情况。防拐教育中需要幼儿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非可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括性知识,幼儿也无法将其自然迁移到各种具体情境中。“防拐”的情境是具体而干变万化的,幼儿通过几次简单的关于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通过一两次主题活动、几次情境表演,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感到“事倍功半”。

  斯皮罗(RJspiro)根据知识的复杂性,将知识划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如,在安全教育中,遵守交通规则的知识就属于前者,这类知识概念明确、规则清晰、结构良好,幼儿通过在家和在园的学习以及日常实践,能够较好地掌握;而防拐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则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它具有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的不规则性。例如:关于“安全场所”,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安全的吗?一般来说是的。但幼儿园中的陌生人也可能会欺骗幼儿,那它还是安全的吗?教师是幼儿可以高度信任的“权威他人”,但某些时候不熟悉的教师会来代班,幼儿应当把他视为陌生人加以防范吗?又如:关于“礼物”,陌生人的礼物不能拿,那熟人的呢?一个不熟悉的哥哥或姐姐给的礼物呢?幼儿园中也会有实习老师和“客人老师”,他们算陌生人吗?他们给的礼物可以要吗?

  斯皮罗提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初级学习,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则主要是高级学习。防拐教育中的学习,毫无疑问属于高级学习,即幼儿不可能将知识简单地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次教学传递一些简单而基础的安全知识,只能让幼儿具有一些防拐的基本概念。而关于幼儿对不同情境中风险的认知及其应对策略的学习,教师应当把握“随机通达”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具体情境,以幼儿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对于同一内容,要引导幼儿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交叉反复的学习,以避免防拐教育过于简单化;要更多进行基于情境、案例、问题解决的学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防拐教育的学习材料应当是系统的、相互联系而有层次的知识整体,而非孤立、分割的知识点。

  (江苏泰州徐鸿)

  防拐的关键在于严密保护

  36岁儿童认知能力不足,难以在行动之外进行过多的思考,易受玩具、食物等的诱惑。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反复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结合多种感官的防拐教育活动,尽力提升其防拐意识外,主要的防拐措施还是在于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严密保护。尤其是家长,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并有实际的保护行为。

  1.不让幼儿落单。在德国,法律法规规定了不允许6周岁以下的孩子在没有家长监护的隋况下独自外出,即便是上幼儿园,家长也一定要将其安全送到班里。此外,也要避免孩子独自在家,或者单独待在车里等。只要孩子一直在成人的陪伴下,有成人在身边保护,就避免了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牢记重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经常性地和孩子一同记忆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至少要能熟记父母之中一方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家长可在孩子的衣袖、衣领、衣服内等隐蔽位置缝上印有父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的小布片,但注意不要在孩子衣服、书包等的外显部位印上孩子的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

  3.配备定位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简单的定位装置如定位手表等已十分常见,有条件的家庭也可考虑给孩子配备这类定位装置,但不可认为有了定位装置就万事大吉了,仍然不可以让年幼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离开成人独自行动。

  4.教孩子学习遇到危险如何报警求助。这需要幼儿园与家庭良好地合作,帮助孩子学习与巩固。如,幼儿园可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教师带孩子们参观派出所,请警察示范讲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报警。平常在园和在家时,也要经常通过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吉林长春冯璇坤)

  防拐教育难在哪里

  对36岁儿童进行防拐教育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但又很难的课题。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而其困难在于,从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对复杂的事物和人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加之他们易被新奇事物转移注意力,从而忘记初始的目的和任务,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颗糖或一个玩具就能把他们骗走了。虽然从家庭到幼儿园都实施了防拐教育,但是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上看,很多不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的。比如,绘本、动画片中的“陌生人”“骗子”通常会带有明显的标签,而真正的坏人可能就是身边看似“和蔼可亲”的叔叔或阿姨,这两者之间差异之大,幼儿怎能迁移经验加以辨识?又比如,我们希望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能起到警醒作用,但其中的情景往往离孩子的生活十分遥远。再比如,许多教师试图运用情境体验法引导孩子学习自护方法,但其中“陌生人”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教师和同伴假扮的,在孩子们眼里,这可能只是好玩的游戏,并不是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我认为,成人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孩子必然难以分辨“陌生人”与“好人”“坏人”之间的界线,从而加强自身对孩子安全的保护意识,切实担负起保护的责任。其次,在进行防拐教育时,要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注重引导孩子讨论,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教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发展孩子对事物的评判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从孩子口中听到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江苏南京俞燕婷)

  坏人究竟长什么样

  “坏人长什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说:“坏人很可怕的,长得很丑!”“像大灰狼一样,有尖尖的牙齿和爪子!”“声音又尖又细,笑起来很吓人,我害怕。”……

  我们在一个中班进行过一个小实验,邀请了三位成年人参与实验,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他们分别用不同“手段”(给予玩具、食物,借口是熟人等)引诱孩子离开活动室跟自己走。第一位是衣着破旧、声音低沉的老人,孩子对此警惕性挺高,在互相提醒之下没有人愿意跟他走;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阿姨,没多久就有半数的孩子和她一起走出活动室;第三位是曾经来过幼儿园的一位外园的老师,孩子们见她有点面熟,多数都跟着走了。

  实验的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清晰可见:面对看起来“不像”坏人的人,孩子们很快就放松了警惕。那么坏人真的都是长得丑、看起来很可怕,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坏人的样子吗?当然不是。孩子的这种思维定势源自现在的儿童画册、影视作品等,其中的坏人形象通常和孩子们说出的答案如出一辙,甚至我们成人在教育孩子时不经意中谈及的坏人也大多符合这一形象。

  在现实社会里,坏人的形象干变万化,而且坏人往往会伪装成孩子愿意亲近的样子。在鉴别坏人方面,成人需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江苏南京王秋悦)

  畏惧还是应对

  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媒体上,“防拐”一直作为热点话题而被重点关注。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容不得半点闪失。但我们在防拐教育中一直对孩子说“小心陌生人”,把认识的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划入“不可接触”的范围,让孩子误以为“不认识的人就是坏人、认识的人就是好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是有害无益的。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对陌生人的无端恐惧和不信任,让他们变得处处防备,甚至吝于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身边就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真正防范可能受到的伤害。“陌生人”是一个相对于“熟人”而言的群体,那么“陌生人”是不是一定等同于坏人呢?“熟人”是不是就一定可靠呢?显然,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都清楚并不是这样的。有数据显示,在对年幼孩子的侵犯案件中,大多数“坏人”都来自“熟人”群体。年幼的孩子以其阅历和能力,能分得清这么复杂的状况吗?

  事实上,孩子们本来就很难分辨“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的界限。笔者曾经对若干学前儿童作过个别访谈,了解其对“陌生人”与“熟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结果发现,孩子们认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没见过的就是陌生人;和其作过交谈、有过简单接触、接受过其礼物的,就不属于陌生人了。罪犯深谙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诱拐孩子时会耐心地运用各种方法打消孩子的戒备,让孩子乖乖跟着走。

  在美国的儿童安全教育中,教给孩子的往往是一些简单而具体的分辨和防御方法。例如在教导孩子防御陌生人时,父母会告诫孩子,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向孩子求助“小朋友,你能帮我做××事情吗”,大多是很可疑的;“我有最新款的游戏机,你想跟我去看一下吗?”如果有人发出这样的邀约,邀请你到对方家里、车里等地方,请果断拒绝……成人要结合孩子的真实生活,假设具体的情境,包括可能出现的对话和行为,教会孩子分辨的方法并进行演练,才能让孩子在面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时有具体的应对方法。

  笔者班上曾经有一个孩子,中班时,她和妹妹在公园和父母走散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哭,不然坏人就会知道我们和爸爸妈妈走散了”,然后她判断带着孩子的成人应该比较可靠,就主动求助于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成人,并向其借了手机打给父母,让焦急的父母顺利地找到了两个孩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需要明确可能出现的危险,寻求相对可靠的人和具体的自救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或带着孩子的成人寻求帮助,不随便跟别人走,借电话打给家长,这些都是平时班里在关于“自我保护”的话题中讨论过的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可见,变空洞的“小心陌生人”的口号,为具体的“遇到……情况时我该怎么办”,才是有效的防拐教育。

  (江苏南京乔彦)

  ■三言两语

  虽然我们常常强调“不能跟陌生人走”,但很多孩子仍然不能准确地理解什么是“陌生人”并加以辩识。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排除“陌生人”,认识到哪些人是可以依赖的、能够保护他们的人。如,让孩子知道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外,班上的老师以及老师带着他们熟悉过的幼儿园里的其他老师是可靠的人,知道“只有这些可靠的人来找你,你才能答应”。我们还需要通过家园合作,让孩子养成“必须经过爸爸妈妈或者班上老师的允许才能接受别人的食物或玩具等”的习惯,从而帮助孩子拒绝可能来自坏人的诱惑。

  (安徽滁州陈凯丽)

  幼儿园的防拐演练中,幼儿出现某些行为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很多幼儿看到别人跟着陌生人走,也会盲目地跟着走,事后问及原因,他们会说“某某都去了,我就去了”。即使是还有点戒备心理的幼儿,看到十几个小朋友都跟走后,也会动摇,放弃戒备,认为大家都去就肯定没事的。还有一部分幼儿是出于好奇,看到别人跟走,自己也想去看个究竟,就稀里糊涂地跟走了。此外,演练地点选在幼儿园这个对幼儿来说非常熟悉的地方,幼儿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这里很安全,因而放松警惕。

  (陕西兴平费迎霞)

摘自:《幼儿教育》2017.09

编辑:cicy

 


上一篇: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

下一篇:培养宝宝好性格的八大“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