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在社会性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刘丽  来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上传时间:2017-10-0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幼儿社会性教育要依靠幼儿的体验,强调体验在社会性教育中的作用。这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它的效果起码要好于说教。但是让幼儿体验什么?怎样开展体验活动?怎样的体验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或者说体验的实践模式是什么?这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基于体验的“情境教育”,作为体验教育的实践模式,并尝试阐述情境教育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以及内涵、分类、实施步骤。  

    情境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比如,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必须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否则即使教师花了很多功夫,由于教育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也难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目前幼儿教育包括社会性教育效率低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师过于自我中心,所设想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不是从幼儿出发,而是自己想当然的结果。所以,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  

    情境教育主要基于幼儿的以下2个年龄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过于抽象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都难以理解,因而更难以执行。比如,当一个幼儿想玩另一个幼儿的玩具时,教师往往要求后者进行分享,当这个幼儿不情愿时,教师往往会给幼儿讲解分享的重要性:这次你与他分享,下次他有好东西时也会与你分享。幼儿的思维是只看重当下,加上自我中心性的年龄特点,他很难听进去教师讲的“道理”。与其这样,教师不如换个时机再进行教育。什么时机呢?幼儿特别想玩别人的玩具之时!因为这时幼儿有了想玩别人玩具而得不到的那种焦虑体验,教师此时介入、点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教师要求幼儿分享时,他起初不愿意分享,可当他看到并想玩小伙伴的玩具时,在当时的“情境”下,加上“体验”的助力,教师适时地介入和引导,更容易使幼儿明白分享的互惠特点及意义。在实践中经过体验,幼儿明白了分享的意义,才会出现分享的行为。相比起说教、讲道理,情境教育更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幼儿能够结合当时的情境容易地、即时地理解其中社会性行为的意义,而无需转换和迁移。  

    2.自我中心性。幼儿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认识问题,很难体会对方的立场、观点和想法。而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则要求幼儿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以看出,儿童的本性和教育的要求之间是一对鲜明的矛盾,幼儿的自我中心性也带来了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最大难点——幼儿希望事事都按自己的意愿来,而教育则要求他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地点克制自己的需求,服从一定的社会规则,以最大限度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和利益。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呢?情境教育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请看下面的案例。  

    积木区规则的诞生  

    “搭积木喽!”随着一声欢呼,积木组围拢来十几位小朋友,七手八脚地拼起了地板块。  

    “喂,你踩着我的地板块了。”   

    “干什么呀?我都没地儿了。”   

    “哎哟,老师她打我头。”   

    我问孩子们:“你们这儿怎么这么乱呀?吵得别人都没办法做事了。”   

    “老师,我们这儿人太多了。您让他们别来了。”丹丹已经脱好鞋踩在地板块上了,她边说边指着还没来得及脱鞋的小朋友。  

    婧洁着急地说:“我都铺了半天地板块了,没铺地板块的才不能玩呢!”   

    我让孩子们先停下手里的事儿,问道:“你们觉得人多,玩得好还是玩不好?”孩子们摇摇头。我接着问:“你们说怎么办呀?咱们要是老这么吵下去,玩的时间可就少了,你们快想个办法吧。”昱霖说:“得互相谦让,我都好几天没玩儿了,就让我玩会儿吧。”“我也老没玩儿了,你让我先玩吧。”蓬蓬着急地说,并且坐在地上就脱鞋。我问道:“互相谦让是先请别人让自己呀?还是自己先让别人呀?”孩子们想了想,互相看着不吱声。这时,丹丹大声说:“好吧,我下午再玩。”说着,把刚脱下的鞋穿好走了。我马上夸奖:“嘿,丹丹真像个大姐姐,下午先让丹丹玩。”在丹丹的带动和我的鼓励下,又有几位小朋友选了别的游戏。还剩下七八位小朋友,我感觉人还是多,但我并没有发表意见,我想还是让幼儿有了切身感受之后再加以引导,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果然,没玩多一会儿有的小朋友就感到拥挤了。昱霖想搭一座“大桥”,可是没有更多的地方;蓬蓬搭好的“宝塔”一转身就被碰倒了。游戏结束时没有一个成品可以展示。于是,我请玩积木游戏的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玩积木时的感受。孩子们纷纷表示地方太小了,没有地方搭。这时,我请一位小朋友站到地板块上,让孩子们看看地方是小还是大?孩子们一致认为地方很大。接着我不断地往上加小朋友,想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更直观地理解同样大的地板块是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而相对变小的道理。孩子们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是地板块小了,而是人多了地板块就显得小了。“那么多少人合适呢?”我不失时机继续引导着孩子们,于是大家商定:一个一个往下减人,直到大家都感到合适为止。最后,大家都认为5~6位小朋友最合适。  

    此外,我们又讨论了还有什么办法让地板块变大?孩子们认为:地板块上不要堆放许多积木,没用的就收起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地方来搭建自己想搭的“建筑”了。  

    就这样,积木区游戏规则在师生与环境、材料互动过程中,在孩子需求中产生了,并通过教师及时、恰当的引导不断完善,使之更具有实效性,更利于幼儿操作。这样在游戏中定规则,比教师硬性规定或是师生置身游戏之外而商定的规则,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幼儿遵守起来也更自觉。  

    (本案例由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王晓红提供)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要想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性,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在自己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尝试错误的办法去实践、体验、感悟,从而找出合适的行为方式。因为当幼儿一味按照本能的自我中心性行事时,他的利益可能就会遇到威胁,比如,谁都想进积木区玩,结果因为空间太小人数太多,其实谁也玩不好。只有当幼儿的利益遭受威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经验体验法”。有时候这种方法比正面经验体验会给幼儿留下更深的印象。作为幼儿社会性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规则教育,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告知、说教、榜样示范,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所以容易出现你让他去东、他偏去西的现象。这时如果适时引入情境教育,即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亲自感受到了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没有规则的不便,他才会从内心产生遵守规则的愿望。虽然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缓慢、艰难的过程,但是这种方法无疑为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打开了一个窗口,促使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情境教育的教育学依据  

    幼儿的心理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原理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深刻认识到,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只有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才能加强幼儿的社会认知(明白社会性行为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幼儿形成了某种社会性行为,比如分享、遵守规则等。但是有些幼儿是因为老师要求我这样做了,为了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才做出了这种社会性行为。有些幼儿却是自觉自愿做出的行为,那是因为他通过某种体验感受到了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说,在幼儿做出同样行为的情况下,其“境界”却是不一样的。其中后者一定是加入了自己的体验、感受,认识得到了内化,才会使行为变得自觉、持久。知、情、意、行,每个过程都不可或缺。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儿,教育过程只包含了知和行的过程(说教、告知、讲故事等都属于此种情况)。事实上,缺失了情感体验过程的社会性教育,只能产生第一种境界的幼儿。只有突出情感体验过程,才能产生第二种境界的幼儿,这才是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所要追求的方向。  

    幼儿园性境教育的实施步骤  

    所谓情境教育,即教师借助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情境,以幼儿在情境中的体验为基础,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自觉性为目的的教育。  

    我们把幼儿园情境教育分为自然(随机)情境教育和专设情境教育。  

    自然(随机)情境教育,如案例“积木区规则的诞生”,即是教师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情境进行的教育。  

    真实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社会认知的条件,实际的体验又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情感,这就为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形成奠定了充分的基础。利用此情此景进行教育,往往比专门拿出时间去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幼儿总是养不成“东西、物品用完以后放回原处”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师不妨利用他在玩具柜里找不到需要的玩具的情境进行启发和引导;有些幼儿拔尖儿好胜、人缘不好,教师可以利用进行团体游戏如“吃毛桃”时无人理睬的尴尬情境进行介入和点拨……利用自然(随机)情境进行教育,需要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把幼儿的个别问题装在心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专设情境教育,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个社会性教育目标而专门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以增强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的教育。专设情境教育由于目标性很强,教育效果也往往比较明显,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些幼儿不能把自己的外套整齐地叠放在其他幼儿的外套上,教师不妨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一组外套整齐码放,另一组外套无序乱放。请2名幼儿上前,看看谁先找出自己的衣服。在使用专设情境教育时,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有时不能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些什么,这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和点拨,并辅之以其他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境教育的实施步骤如下。  

    1.从幼儿现实问题(对照幼儿园社会性培养目标)出发设定培养目标。  

    2.尽量利用自然情境教育(成本低、真实、幼儿易于感触和体验),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设计专设情境教育。  

    3.利用提问、追问、置疑等强化幼儿的体验。  

    4.帮助幼儿在经验、体验的基础上梳理认识,强化行为,实现培养目标。  

    情境教育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集体、小组、个人皆可。属于幼儿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属于全班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个专门的教育活动。  

    目前,幼儿园教师已在尝试使用情境教育方法,但是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自觉的教育行为。本文的意图在于明确情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要点,帮助教师增强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中利用情境教育的信心,进一步明了情境教育应该如何实施。作为教研员,下一步我们计划和一线教师一起研究有哪些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和内容适合用情境教育去完成,验证、细化、完善情境教育的步骤,研发大量实用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方案,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实效性。

摘自:《学前教育》2017.07-08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拖延行为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下一篇:怎样培养幼儿节约意识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