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教育要注重体验和实践

作者:嵇珺  来源: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上传时间:2013-08-01
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朋友多又多”。目标为:1.感知自己与朋友交往中正确的言行,分享与同伴保持良好关系的策略。2.喜欢交朋友,体验因为交朋友而获得友谊的积极情感。活动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律动“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快乐。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介绍名字,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坐下来。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感觉怎么样?二是游戏“谁的朋友多”,体验朋友多的乐趣。教师出示贴有全体幼儿照片的展板,请每个幼儿把小贴纸贴到自己好朋友的照片旁边。师幼共同统计每个幼儿有几个好朋友,然后找出拥有好朋友最多的几名幼儿,并给他们戴上小皇冠,祝贺他们成为“好朋友之星”。接着,教师采访其他幼儿: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小朋友做好朋友?幼儿的回答包括“X X吃饭好”“午睡睡得好”“会很多本领,很能干”“很聪明”“和我一起玩”等。最后,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大家在一起时应该讲礼貌,互相关心、分享、谦让,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案例2: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爱的甜甜话”。目标为:1.尝试根据不同情境说出合适的“甜甜话”。2.享受聆听、表达“甜甜话”的快乐。活动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游戏“送你一句甜甜话”。教师走到几名幼儿跟前,在他们耳边说“甜甜话”(表扬他们)。接着,教师问其他幼儿:“你们看到刚才他脸上是什么表情?猜猜我对他说了什么。”然后请幼儿将教师说的“甜甜话”大声复述给大家听,并问幼儿:“你听了‘甜甜话’心里有什么感觉?”教师小结:“表扬别人、关心别人的话,让别人听了心里很高兴、很甜蜜的话,都叫‘甜甜话’。大家都很喜欢会说‘甜甜话’的小朋友。”二是根据情境学说“甜甜话”。教师播放视频,提问:“视频中的老师(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时你会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然后,教师出示情境照片,如“妈妈下班了”“阿姨给了一颗糖”“小朋友摔倒了”等,引导幼儿根据不同情境说出合适的“甜甜话”。最后,教师念了一首儿歌《甜甜话》,并总结:“‘甜甜话’是让大家听了心里很高兴的话,让我们大家都来做‘甜嘴巴’吧!”
 
一、案例分析
 
上面两个案例所描述的教学过程从表面上看环节丰富,手段多样,也注重幼儿的参与,不同于其他许多“说教式”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领域教学方法上的一些进步。但是,如果剥开教学形式这层华丽的外衣,我们发现其依然存在着重说教、轻体验和实践的问题。
案例1中,教学活动目标之一是让幼儿了解如果能够掌握并且在同伴交往中运用良好的交往策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就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朋友。但是从活动中幼儿讨论的内容来看,幼儿并未意识到拥有好朋友与良好的交往技能、亲社会行为之间有太多的关联。教师在总结时,既没有顾及幼儿的回答,也没有注重让幼儿去体验和理解良好的交往技能和亲社会行为对于交朋友的重要性,而只是把事先想好要告诉幼儿的结论生硬地抛出来,不管幼儿对此到底理解了没有,理解了多少,以及是否会应用到同伴交往中去。
案例2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对别人说“甜甜话”上。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也算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照片、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说“甜甜话”,但是在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方面做得还不够。因为只有幼儿真正心有所感,意识到他人的优点、他人的辛劳、他人对自己的付出等,才能萌发赞美他人、关心他人、感谢他人的情感,才会自然地说出“甜甜话”。否则,幼儿即使在当天活动中学会了说“甜甜话”,也是外部灌输的结果,其学习效果可能仅限于这次教学活动,很难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去。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之所以出现重说教、轻体验和实践的问题,原因是教师对幼儿的潜能缺乏了解和信任,在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具备求真、向善的本能,具备社会性发展的潜能。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社会领域教育所应遵循的“由内而外”的原则,会以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必须通过教师施加外部强制性力量才能实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自然习惯了帮幼儿说,教幼儿做,而不是引导他们去主动思考、体验、实践,激发他们内在的社会性发展潜能。
 
二、改进策略
 
对于案例1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演示以及引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分享、谦让、轮流、合作等交往策略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外显的行为将它们表达出来。即先让幼儿清楚地理解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等,再来学习具体怎么做。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看一段视频,看一看视频中不同小朋友的交往行为,并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是你,愿意和哪些小朋友做好朋友,不愿意和哪些小朋友做好朋友,为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在交往中运用积极的交往策略以及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对于获得友谊的重要意义。随后,教师要给予幼儿大量实践、体验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应激发幼儿使用交往策略的愿望,引导幼儿去思考和感受为什么要分享、谦让、合作,这么做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只有幼儿真正有了与同伴友好交往的需要,获得了运用这些交往策略所带来的积极体验,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主动去运用这些策略。
再来看案例2的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更需要提供机会让其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和感受,从而理解什么是“甜甜话”,为什么要说“甜甜话”,以及说了“甜甜话”以后会带给自己和别人怎样的情绪体验。这和情感教育中如何教育幼儿爱他人是一个道理。要让幼儿学会爱他人,首先要让他们从爱自己做起,然后要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为什么要爱他人以及如何爱,即怎么做才是爱的表现。而这些都需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实践和体验。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先要给予幼儿对他人产生情感的机会,才能期望他们表现出带有亲密情感的话语和行为。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下面我来对社会领域教学的方法作一些小结。
首先,社会领域教育要注重实践和体验,且需不断重复和坚持。
社会领域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生活,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体验、练习、巩固和深化。幼儿学会等待、协商、轮流、让步、分享、合作等交往策略,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与他人互动等方式,在体验中学习。比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亲自体验如何与他人分享,较之听到或谈论分享行为更能使他们熟练地运用分享的技能。用茶点时如何分饼干,两个人在一起怎样玩玩具,如何让另外一名同伴加入游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幼儿自己来体验、自己来学习解决的实际问题。
社会领域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幼儿重复练习的。若想让幼儿将其获得的社会认知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只通过一两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难以达成目的的。教师要在段较长的一时间内抓住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持续不断地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口头说教不容易让幼儿明白其中道理,若能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大量的机会逐渐体会该怎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好处,他们才会形成稳定的行为。以“要求幼儿排队”的规则教育为例。“按秩序排队”是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幼儿不知道要排队、不会排队、因排队和同伴发生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有的教师对此很不解: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遍,要求了那么多次,幼儿还是不遵守秩序,不知道要排队呢?其实,主要原因是教师大多通过说教来进行“排队”这一规则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听进去了多少,又听懂了多少呢?如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在真实场景中理解、体验和实践如何排队以及怎样叫“有秩序地排队”,那么,教学效果会好得多。而且,这种行为练习不能只是一次两次,而需要坚持。正如洛克所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这些练习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其次,社会领域教育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不能将幼儿看作是被动接受集体生活规范的个体,而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以主动的、创造性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和体验将社会规则、技能内化。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实践,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需要,幼儿才能自觉地遵守规则,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再次,建立亲密友好的师幼关系。
社会领域教育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关心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发自内心地爱幼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爱和尊重的,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教师对待幼儿常常是严厉、苛刻的态度,呈现的是负向的情感特征,那么,无论教师怎么努力地对幼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都是徒劳的,不管教师如何精心设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编辑:cicy

上一篇:追求社会领域教育中的“真体验”

下一篇:幼儿玩具分享教育的误区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