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无字书——激活孩子的想象力

作者:索菲爸爸  来源:《幼教园地》2009.(07-08)  上传时间:2010-01-03
少年时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卜劳恩的《父与子》。不记得是初一还是初二的一次运动会上,有同学拿了去,立刻像击鼓传花一样,被同学们传来传去。也难怪,我们这一代是看着革命小人书长大的,即便后来有了《三毛流浪记》这样的经典,其中不乏苦涩的幽默,但感觉还是陌生和压抑的。乍看到这种“生活的喜剧”,夸张而不荒诞,幽默而富智慧,真的是大开眼界——竟然有这么好看的漫画书!
等到女儿出生,读书早已不是奢望,尤其是图画书,女儿渐渐养成了一日不可无书看的习惯。即便出门旅行,也要计日带上足够的图画书。
可能是受《父与子》的影响,我特别欣赏图画书中的无字书。无字书与漫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不用文字铺垫和解释,完全靠画面演绎情节,是最能考验画家的表现功力和读者的领悟能力的。套用一句诗评的话来形容优秀的无字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和女儿一起看无字书,不用我“旁白”,一开始感觉失去了“价值”,总想“指点指点”。随后就发现,完全没有必要。一是孩子的领悟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二是孩子的理解自有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不一样,根本不需要大人的“好为人师”。几年下来,从最初的插画大师莫妮克的“小老鼠无字书”,到奇幻大师威斯纳的梦幻系列,每次翻看,都会带来新鲜的感受。
真正接触无字书,应该是从莫妮克的那只小老鼠开始的。
从小就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中国童话中的老鼠也从来都是与龌龊、鬼祟、人见人打联系在一起的,不知为什么外国童话却对老鼠钟爱有加——不说“汤姆与杰瑞”,不说“可爱的鼠小弟”,也不说“精灵鼠小弟”斯图加特——单单莫妮克的那只小老鼠,让多少孩子喜欢上了图画书!小老鼠在雪白的页面上一点一点咬出若干个洞,使整个页面或形成字母的形状,或经过折叠成为小房子、飞机、小船等,抑或小老鼠拿起彩笔,涂抹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让小朋友在快乐的心境中去获得颜色、形状、字母、相反的事物、自然界的现象等的概念。
只可惜这么可爱机灵的一只小老鼠,竟然没有名字——无字书嘛!女儿不甘心,就给它起了个名字——索菲——用她自己的英文名。可见她是多么喜爱这只小精灵!
“索菲”之后,女儿再没发现能让她着迷的精品。直到最近,两套新无字书才让女儿人了迷。一套是梅瑟·迈尔的“青蛙与男孩”,一套是“大拇指无字故事书”。前者号称是无字书的创始人,素描的画面朴素而亲切;后者则是集法国式浪漫情怀之大成,绘画风格也是丰富多彩。
“青蛙与男孩”里女儿最喜欢《青蛙参加晚宴》;“大拇指”里女儿最稀罕《咣当先生》。青蛙是怎么来到宴会上的?咣当先生怎么有那么大的劲,连坦克都被他踏个稀巴烂?
无字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既激活读者的想象力,也挑战读者的理解力。孩子需要发现,而同时又最乐于和善于发现。青蛙藏在小男孩衣兜里参加了晚宴,搞出了麻烦一串串,让喜欢搞笑的女儿“乐”不释手。咣当先生脱下帽子后,却轻飘飘地飞上了天,秘密就在那顶帽子里:是女儿先看懂了——帽子里钻出了一头大象!我在佩服作者构思巧妙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孩子的洞察能力刮目相看。
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我们大人会固执地认为,帽子里怎么可能藏住大象?即便能,人也先被压扁了。而孩子们却“简单”得多,自然地就“读”懂了无字书。
女儿慢慢大了,她开始欣赏“获奖专业户”威斯纳的图画书:《海底的秘密》《疯狂星期二》《7号梦工厂》……这些书同样也是全靠画面演绎故事,只是更加离奇、荒诞,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在海边捡到了一架古老的水下照相机,他把相机里的胶卷冲印了出来,通过印好的照片他发现,这架相机已经借助大海的潮汐漂流,辗转流传于十一位少年之手——每个少年都手举前一个传递者的照片拍下一张新的照片,以便将信息再传递给下一个捡到相机的人。看懂这些后,少年也按照前人的方法拍下一张照片,然后将照相机抛回大海。照相机辗转漂流,终于又来到岸边一个女孩子的面前。
不仅故事情节奇特,照片所展现的海底“怪物”也让人们倍感好奇:海底真的存在那些秘密吗?
《疯狂星期二》同样荒诞得一塌糊涂。据说是作者坐飞机去亚利桑那州的途中,突然冒出来的灵感:一群青蛙飞上了天!
威斯纳说他喜欢无字书,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发挥想象力把画面画得更神秘,把细节画得更详尽。女儿说她喜欢威斯纳的无字书,因为它神秘,“看起来很紧张。”
编辑:cicy 
 

上一篇:资源共享:快乐享受图画书

下一篇:运用有益的暗示来教育孩子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