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孩子的逻辑世界

作者:辛黛瑞拉  来源:《幼教园地》2009.04  上传时间:2009-09-27

 

前几天吃饭时,儿子拿一个自己咬过一口的馒头问我:“你猜是谁咬的?”(儿子5周岁才会经常有如此“掩耳盗铃”的问题。)我笑着说:“是小狗咬的。”我说了多少次,儿子都依然是看着我,一副很认真等我再猜又好像在想什么的样子。我还是说:“是小狗咬的。”儿子很认真地说:“这哪儿有小狗呀?我才不相信呢!”
孩子的理解逻辑有时真和我们大人的理解逻辑相差十万八千里哪!要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孩子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孩子的逻辑世界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我们很多成人已经遗忘了自己曾经的孩提时代,或者说孩提时代的很多东西早就随风消逝在记忆之外了。所以对于孩子的逻辑世界,我们必须是谨慎的、谦虚的,不要那么轻易甚至武断地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代替孩子的感受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语言、语气、神态、体态,来揣测、琢磨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比如上面例子中,儿子一点也不觉得我说的“是小狗吃的”有什么好笑,也不觉得我就是说他是小狗。他只是在困惑:这儿哪儿来的小狗呢?经过思索他最终确定并反驳我:这儿没有小狗。
有很多父母和老师常困惑:这个孩子怎么会这么想呢?常常觉得孩子的言行不可思议。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才有如此困惑的。
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身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逻辑。幼儿园的孩子理解事物常常是单纯的,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听不懂老师和父母反话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长期生活在反话氛围中的孩子在这方面会有早熟的现象。比如现今,很多家庭都用“脑筋急转弯”来考验孩子的聪明程度,促使一部分孩子变相早熟,没有了理解事物的单纯方式。其实,孩子们理解事物的逻辑更接近于科学家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式,他们是求真的。
教师要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除了要把握各个年龄阶段孩子感知事物的普遍特性外,更要去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这个孩子产生如此想法的环境、氛围及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就提出,希望教师以谦逊的态度、前倾的体态来用心倾听并体会孩子的表达,边观察、边揣摩、边极力去探究语言语气、孩子体态表情、孩子自己的表达,边回顾这段时间以来可能产生这些想法的相关经验,然后以自己的体态、表情或者语言应和上孩子的体态、表情及语言,产生真正的共振。所以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想法是教师能够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的重要途径。比如当孩子说到一个什么想法时,你可能会突然想起前几天与这个孩子的闲谈:“哦,是不是你那次……嗯!”共振不知不觉就产生了。比如有时候孩子说到一个设想时,你可能会突然想到他在某个活动区里的尝试:“哦,是不是你上次在……发现的?”共鸣自然而然产生了。
有时候,当老师在生活中,利用自己默默地对孩子的观察,主动说起某个孩子的发现,说起某个孩子的设想,那孩子的兴奋心情和表情是可想而知的:“老师是这么地了解我呢!”
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教师和孩子之间才能在活动中有真正的互动。把握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心理和理解事物的特性、对每个孩子的生活敏感觉察、对之前的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记忆并能随时从脑海中进行提取,对于活动中即时理解孩子的逻辑世界,都是极其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和老师不要脱离于孩子的生活之外,而是要真正融入孩子生活当中,共同感受、共同体会。
博客作者简介:
辛黛瑞拉,真名高美霞,l993年江苏南通师范幼师毕业,一直在江苏如皋师范附小幼儿园做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简单的人生经历却有着不断自省的精神历程。当初一个充满人生梦想和教育热情的小女孩,走进幼儿园,经历梦想与现实、热情与颓丧揪杂的磨炼洗礼,穿越实践与理论、教育与生活关系寻觅的艰难路程。热情日渐内敛,梦想依旧还在,思考日趋理性。曾有《了解儿童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等多篇教育随笔见诸于各幼教专业杂志,出版有《爬上豆蔓看自己——辛黛瑞拉的教育日记》。博客地址:http://blog.eduol.cn/tlserl/2039/,博客主要栏目:人性思考、让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快乐、畅读童书、闲来一本书、美术活动的困惑和思考、流淌的线,流动的心(黑白画科研专题)、教育日记、教育无痕爱也无痕(家教专题)、游戏一生活一探索(游戏专题)、2008绘本阅读、2008教师专业阅读等。
编辑:cicy  

上一篇:资源共享:发现图画书里的“秘密”

下一篇:家园共育:在沟通中理解与信任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