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亮亮该不该吃糖果

作者:陶蓉  来源: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5-15
亮亮平时食欲特别好,午餐向来吃得又快又多,可身高、体重却不见长。进入中班以后,和其他孩子的差异就更加明显了,成了班里最瘦小的一个。于是家长带他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诊断结果排除了器质性问题,只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太好,需吃中药调理。遵照医生让亮亮在正餐之外少吃零食的建议,亮亮的父母向我们提出,在幼儿园除了早点和午餐之外什么都别让亮亮吃,包括下午的点心。为了亮亮的健康,我们一直严格按照家长的要求执行。
可最近亮亮的一些奇怪举动让我开始有些担心了。一天吃完早点后,大家都在准备数学游戏材料,我发现亮亮好像嘴里嚼着什么,于是问:“亮亮,你在吃什么呀?”他没有立即回答,快速嚼了几下,又咽了一下后,才张开嘴说:“没吃什么。”虽然他嘴里好像确实没有什么,但他的反常行为加深了我的顾虑。我和配班教师一交流,得到的讯息是:她也发现亮亮最近特别留意食物,比如集体活动中大家品尝豆制品时,他在周围不停地转悠。于是我决定仔细观察一下。
一天的折纸活动中,大家都在忙着,我却发现亮亮一个人低着头站在梳妆袋前,不一会儿又走到窗前背对着大家,好像在欣赏风景。我好奇地走到梳妆袋前一看,发现里面有一袋拆开了的糖,我立即猜到发生了什么,于是走过去轻轻地问:“亮亮你在看什么呀?”他没理我也没有转身,我将他的身体轻轻转过来,发现他正使劲地嚼着什么,我请他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发现他嘴里塞满了糖果。他非常紧张,告诉我糖是从家里带来的,我没有立刻戳穿他的谎言,而是请他先去漱漱口。待他稍事平静之后,我问:“这些糖真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吗?”他看看我,犹豫地轻轻点了点头。我说:“记得你和我说过,在家妈妈从来不给你吃糖,怎么会让你把糖带到幼儿园里来吃呢?”听我这么一说,他不吱声了,过了一会儿轻声说:“是我自己从袋子里拿的。”我轻拍着他的背,说:“其实老师是担心你——这么多糖一起吃,牙齿会生病的。而且你为了不让老师发现就快快地嚼,万一呛到气管里那多危险呀!”听我这么一说,他立刻检讨:“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不自己拿了。”“可是如果你特别想吃怎么办呢?”我追问。“会和老师说。”他迅速地回答。
结束了和亮亮的谈话,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不是我们过度的限制产生了反效果?爱吃糖果等零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绝对禁止亮亮吃其实是过于苛求了。再说,他看着其他孩子都能吃,只有自己不能吃,于是就更加渴望,正所谓“越不让他吃越想吃”。思路渐渐清晰,我决定立即和亮亮妈妈谈一谈。
下午亮亮妈妈来接孩子时,我请她留一留,等孩子们走得差不多了,与她作了一次长谈。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她最近发生的事,而是先了解亮亮近来的身体状况:“最近亮亮的肠胃怎么样子,肚子还胀不胀?”“最近还不错,控制得挺好,没再出现胃胀的现象了。”亮亮妈妈笑着说。我接着问:“那平时在家里,你们会给亮亮吃一些小零食或者小糖果吗?”“我们家基本不买糖,也不给他吃糖。”亮亮妈妈立刻肯定地回答。我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那亮亮平时想吃零食怎么办呢?”“家里的零食主要是一些小饼干,每天下午起床后吃三块。”亮亮妈妈答得很轻松,看来她在家并没有注意到亮亮对零食的渴望。我追问:“是让他自己拿吗?”亮亮妈妈解释道:“不是,我们怕他吃多了,就把饼干盒放在橱柜顶上,他自己拿不到的。”
听了亮亮妈妈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在家确实是绝对地控制了亮亮的零食,高压政策之下也难怪亮亮一逮到机会就要悄悄吃个够。于是我向亮亮妈妈讲述了近来发生的事情。刚开始她还有些半信半疑,皱着眉头说:“不会吧,我们跟他讲过不能吃糖的。”等我把事情说完。她好像渐渐回忆起了一些她本没有在意的事:“也是,我也发现过一次,那天亮亮在玩沙包,沙包里的米粒漏出来掉在地上,他居然捡起来放进嘴里嚼。我发现后立即制止了他,告诉他这样不卫生不能吃,但是确实没想过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控制过度了呢?”我试图作一些提示,帮助亮亮妈妈寻找问题的症结。亮亮妈妈犹豫了一下,将信将疑:“不会吧,在幼儿园里不是和大家都一样吗?只不过不让他吃零食而已呀,又没有饿着他。”“那在家吃的晚饭呢?”我问道。亮亮妈妈说:“晚上怕他不消化,只让他吃一些稀饭或面条。”我又追问:“有没有他喜欢吃的菜?”亮亮妈妈说:“那要看情况了,胃不胀就给他吃一点,胃胀就一点都不能吃。”“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可能我们的做法对于孩子来说太苛求了,不管是吃饭还是吃零食,我们都控制得太多:在家里不能吃自己想吃的饭菜,在幼儿园里不能吃自己想吃的小零食,哪怕是一点点,他只能看着同伴吃。我们的过度控制其实是忽略了孩子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于是,越不给他吃他越想吃,从正常的途径拿不到就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我将自己的反思向亮亮妈妈一一道来。
亮亮妈妈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觉得我的分析确实无可辩驳。于是我继续说:“我们是否可以找一个折中的方式,既满足他的需要又不至于影响肠胃?”“那——就给他少吃一点吧。”亮亮妈妈犹豫地说。“我们先来试一试,在幼儿园里可以和大家一样,但有一定的要求:午饭吃一样的量,但要控制速度,不能吃太快,每一口饭都要多嚼一嚼。可以少量吃一点同伴带来分享的小糖果,如果还想吃则必须和老师说。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好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想吃东西可以,但要让成人知道并得到允许,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我提出了我的想法。“那就这样,给他在幼儿园里调整一下吧。”听我这么一说,亮亮妈妈立刻同意了。我继续提议:“其实在家里也可以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学着自己调整。例如和他一起商量买什么零食或他喜欢吃的菜;购买后共同确定什么时候吃,每次吃多少,等等。这样既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又能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嗯。”亮亮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答应道,似乎认同我的想法。
原以为经过这次谈话我和家长已达成了共识,没想到第二天,亮亮妈妈却对我说:“以后亮亮随时想吃东西,你们就给他吃,满足他一下。”听了她的话我愣住了,她怎么会有180度的大转变呢?是不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疑惑地问:“昨天我们不是达成一致了吗?为什么今天你又提出‘他想吃就给他吃’的要求呢?”“昨天听你说了亮亮的事之后,我回去也和他谈了。既然他有这样的需要就满足他吧。”亮亮妈妈似乎对亮亮满怀歉疚。“我的意思是让他和大家一样,在一样的前提下满足他的需要,而不是搞特殊化——随时随地想吃就吃。”我进一步强调。亮亮妈妈解释道:“我想他应该会分清时间和场合的,不会随时提这样的要求。”“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从一个极端——完全控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放纵。一方面幼儿园不可能随时准备小零食让他吃;另一方面,无节制地任由孩子吃,肯定又要伤及他的肠胃了。这就更谈不上能通过这件事让亮亮学着自我控制了。”我直截了当地为她分析利弊。“这倒也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要是上课的时候也说想吃,那就糟了。”听我这么一说,亮亮妈妈犹豫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千万不要给孩子这样的错觉:你们不满足我,我就做一些事让你们担心,这样你们就会满足我了。”我进一步分析道。“这样可不行!”这下,亮亮妈妈果断地跟我站在了同一战线上。
经过这次谈话,我和亮亮妈妈照着我们共同制定的策略来执行。渐渐地,亮亮有了一些转变,他不再挖空心思地寻找各种食物,想吃点心时会征得教师的同意,吃饭的速度也控制得较好,有时他会高兴地告诉我:“我不是前三名,我是慢慢吃的!”
经过这次事件,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首先,当家长提出需要教师配合的要求时,教师需慎重考虑,从专业的角度作出判断,以不影响孩子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原则。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一开始出于孩子身体的健康考虑,完全按照家长的要求控制孩子的饮食,恰恰忽略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引发了后来一系列问题。
其次,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要善于反思,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亮亮的行为,我们没有将其简单地定性为“馋”“偷吃”,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依据。在与家长交流时我通过不断地追问,了解家长的做法,通过家长自己的阐述以及向家长描述幼儿园发生的事,帮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据此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再次,教师要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亮亮妈妈在意识到亮亮的问题后,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一开始的绝对控制到后来的完全放任。家长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可见她并不清楚什么方法对于孩子是真正有效的,是真正有利于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家长分析利弊,从而真正得到家长的认同。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让孩子学会生活最重要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会哭会笑的水龙头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