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作者:林波 来源:浙江宁波北仑区九峰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1-25
[摘 要] 在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科学回应意识不够强,回应行为价值不明显,有效回应的方式不丰富等问题。教学经验欠缺和价值定位不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综合利用诱导提示、即时追问、梳理提升等回应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集体教学;回应行为
完整的师幼互动过程通常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回应三部分组成。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回应行为即是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与反应进行的处理,它关系着教师如何看待幼儿的回答,以及如何评价幼儿的反应。这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教师有效的回应行为有助于形成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提高集体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1]但是通过现场教学观摩及与教师的交流,仍然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回应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教师回应的价值降低了,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一、当前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回应意识不够强
因为教师的回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既关涉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更与儿童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科学的回应意识是教师进行有效回应的前提和基础。[2]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常见教师对科学回应的认识不够到位,对有效回应的意义存在理解偏颇的现象,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回应中会把维护教学常规放在首位,忽视对幼儿的正面引导;有的教师更关注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注重的是幼儿正确答案的出现。这样的教学意识往往会导致教师回应行为的缺失或师幼互动机会的丧失,导致教师回应行为的功利性目的过强,从而降低了教师回应的意义与价值。
(二)回应行为价值不够明显
教师的回应行为是为了推进幼儿思维的碰撞、深入和拓展,促进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满足。但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教师对于幼儿回答及反应不置可否、简单肯定或随意应答的现象,或完全依据预设的教案进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错误或理解偏颇置之不理,或不能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梳理,致使教师回应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显现,回应效果大打折扣。
(三)有效回应方式不够丰富
在当前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回应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幼儿回答、反应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提供多样的回应方式,致使回应行为缺乏实际的指导与操作价值。[3]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教师要么对于幼儿回答无论正确与否均表示肯定、鼓励,要么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只运用了一种回应方式,要么对幼儿符合预设答案的回答给予表扬和肯定,而对不符合要求的回答则不置可否或直接予以压制等。长此以往,教师如此简单的回应方式势必会降低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回应行为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教学经验、教学机智和回应方式的缺乏是集体教学中教师出现回应困难的最关键的原因。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往往只能采取不置可否或压制的方法,让教学回归到预设的活动中,从而使回应策略无效或效果低下。一般来说,新手教师都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回应策略存在一定的困惑,对于幼儿的不同回答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于儿童出现的预设之外的答案更是显得比较紧张,即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充分表现。
(二)价值定位不准确
回应的价值定位是影响教师有效回应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没有科学的价值分析就不会有有效的应答行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对教学的价值和教学目的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和深入系统的分析,否则教师就不能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就无法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合理有效的评价。[4]常见的价值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从课堂常规、幼儿配合度、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度等方面做浅层的分析,而不能对幼儿出现各种回答背后隐藏的原因做深入的思考和考量,致使教师的回应主要集中于常规或知识技能的掌握,这会导致教师评价的偏颇,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科学教育观对幼儿回答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评价到位,才能推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建构有效回应行为的策略
根据对教师回应行为偏颇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教师在树立科学教育观,加强反思的同时,应把握回应时机、提供丰富适宜的回应方法,才能提高集体教学中回应的效果。
(一)诱导提示法
诱导提示法是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提示,为幼儿提供思考、理解的思路,从而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和困难、推进集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回应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回答的支架,多用于孩子出现问题或产生困难时。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警车巡逻记”中,当幼儿操作、探索三辆警车组合刚好完成巡逻地段时,教师发现部分孩子不能运用转变方向的方法进行组合。于是在交流时,教师提出了如下问题:“用哪三辆警车刚好能将巡逻地段都巡逻到呢?”然后,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操作。这位小朋友表示3、5、6号警车可以巡逻到所有地方,但是始终不能准确地进行正确的组合,为此教师进行了提示性提问:“怎么样可以让5号警车刚好巡逻到那块空地呢?5号警车和那块空地有什么关系吗?”同时用手势做了转动的动作,小朋友仔细观察后说:“我把5号警车改变个方向就可以了。”说完,孩子完成了操作任务,老师表示了肯定。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有部分孩子对于“转变警车方向"这个方法不能理解运用。当孩子出现此种困难时,教师并未直接告知孩子答案,而是提供了提示性的提问和手势辅助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转动警车可以完成任务的策略,即教师的诱导提示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策略支持,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的解决。
(二)即时追问法
即时追问法是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当幼儿思路“卡壳”时,教师提出另一解决问题的角度或降低问题的难度,以此打开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积极应答行为的出现,最终达到让幼儿理解问题、掌握要点的目的。有效的追问能拓展幼儿的思维,帮助幼儿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也就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走迷宫”中,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走迷宫的方法时进行了如下提问:“在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哪些和前一张迷宫图不一样的地方?”幼儿A说:“这张迷宫图上的路线有的是平的,有的是桥还有的是山洞。”教师接着问:“走桥的方法和走山洞的方法一样吗?桥往哪个方向走、山洞往哪边走?”幼儿A继续思考,并准确地回答说:“桥是在上面走过去的,山洞是从下面穿过去的。”由此可见,通过教师的追问,幼儿发现了迷宫有桥有洞,并提出了过桥和过山洞的不同方法,这就让孩子自然地深入关注并探索了其中的内容。可见,教师的及时追问可以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究和发现,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经验、扩展已有经验。
(三)梳理提升法
梳理提升法是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回答予以整理,以使答案更完整、明确,更便于幼儿理解的一种回应方式。梳理提升法是集体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回应方式。受经验与表达能力的影响,幼儿往往会出现回答不完整、表述不能直切主题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思路和对幼儿回答的理解做出梳理、提升,以便给其他孩子以正确、科学的示范。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磁铁”中,教师提问:“请你们拿着磁铁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看看有什么发现”。幼儿A说:“磁铁圆圆的。”教师接着说:“你发现了磁铁的形状,对,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磁铁是圆形的,但还有一些磁铁是长条形、马蹄形的。”幼儿B说:“磁铁摸起来有点滑滑的。”老师接着说:“哦,原来用手摸磁铁的感觉是光滑的,那么让教师来小结一下,原来磁铁是一种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有点重量的金属。”从这一活动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幼儿缺乏概括的能力,他们在观察磁铁后的表达是直白的、具化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但肯定了幼儿的发现,同时对磁铁的特点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提升,给了孩子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梳理提升法在科学、语言领域中运用非常广泛,[5]为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语言和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多运用梳理提升的方式,以帮助幼儿科学、规范地表达,促进幼儿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养成清楚明确地表述的习惯、提高完整表达的能力。当然,除以上列举的回应策略外,教师可运用的回应方法和策略还有许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运用。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第一学期9月:幼儿园多媒体课...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975
- 幼儿教师言语行为的重要性爱、仰望阅读人气:1103
- 新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价表暖风阅读人气:2037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秋水依叶阅读人气:2492
- 消减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则凡鱼雨阅读人气:116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教师教学行为与幼儿独立性发展Miss.Sugar阅读人气:1782
- [教师工作]如何不让“写教学反思”成为教...夏路阅读人气:1788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上岗证的考试内容是什...紫晓阅读人气:2441
- [教师工作]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最低分...青宝贝阅读人气:4573
- [教师工作]幼儿园是否应该开展识字教学?...娟子老师阅读人气: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