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差异之不断唠叨型

作者:汪京莉 李岩 李颖  来源:杂志  上传时间:2012-02-06

         

            如何才能使幼儿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我们的体会是,密切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由于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而情绪体验的强度又取决于外部对象和环境对某个人的意义,因此,即使处于同一环境中,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强度也会出现区别。这就决定了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同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程度必然会有所不同。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不同表现程度的分离焦虑行为,并试图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加以分析,明确幼儿拒园的原因以及透过其行为反映出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不断唠叨型

  
        行为表现:华华来园时不哭不闹,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选择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两分钟就会自言自语地唠叨:“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不时地还担心地问:“老师,你喜欢我吗?”有时还拉着旁边的小朋友说:“别哭了,一会儿妈妈就来了。”有时也会唠叨:“老师,我困了,铺床睡觉。”一天下来,无数次地重复这几句话,好像一个复读机。

        行为分析:这些幼儿平时比较内向,也比较听话,家长让来幼儿园也就来了。但是对幼儿园还没有产生亲近感和快乐感,所以,总盼着早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早点回到自己感到快乐的家庭生活中去。外表的平静下面涌动的是急切期盼回家的焦虑心理。

       行为对策:教师应有意安排他们与性格开朗、活泼、快乐的幼儿在一起玩,用积极的因素感染他们、带动他们;多组织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把对回家的急切期盼逐渐转变为对幼儿园有趣活动的期盼: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幼儿园有一种在家里没有的自豪感,增强幼儿园对他们的吸引力。

上一篇:关注个体差异之哭闹后发作型

下一篇:关注个体差异之跟随哭闹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