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的“作”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9-04-04
讲过很多遍的故事,非要缠着大人讲无数遍;喜欢绘画,却总拿着蜡笔要在墙上画……孩子的很多表达方式,在大人看来是“作”。昨天,在思南路幼儿园举行的上海市首届思南论坛上,一些幼教专家指出:对大人来说,孩子的“作”是无理需求,往往采取呵斥或置之不理的手段,“其实这是他们没读懂孩子,对他们的‘不合理’需求,大人要尊重并引导。”
特级园长、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说,孩子的一些捣蛋行为,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学习需要。比如,缠着大人讲故事,是因为他们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在墙上乱涂乱画,是因为有了好奇心,要尝试动手,探个究竟。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累积,孩子认知性需要越来越强烈和复杂,家长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临睡前,准备一本童趣盎然的故事书和一段无人打扰的亲子时光;每天或每周拨出一些时间,营造一次共同劳动的经历;为孩子涂鸦提供充分条件,如大小不同的纸张、各种美术用具,允许他们在墙上、地上、桌上尽情挥笔,并且在他们“工作”时尽量不干扰等。
专家们指出,还有一些孩子,“作”的时候任你苦口婆心规劝,或是揽入怀中安慰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一些“小道具”。一些初入园不适应的孩子,到了教室一直哭,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思南路幼儿园老师细心地在教室门口摆放几张凳子,不急着让他们加入,而是先让孩子们坐着看,给他们一个“心理缓冲”,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自己走入教室参与了活动。一次,郭宗莉到一家新建幼儿园参观。中午时,孩子都在吃饭,可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师们怎么哄都没用。郭宗莉走过去,蹲下来,向这个孩子伸出了一个手指头,没想到孩子立刻停止了哭泣,勾着郭宗莉的手指安静地随她走到了餐桌旁。郭宗莉说:“低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会因为不知道需要做什么而紧张害怕,勾手指起到了安慰和指引的作用,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
虹口区曲阳第二幼儿园王熙珍老师说,对于“作”的孩子,大人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有的孩子,你和他说了一两句话,他不理你,老师不要轻易说“这个孩子没礼貌”。其实,对一些反应较慢或是故意“作”的孩子来说,他没有立即回应你,是因为他在思考你说的话,或者考验大人的耐心,“老师要懂得留出时间给他们,也要经受得住他们的考验。”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家长要小心保护孩子的童音小陆阅读人气:673
- 家长要小心保护孩子的童音小秦老师阅读人气:435
- 读懂孩子的“错误”一杯浓咖啡阅读人气:2298
- 你读懂孩子的内心了吗?偏远人家阅读人气:958
- 家长们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娃娃国阅读人气:105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孩子上小学前要学会什么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10
- [教师工作]家长只相信孩子的话,不信任老...我的心机阅读人气:1506
- [业务管理]怎么和溺爱孩子的家长沟通?see荣阅读人气:493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50
- [教师工作]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产生矛盾...达瑞尔阅读人气: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