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爱孩子
作者:孙云瑞 来源: 上传时间:2018-06-01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认为父母就应该是孩子心中的榜样,在孩子眼里父母应该什么都会,再大的难题也能解决,父母就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只要他有什么困难就能马上帮他完成。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父母高大、完美的形象。但是,这样近乎完美的父母就真的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这种完美的父母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呢?孩子心目中的“完美”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一百分父母”到“六十分父母”的蜕变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不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能在同龄的孩子里成为佼佼者,因此,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从小事事要做得尽善尽美,只要孩子犯了一点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批评他,想从根源上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上了幼儿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更多了,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都这么大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不害羞吗?”“你看班上的妮妮每次都能拿很多小红花,你怎么就拿了几朵呢?”“你要是做得再好一点,妈妈周末就带你去淘气堡玩”等等。有时候小朋友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从父母的眼里看来却未能达到十全十美,甚至忍不住斥责几句。
这样的“一百分父母”培养出的孩子不但不会变得更完美,反而常会有“强烈恐惧失败”“兴致低落”的倾向。像这种完美主义的父母,不但要求孩子完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完美。他们会牺牲自己和爱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会牺牲自己逛街和好友聚会的时间,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按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时间长了,看到孩子做不到总抱怨说:“你看看爸爸妈妈为了你哪也不去,你还不加油,对得起我们吗?”这样的父母最后不但自己身心疲惫,而且无形中他们的“牺牲”会给孩子一种莫名的压力和自责感。这样的“一百分父母”在现在的家庭里很多。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自卑、恐惧、不知所措。其实,幼儿园里许多自卑的不爱说话的孩子并不是本身自卑或孤僻,而是与其家庭教育有关。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的把握程度。这种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处的环境。如果他的父母对他的要求是一百分,而他实际能力只有75分时,他就会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因为总是不能达到父母预设的期望,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低自我效能感。慢慢就滋生出“我很差”“我做不到”“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等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同时“一百分”家庭里培养出的孩子习惯了在生活中争强好胜,总有种“输不起”的心理,这样的孩子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情,在幼儿园里也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们一起玩,渐渐地,他们在幼儿园里就表现得孤僻、沉默、自卑。
如果我们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随时要求自己以60分的标准去看孩子,如果孩子某一次超越了60分你还会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个时候你看孩子的心态会逐渐改变,开始关注他的一些进步。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及时给予鼓励,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和活力,多了一些想要尝试的欲望。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孩子一旦有了自信心,就会削弱原来的自卑感。把孩子的自卑感转化为一种行为补偿的刺激,从而使自卑的孩子重新找回自我。因此,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孩子会放松许多。
从“别家孩子”到“我家孩子”的转移 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做比较,总觉得“别家的小孩”是最好的。孩子入园后,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如别人;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不行;有的家长则发现自己的孩子虽然前面两项都好了,可是运动跳跃能力又较差。一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如别的小朋友,心里很着急,想方设法带孩子上各种早教课、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发展孩子的能力。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不是从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而是单纯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否定:“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看你们班上的某某小朋友都会,你怎么就不会呢?”父母过度关注其他孩子的优秀,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总用“别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孩子可能导致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都是不一致、不均匀的,有的孩子运动等能力强,语言能力就相对弱一些;有的孩子语言水平发展好一些,动手能力就差一点,每个孩子都是一片不一样的叶子。对于家长而言,爱孩子,首先要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不要操之过急,让过高的要求剥夺了孩子活泼的天性,一次次的否定和过于“完美”的束缚,会使孩子的心灵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心理上形成畏惧,最终形成家长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严重落差。
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标准应该放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就是孩子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就是最恰当的定位。如果把果子放得太高,孩子怎么跳也摘不下来,时间长了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丧失自信心。因此,父母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了解符合您的孩子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爱好、潜在水平和每个关键期的变化,随时帮助孩子去找他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位置,以动态的目标启动期望效应。不应总以“别的孩子”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为了给予孩子前进的动力,学会赏识“我家的孩子”,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常交往的同伴家庭经常进行“优点大轰炸”的活动。这是一个团体心理辅导的游戏,让团队里的每一个孩子轮流说出其中一个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个优点和让人喜欢的地方,让孩子在同伴中重获积极的自我能量。这种帮助孩子寻找长处的游戏,也可以在自己家庭里进行。孩子往往很在意父母眼中的自己,一家入围坐在一起适时开展优点大轰炸,父母常常表示对孩子的肯定,既有利于家长摆脱情不自禁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又有利于孩子重树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因此,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孩子会渐渐找到自我。
从“强大的父母”到“示弱的父母”的转身
很多父母习惯了用“爱”的牢笼来无声息地把孩子保护起来。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421家庭”(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里的地位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老人对他们百般呵护、百依百顺:主动帮孩子穿衣、吃饭,在公园玩时看到孩子受到其他小朋友欺负,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马上出面帮助孩子解决,甚至还帮着孩子争夺玩具……只要孩子一哭,家长们就会连哄带骗地为孩子推卸责任,把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父母这么做是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结果反而使孩子变得更弱不禁风,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很差,同伴关系中遇到矛盾只会等待别人的主动示好,内心变得越来越自私、霸道、爱推卸责任,一遇到困难就总想依靠别人帮助。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责任看好孩子,避免发生大的意外,但是父母也要努力培养孩子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试着独立去承担后果、解决问题,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比如当孩子哭着回来找你,告诉你他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妈妈知道你的玩具被抢走了很难过,很不知所措。妈妈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也会和你一样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这样一来家长先对孩子当下的情绪产生共情,让孩子体会到他现在的这种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再在孩子面前示弱,鼓励孩子自己寻找方法解决,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因此,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不用第一时间就帮他解决,让孩子独立面对做错事的后果。不然孩子就养成一有困难就找爸爸妈妈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很难独立。适当地向孩子示弱,告诉孩子:“宝贝,妈妈也和你一样,也会出错。我们一起想想该怎么解决吧?”“孩子,爸爸小时候也跟你一样,4岁了还尿裤子,爷爷还把爸爸揍了一顿,连饭都没得吃。”当家长勇敢地承认自己也会犯一些小错误和小毛病时,孩子就会明白这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没有什么丢人的,也就觉得安心了,且孩子会非常地认同你。这种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承认自己的小错误和缺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开始学着独立。
从“幸福绑架孩子”到“幸福放开孩子”的释然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将来有出息;期望孩子有经商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做体育健将;期望孩子成为完美的人……很多情况下,父母把自己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催促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然而,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对子女成长期望值过度,陷入了认识误区和行为误区,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天赋,一厢情愿地下血本培养,指望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成为舞蹈家、企业家、明星、艺术家……很多父母总把自己年轻时没实现的梦想或生活中的缺失,以爱孩子的名义绑架在孩子身上,从小为他设立了各种目标。为了使孩子在学校和同伴中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出色,除了在学校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家长还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全能的优秀的人。
2016年9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院对北京、天津、石家庄、昆明、成都、西安、南京、广州8个城市近3500个有3~6岁孩子的家庭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幼儿园里的学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城市家庭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追求。访谈中发现,从上幼儿园开始很多孩子几乎每个周末和寒暑假都奔波于各种兴趣特长班之间,很少有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间了。而对于孩子来说,3~6岁应该正是需要通过“玩”来认识世界的时候,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和社会化是在玩中学到的。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深反思:很多时候父母所设立的期望与目标应考虑孩子的具体条件及其本身愿望,而不是过于热衷于父母自身的愿望与利益。只从自己美好的愿望出发,为子女设计未来蓝图,硬性给孩子定指标,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终,美好的愿望只能成为泡影。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各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家长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孩子,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每个孩子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把握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因此,做不完美的父母,幸福地放开孩子,你释然了,孩子也笑了。
我们的教育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家长要懂得,孩子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靠智力发展,还依靠独立能力、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健康心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开始努力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吧。
摘自《家庭&育儿》(津),2017.6.26~30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7.09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好浅浅笑靥阅读人气:1004
- 爱孩子应该是一种技巧我爱我园阅读人气:772
- 家访的另一种方式彩色沙漠阅读人气:1190
-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920
- 随笔:换种方式对待这样的孩子trancy阅读人气:86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有什么方式来管教孩子?紫晶宫阅读人气:2566
- [业务管理]怎么和溺爱孩子的家长沟通?see荣阅读人气:514
- [园长管理]家长溺爱孩子太严重,怎么办?不爱豆腐阅读人气:435
- [教师工作]孩子上课不认真,老师怎么引导...专属阅读人气:310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