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时代,当心孩子成“宅娃”
作者:刘律廷 来源: 上传时间:2017-10-30
我女儿晓晓天生内向,在家时喜欢玩手机,去上早教课时也不愿跟其他小朋友打交道。我和爱人工作都特别忙,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但是,到了外面,女儿对其他小朋友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她宁可一个人蹲在地上看蚂蚁,也不愿加入小朋友们的游戏。
晓晓一直由我爸爸妈妈带,我爸67岁才做了爷爷,我妈身体不太好,老两口平时极少出门,基本上是早、晚下楼放放风,周末逛逛门口的小公园。我怪他们不培养晓晓的社交能力,他们反而责怪我结婚太晚,生娃太迟。我爸说:“我们这代人,中学毕业被下放,回城后经历企业破产、改制、下岗失业,始终踏不上时代节拍。好不容易退休了,又遇上你们年轻人晚婚晚育,花甲之年带孙子,真是力不从心啊……”我妈也感慨:“谁都知道孩子需要玩伴,可现在人与人之间都保持着距离与警惕,我们也不愿意多串门。”
40年前,我父母被下放到江西某农场,在那儿待了三年。去年6月份,他们收到江西战友的邀请,便兴冲冲地宣布:“我们要带晓晓去江西住两个月。二孩政策实施,战友们都带起了第二个孙子,说不定晓晓能找到小伙伴呢!”
我跟爱人都反对,晓晓才3岁,从未长期离开过我们,怎么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一想到晓晓要在乡下——其实是一个小镇,但与我们生活的上海相比只能算是乡下了——住两个月,我跟爱人心里就万分忐忑。
但拗不过父母,最终我们只好大包小包地准备行李,送他们上了火车。
我猜测晓晓住不了三天就会吵着要回来。谁知,晓晓竟然在乡下住得乐不思蜀了。30多年的分别并未让父母与战友们产生隔膜,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融洽又快乐。没有手机玩,晓晓只能跟同龄孩子一起玩泥巴、捉虫子,看爷爷钓鱼,随奶奶种菜,还学大人跳广场舞。
小镇上的孩子比大城市的孩子朴实热情。晓晓对人爱理不理,在上海时别人也对她冷冰冰的,然而小镇上的孩子却热情友善地主动跟她搭讪,还特别有耐心。很快,晓晓心里的坚冰就融化了,跟我爸那帮战友的孙辈们建立了深厚友谊。给我们打电话时她说:“礼物要买三份,钙片要寄三份……”
两个月后,我开车去江西接他们。我父母神采奕奕,面颊红润。我想,一方面是有机蔬菜加新鲜空气的功劳,另一方面是因为心情愉悦吧!晓晓也像变了一个人,话比以前多多了。她会跟小哥哥争辩,有理有据地谈条件、讲理由;她还会照顾小妹妹,给她喂米粉、擤鼻涕、讲故事。最令我惊讶的是,她不但跟我爸的战友一家打得火热,跟街坊四邻的小孩也玩得很好。分别时,她哭得稀里哗啦,那份离愁别绪看了让人心疼。
晓晓的改变让我感慨,过去给她贴“内向”“死宅”“不善交际”的标签是多么不恰当!在小镇上街坊邻里比较信任的氛围里,孩子们容易建立友谊,更能培养社交能力。
我爸妈也有所反思,意识到孩子是老人的一面镜子一知青经历让他们有种“没读过大学、低人一等、被时代耽误”的负面心理,他们自卑而封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晓晓,导致她社交方面不自信。当爷爷奶奶在老战友家里找到快乐与自信时,晓晓也随之改变。
我鼓励父母与当年一起返沪的知青战友们重新联络。几次联谊之后,有三家住得较近的老战友约定“每周一聚”。周六上午,孩子们先去上兴趣班,然后几家聚在一起做美食。老人们边做边聊家常,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
几位老人经济能力相当,有相同的下乡经历,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一致,相处愉快。大家AA制负担活动经费,分享各自的拿手菜,还在孩子们午休时打打麻将、叙叙往事,大家都非常开心。
前不久,我带父母去郊外访友。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原是一个老知青的厂房,后来被改造成养老院。老人们AA制支付租金、保姆费和膳食费。他们一起开荒种地,把菜园搞得欣欣向荣。正值周末,很多子女带着孩子来看望老人,孩子们在养老院里追逐嬉戏,笑声阵阵。晓晓很快就跟他们玩熟了,非常快乐。
我心中涌动着无限的喜悦——当我爸妈在合宜的社交群体中逐渐找到归属感与自信心时,我女儿也随之找到了友谊,她从内向封闭的“宅娃”变成了热情开朗的“开心果”,多么让人欣慰啊!
小“宅男”失去阳刚之气(周女士,34岁,微店店主)
我跟老公都是宅一族,习惯窝在家里用电子产品将生活和社交最简化。
我这个全职妈妈兼做微商,要不断刷屏。我带娃的方式就是在电视上点播动画片,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好。老公是程序员,每天回家后也有很多电子邮件要回复。他“遛娃”的方式非常个性:像哪吒一样,脚踩两轮代步自平衡电动车,手推孩子的婴儿车,儿子一哭闹,就把他往婴儿车里一塞,到小区广场上遛几圈。回来时,儿子已进入梦乡,我们就可以继续玩手机了。
小区里的老人看到老公风驰电掣的遛娃速度,都捏一把汗。保安也跟他开玩笑:“懒爹娘里面你是佼佼者!”
每到秋冬季,我们以雾霾为借口宅在家,买把小葱都通过网上下单。儿子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氛围中成长,渐渐成了标准小宅男。
儿子两岁多参加早教,认识了一些小伙伴。每次在早教教室门口等他时,家长们会闲聊,说参加早教不是为了学本领,而是为了给孩子找玩伴。我这才发现,像我们这样的懒爹懒娘并非少数,心里还有一种莫名的欣慰。我儿子叫马杰。没上几次课,兴趣班的小朋友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暖姐”,后来又叫他“妈宝”。我向老师反映时,老师说:“我一定批评起外号的小朋友,但你家宝贝的确缺少阳刚之气!要多一点体育锻炼,讲话不要娘娘腔才好。”
平心而论,我儿子真算不上娘娘腔,只是讲话时带点闽南语动画片中嗲声嗲气的味道。至于缺少阳刚之气,大概是因为儿子很爱哭,跟小朋友一言不合就流眼泪,搞得其他男孩子都不爱跟他玩。
儿子不喜欢早教,每次放学都吵着想早点回家。我刻意安排他跟同学先玩半小时后再回家,他跟我讨价还价:“小朋友到我家来玩好不好?我就想待在自己家!”因此,儿子只跟我家楼上的一个小女孩玩,一直没有同性的好朋友。
我老公早出晚归,每天一回到家就去书房回邮件,周末仅有的亲子互动也是一起打游戏、看电影、玩手机——这些都是我老公的兴趣爱好。
我常跟老公抱怨:“儿子跟你接触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你还只想着自己舒服、自由,根本不考虑他需要什么!”老公反驳:“你不也整天捧着手机不放吗?你张口闭口‘宝贝’‘亲亲’,把他一个男孩子揉来揉去……我都起鸡皮疙瘩了,你对儿子的爱不就像对宠物一样吗?怪不得他只想黏着你,不愿找同龄人!”
吵归吵,我们都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我们约定:爸爸更多陪儿子进行户外运动,我也不再跟儿子过分地肢体亲昵,要将他当小男子汉一样尊重。
我努力创造机会让他跟小区里的男孩玩,但泛泛之交的社交经历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我有意识地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从儿子喜欢的小女孩开始,慢慢地邀请一些有阳刚之气的男孩子。我鼓励儿子模仿别的男孩子的行为,比如大声说话、不扭捏、举止大方等。
我们小区的男孩们都喜欢游泳,我也带儿子去学。他被一开始的闷水训练给吓着了,哭哭啼啼地打退堂鼓。我硬拖他到游泳馆,他却把自己反锁在更衣室里哭着不出来。要在从前,我肯定会让步,但一想到他每当天气热就宅在空调房里不出门,我就狠下心,跟他说:“游泳你必须学。你想哭哭啼啼学一个月闷水,还是爽快地一次学会呢?”
儿子闹了一阵,看我态度坚决,妥协了,说:“既然闷水那么讨厌,就快点学会吧!”
在教练的帮助下,他克服恐惧,成功学会了闷水,而且很快爱上了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感觉。有了这个技能之后,暑假他就不宅在家了。每个黄昏,他都在小区的游泳池里泡着。我远远地坐着看他跟同龄孩子们一起玩,他甚至还会主动帮助那些初学游泳的小朋友。
爸爸努力地给儿子做榜样。他跟同事、朋友、同学之间的互动,更多地从“线上”移到了“线下”。只要能带儿子参加的朋友聚会,他一定会带上儿子。他还跟同事约定每个月爬山两次,当然也会带上儿子。一开始儿子还需要爸爸背,但不久之后,他就能自己爬了,体能也越来越好,后来还能帮其他小朋友背行李。每次参加活动,爸爸都注重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当他摔倒时会鼓励他“轻伤不下火线”“自己爬起来”。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儿子一天天进步,越来越阳刚,也越来越阳光。
社交三角理论避免“宅悲剧”(陈教授,儿童心理学家)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宅”,会“宅”出性格孤僻、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社交困难与障碍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应从正反两面来看,既不能“宅”得过度,也不必谈“宅”色变。
教孩子适度独处,能够自己与自己玩,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家长们“宅”在家里、享受独处,也是无可厚非的生活方式。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孩子过度独处,或是仅有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是不能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的。
但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对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正确衡量,并进行恰当的平衡矫正呢?我们可以借鉴教育学家提出的“社交三角理论”——三角形的三个点上,分别代表孩子、家庭常住的核心成员与社交对象,包括学校同学、亲友等广泛的群体。三方面各占一角,代表彼此之间既要互相联系,又要有机会独立发展。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与“家庭常住的核心成员”存在关系。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与“家庭常住核心成员”相处的时间会缩短,与“社交对象”相处的时间会增加,从而形成—个稳定的三角形。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孩子既能学会独立,又懂得如何融入集体。当孩子与“家庭常住核心成员”比如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他可以找第三方倾诉,与第三方沟通。当孩子与“社交对象”发生摩擦时,他又能回到家里寻求帮助。即使孩子将来进入青春期,也能保持与“家庭常住核心成员”之间固定的相处、交流以及发展亲密关系的时间。
然而,在当代的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三种失衡的状态:第一类家长太关注自己或孩子的社交生活,整天带着孩子找人玩,非常在意孩子是不是被孤立,受不受欢迎,有没有得到优秀同龄人的接纳。这类家长走马灯似的将孩子送往各种教育机构和游乐场所,自己也忙于参加“幼儿园家委会”“家长俱乐部”等组织。精力有限的家长,无暇好好地陪伴孩子,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便被忽略了。
对于幼儿来说,与“家庭常住核心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只有这一纽带牢固了,孩子才能发展出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果忽略这个方面,孩子貌似有伙伴、有圈子、有游乐项目,但其内心并没有幸福感与安全感。他不知道静下来时该做什么,感觉不到来自心灵深处的交流与关爱,与父母的关系会渐渐疏远。
第二类家长,特别是隔代教育中的爷爷奶奶,与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孩子的所有生活只局限于小家庭。第一个案例中的女孩晓晓,最初就是这种状况,缺乏与外界的互动,社交能力得不到发展。晓晓绝大部分时间只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不知不觉中继承了老人在社交中的种种心理与习惯。这种情况需要父母觉醒、参与并进行及时调整。周先生鼓励父母寻找合宜的知青社交群体,让孩子参与其中,将“孩子与爷爷奶奶独处的时间”部分地转换为“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时间”。
第二个案例是普遍存在的“E时代宅家族”的典型。在工作时间之外,“80后”父母与自己的“社交对象”通过网络等虚拟方式进行联络。孩子耳濡目染,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缺乏兴趣。当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将社交从线上转到线下,并看重对孩子某方面兴趣爱好的培养时,孩子也随之改变。
第三类是最糟糕的情况:家长自己无暇陪伴孩子,也不给孩子提供与合宜的社交对象接触的机会。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就存在这种问题。孩子无法与父母亲密接触,也无法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最可悲的是,这些孩子们缺乏合适的“社交对象”来纾解压力,获得安慰,得到帮助。
因此,希望留守儿童的家长们能尽快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此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尽量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
摘自《妇女生活》(郑州),2017.2.52~54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7.06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顶嘴”是孩子成长的表现dwx123阅读人气:1506
- 挫折,是孩子成长的阶梯!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411
- 妈妈,请留心孩子的眼睛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025
- 写给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qianshuitu2006阅读人气:1522
- 让孩子成为真实的自己(讲座稿...youjiaorenaa阅读人气:158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产生矛盾...达瑞尔阅读人气:428
- [教师工作]孩子上课不认真,老师怎么引导...专属阅读人气:310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65
- [教师工作]孩子不爱吃蔬菜怎么办?眼睛猫阅读人气:373
- [教师工作]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不适应怎...撒撒娇阅读人气: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