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支妙招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9-09
家园共育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步同向才能产生出1+1>2的合力。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家园有效配合,才能实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家长工作的有效性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之一,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鼎立支持。家长的职业、专长各不相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使课程资源更多元与广泛。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得力伙伴、幼儿更亲密的老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围绕新《纲要》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家长工作。
摸清家长“底细”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合作人,是教育责任的分担者,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资源利用得当,各项活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份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有些家长具有一定的才能和特长,但教师不一定了解;有些家长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配合班里的工作。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笔者认为,首先一定要摸清家长的“底细”。俗语说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在学期初,通过家长资源调查表的形式,让家长填写家庭成员的特长(爱好)、工作单位、居住地。通过调查表,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一些家长的特长,便于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将这些特长有效运用到孩子们的教学活动中。如有的爷爷会唱戏,有的奶奶会编织一些竹制品、草制品,有的家长会乐器演奏等等,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家长资源。
和家长“套近乎”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和家长“套近乎”是增强情感沟通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手段。
作为家园合作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自身应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每次和家长接触,我都要求自己做到给家长一个会心的微笑,与家长一次目光的接触,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家长,家长一定也会尊重你。通过这些有效手段与家长进行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从而得到更多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如:我班家长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更谈不上有什么成熟的育儿经验,有的家长甚至从未正视过我们。面对这些家长,我们必须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积极地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如时常与他们聊聊家常,主动与他们交流孩子的一些近况等等,让家长觉得老师是随和的。对一些爷爷奶奶接送的家庭,我们利用电话联系、带小纸条、家校路路通的方式与年轻父母联络,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平易近人的,可以靠近一步说话的。教师还应善于抓住有效时机,如:在节日到来之际,给家长送上一个温馨的短信祝福;孩子病了,送上我们的电话问候和亲切关怀。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家长们才会乐意与我们沟通与交流;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特殊表现,家长才会主动与我们联系,探讨更科学的育儿方法。通过与家长的多次接触,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每个家长的脾气、配合班级工作的程度,从而优势互补地推动班级各项活动的进行。
给家长尝“甜头”
教师给家长最大的回报就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每次家长会,我们都会发现家长用期盼的目光等待着教师对孩子正确、全面的评价。但仅仅利用一个家长会的时间很难与家长面面俱到地分析每个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我们实施了两大举措。
举措一:设计一张《我在进步》幼儿成长表。我们把孩子的表现细化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每周孩子回答问题的次数,进餐、午睡、数学、绘画等方面有哪些进步。此表的利用价值高,每到星期五,家长与幼儿都会驻足观望,看看孩子本周的表现。家长对此表的出台一致好评。
举措二:定期与家长反映孩子近况。教师要多挖掘孩子进步的地方,同时明确下阶段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可以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幼儿操作材料,制作或利用后要让家长看到孩子显性的成果。如让孩子带来一次性纸杯制作纸杯电话,并让孩子把纸杯电话带回家和家长打电话玩,让家长感受到配合幼儿园工作的成效。家长尝到了“甜头”,看到孩子在不断地成长着,自然会更配合我们的工作。
送家长“及时雨”
笔者所说的“及时雨”是指教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及时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尽力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为家长“雪中送炭”。如:我班有位孩子去年从上海转来就读,父亲在美国工作。入园没几天我就接到了来自美国的长途电话。从父亲的言谈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家长在异国对孩子的关切与思念。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为了让孩子与家长有近距离的接触,我还通过让孩子与家长视频对话、给家长发孩子在园的照片,以解家长对孩子的思念之苦。此时的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作为教师,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用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位家长,就一定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季芬[江苏]
“家长园地”有效性之我见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老师与家长联系互动的一个窗口,是进行有效家园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幼儿园班级教育的各项信息,以及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等。
好的“家长园地”表现在:版块丰富美观,吸引家长的视觉注意;版面设计合理,切合不同层次家长的阅读需求;以幼儿发展为本,体现班级课程实施以及幼儿发展情况;家园互动性强,反映家长参与班级教育的痕迹;内容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目前,很多教师在创设“家长园地”的时候,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家长园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家长园地”的有效性,达到“家长园地”真正与家长互动的目的,体现“家长园地”的教育价值呢?
“家长园地”设置中的问题
无论走进哪一所幼儿园,都能看到各班有一块固定在墙上的“家长园地”,这几乎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不成文的规定。我们也习惯于不定期对“家长园地"栏目的创设进行检查和评比。学期伊始,当业务园长宣布开展“家长园地”栏目评比时,教师们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关注。
王老师:“唉,我真是想不出什么高招了,等你们布置好了借我参考一下吧。”
李老师:“我成绩不好的,去年评比才得了个二等奖,真不知道评委啥口味。我觉得啊,创设得符合评委的口味,这样得分才会高,否则又是白忙乎。”
薛老师:“就是,我也觉得是这样,去年我挖空心思在家长园地上开设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栏目,可也只得了一个二等奖,关键看评委眼光。”
以往“家长园地”栏目检查评比结束,班子成员之间会有反馈与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栏目设置有新意、取得较好成绩的那些老师,是因为她们勤快,会动脑筋,责任心强;成绩相对不理想的老师,是教师主观上不努力,懒惰,吃老本,喜欢人云亦云,导致创设无新意。这样的老师,只有通过检查、扣分才会引起她们的改变……”我们不排除部分教师主观不努力的因素,但这不是全部。其实细细解读教师的言行,我的理解是:教师对设置“家长园地”的目的不明确。为什么要设置?多数教师认为,家长园地的创设是幼儿园规定的,只要按评委老师的口味创设,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试问,教师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创设的“家长园地”,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吗?
因为创设的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家长园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一:设置缺乏时效性
教师张贴的内容适合学期内任何时段,如:幼儿学号、值日生安排、学期计划、作息时间等,对墙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不及时。部分班级学期初张贴的材料,到学期结束还贴在那里。虽然老师为追求美观,会更换纸张,但内容不变。
问题二:设置缺乏指导性
许多班级“家长园地”上的内容大体雷同,多是张贴一些通知及文章摘抄,如:“×年×月×日,晚上6:30开家长会”、“本周教学内容”等,大多以教育者的口吻提出让家长配合的要求,内容单一,语气指令性强。家长顶多只是看一看,并没有发表意见或是参与的机会,仅仅起到“公示栏”的作用。由于不能有效地进行家园互动,对家长不具指导性,久而久之,家长就不再主动关心了,以至于失去了它的基本作用。
问题三:设置缺乏科学性
如版面设置过于花哨而没实际内容,字迹太小,字不规范等。大部分班级张贴的内容为摘抄的文章,与本园、本班及班级幼儿的情况无关。教师习惯于从网上摘抄一些育儿保健的文章,看上去密密麻麻一大片,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相当短暂,不可能在联系栏前停留太长时间来阅读教师张贴的那些网上下载的文章。
“家长园地”给谁看?
不能仅仅因为幼儿园规定而设“家长园地”,不能仅仅因为应付检查而设“家长园地”。检查是督促,督促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让“家长园地”栏目更好地发挥它的功效。对教师言行的解读如果不到位,园方采取的措施就无法支持教师,也不可能获得教师的认同。只有正确解读教师,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然后采取适宜的方式给予支持和帮助,才可能达到教师、园方双赢的目的。
笔者认为,“家长园地”理应以家长为本,让“家长园地”成为全体家长的精神家园,“育儿知识”、“各类计划”、“作息时间”等没有错,但如果这些内容对家长没有吸引力的话,这个“家长园地”就是徒有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怎样让“家长园地”“亮”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园地”是教师跟家长直接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可以直面班级教师的工作。教师与家长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家庭与幼儿园是优势互补的。在创设“家长园地”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教育的独裁者,而应该是家长施教的合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家教指导的研究者、家长参教的评价者。教师要从家长的视角去分析思考,理解家长需要什么,明白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好“家长园地”,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价值取向。当园地真正起到满足家长的需求,解决家长的困惑,为家长提供支持的时候,就达到了创设的理想效果。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觉得“家长园地”的创设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板块丰富美观,吸引家长的视觉注意
我们通过教研活动集思广益,把“家长园地”定位成多功能的亲子园、合作室、信息站、知心屋等。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小栏目了解幼儿每周在园情况,与幼儿共同收集学习资料,讨论新话题,阅读教改新信息等。版面设计要整洁美观,切不可过分花哨,影响视觉效果。在制作上力求精细,颜色鲜艳,不但有平面的,还可以有立体的,亦可以使用废旧材料、纸板、布块、彩链和吸管等,使“家长园地”“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家长的心田,让家长有看的冲动与欲望。
结合本班情况,可设置“一周工作”、“育儿知识”、“家长的话”、“孩子的话”、“老师的话”、“安全提示”、“保健常识”、“心灵氧吧”、“成长在线”、“友情链接”、“亲子乐园”、“温馨提示”等栏目。菜单式短小精炼的内容、图文并茂的效果满足了不同家长的需求。这些栏目的创设不仅可以吸引众多家长的眼球,而且促使家长们都能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讨论教育策略,调整自己的言行,对班级和幼儿园工作也更加理解和支持了。
2.版面设计合理.切合不同层次家长的阅读需求
明白“家长园地”交流的对象是家长还不够,我们应该清楚本班接送孩子的具体人员情况,结合家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家长的需要、问题和疑虑。我园地处农村,父母上下班比较忙,接送孩子以爷爷奶奶为主。怎样才能让爷爷奶奶也能读懂“家长园地”呢?这就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设计的专栏内容应该直观形象。比如,将孩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表现拍下来,打印后制成活动剪影,添加简短的文字,看上去一目了然、形象直观。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很适合老人们阅读,不但能够使家长(爷爷奶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又能初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可谓一举两得。“健康专栏”中,老师一改以往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章的方法,将下载的文章适当进行改编,使之更浅显易懂。像在手足口病高发时期,教师提供手足口病的真实案例,以图片加简单文字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引起了爷爷奶奶的高度重视,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针对上班族每天来去匆匆的情况,给他们准备随手可取的教育小册子,可随时借用阅读,既方便又有效。
3.幼儿发展为本,体现班级课程
实施以及幼儿发展情况
家长支持、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程度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家长园地”是向家长传递幼儿园及孩子信息的“窗口”,我们应该拓宽其单一的功能,体现出教育的服务功能、保教功能和人文关怀,让家长从“家长园地”中充分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感受到幼儿园关注的是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心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让家长从班级幼儿的共同现象中去了解和认识学龄前的孩子,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直面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让家长从“家长园地”这块小小的“窗口”中认识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运动、游戏、劳作、学习的现状,使这块小小的“家长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沟通的桥梁作用。
我们在向家长传递信息的同时,还为家长留有空间,比如“家长留言”,让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与幼儿园达成共识,进而拓宽家园共育的领域(图3)。
4.家园互动性强,反映家长参与班级教育的痕迹
在“一周计划”、“温馨提示”、“亲子游戏”、“请您配合”等栏目中,家长们可以了解幼儿每周学习计划,积极地与幼儿共同收集学习资料,接受现代家教理念。为了更大地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老师特意开设了“感谢有你”栏目,及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把有特点的图片放入本栏目,提升幼儿的自豪感;及时感谢支持配合教师各项工作的家长,善用一双慧眼,捕捉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物。
这种互动能够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要开展“六一”庆祝活动了,我们在“家长园地”开辟专栏,鼓励并引导家长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道具的准备、活动前孩子的经验准备等等。活动当天,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活动后,又通过积分的形式,将积分最高的家庭组成最佳搭档奖,并将活动过程的照片进行展示。
5.内容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每个班级创设的“家长园地”,除了要考虑总体创设的创造性、导向性、针对性、全面性、互动性之外,还要考虑每个班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年龄差异。如托小班可注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保健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将新入园孩子的生活环节(喝水、盥洗、穿衣、早操等)拍下来,张贴在家长园地上,家长们会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中班注重行为习惯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信息,大班则注重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入小学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家长园地”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还要体现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如我园是体育特色幼儿园,老师们别出心裁地在园地中融人了许多体育元素,将各班园地的整体布局设计成动态的人物形象。还在园地中开辟“向您推荐亲子游戏”栏目,让家长每天抽十分钟时间陪孩子游戏。
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说过:“家园的密切配合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的可靠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充分功效。”总之,我们要让“家长园地”会说话,会对话,让“家长园地” “动”起来,让“家长园地”深深地吸引家长的眼球,让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能够驻足停留,及时关注日常细节的变化,达到“家长园地”真正与家长互动的目的,体现“家长园地”的教育价值。
——袁谪芬[浙江]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家园共育爱的使者阅读人气:1069
- 用心灵赢得心灵—家园共育(2...永不放弃阅读人气:691
- 家园共育打造懂礼貌的乖宝宝幽幽雅兰阅读人气:916
- 面对面,家园共育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165
- 不能让孩子怯懦下去(中班家园...mi3180阅读人气:168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大家的幼儿园给家长发短信,用...逍遥鱼阅读人气:4436
- [教师工作]家园联系册怎么写Alice阅读人气:4640
- [教师工作]幼儿活动时,总是不能好好地遵...香姑阅读人气:1277
- [园长管理]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方式mengmeng阅读人气:1171
- [教师工作]如何发展家园互动朱墨阅读人气: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