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中,幼儿教师角色的定位

作者:冒  来源:   上传时间:2006-10-3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语。


半个多世纪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主旨的创造教育。时至今日,再温陶老先生的许多论述,深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当代意义。


当今一些人认为创造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事,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幼儿园、小学开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有灵性,有悟性,有毅力,善于求异问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都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它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各个学段。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才能使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创新的参天大树。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我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成科学的中国了。”他的话告诉我们,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在教育的最前沿,幼儿园中,全都是刚刚从家庭里走出的3-6岁的幼儿。在这个时期,幼儿是一个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敏锐地抓住幼儿创造思维和创造发明的萌芽,鼓励他们积极投入于创造发明活动中去,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打好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是个天生的创造者,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创造潜能。对于他们,创造的火花时常蹦出,稍不留意,转瞬即逝。作为幼儿教师,应以怎样的角色来捕捉住孩子创造的火花呢?


一、做创造活动的支持者


现在的儿童都是家中的独苗。家长为了安全起见,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碰。幼儿的双手无形中被束缚了。没有了双手实实在在的探索操作,哪还谈得上创造。《纲要》中指出,要多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提供可探索活动的条件。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就是教师要热爱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鼓励幼儿,接纳每一个幼儿,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以应有的耐心、细心、爱心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进步和成长。幼儿虽然年幼,但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是一棵小树,不是大树的枝叶或分体。教师对幼儿要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注、多信任,以形成融洽、和谐、健康的师幼关系,真正成为幼儿生活中的母亲、游戏时的伙伴、精神上的朋友、困难前的导师;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用身体亲密的接触幼儿,以此向幼儿传递温暖、鼓励、支持和教育等信息,尽量用一种倾听、微笑、接纳的态度去鼓励幼儿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创意,使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从而为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我们应以创新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幼儿的创造,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如果教师不能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到,很可能错失了大好的教育机会。


幼儿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一日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应局限在活动室内、幼儿园内进行,应有更广阔的范围和空间。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带孩子走出活动室,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


在组织“参观消防队”的活动中,我们带幼儿乘车去消防队,消防队员列队欢迎小朋友,欢迎仪式后,消防队员介绍了消防车辆器材,带小朋友参观了营内内务设置,小朋友观看了消防队员的消防技能表演,他们表演了原地穿防火衣,转水栓,上九米云梯,接警出动。孩子们看了叔叔的精彩表演后,各个激动不已,都跃跃欲试,要当一名消防员。回幼儿园后,幼儿开展了创造性游戏,自制了消防车。活动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消防队员,而且萌发了热爱消防队员的情感,还主动进行创造,这是在单纯的室内活动中无法达到的。


我们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给孩子以相当的自由、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感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由活动室到自然社会,有内到外,由单一到多变,使幼儿与自然、与现实建立广泛、普遍、丰富的联系,在无限美好的天地之间感受、思索、顿悟,从生活世界的源头活水中汲取永不


枯竭地养料。我们把课堂转移到大自然,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我们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让孩子在操场上、公园里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让幼儿每天都能有着丰富的创造之源。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看到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他们能够听到风的歌唱、看懂雨的舞蹈,这些发现会使孩子欣喜万分,欢呼雀跃。带幼儿到现场学习,拓展课堂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教师要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幼儿创作的火花。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创造的思维在幼儿心间蹦发、流动,如果我们仅仅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因此作为孩子创造活动的支持者,我们应投去赞许的目光,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创造。把欢乐还给童年。把儿童的创造精神从禁锢的牢笼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欢天喜地中享受到创造的欢乐!在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教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陶治情操,获得创造的源泉,培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做创造活动的引导者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创造性地发现、探索。过去,一些教师在技能的教学方面显得束手无策,始终是让孩子进行枯燥乏味的模仿,剥夺了孩子创造性潜力的开发。如今,作为幼儿教师,不再对幼儿提强硬的指令和刻板的要求,教师以鼓励、赞许的口吻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


活动是创造教育的生命与灵魂。活动贯穿于创造教育的全过程,创造教育的目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在创造活动中,应该通过儿童积极的活动开发其创造的潜能。


在实践中,我发现注重创造力的发展,就不能太在意幼儿创作的结果,固定的目标会给幼儿的创作带来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应让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作。


如在一次 “剪纸”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宽松温馨的创作环境,为孩子们准备了彩色的纸条、彩色的剪刀等等,让幼儿自由地选取、表现和创造,把技能学习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统一起来了。在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是这样的,在引导幼儿运用剪纸基本技巧的同时,将创造的机会留给孩子。对于孩子们剪出来的各种造型,我都给予肯定和赞许,并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巩固幼儿取得的成绩,促进幼儿的发展。


同时,我们按幼儿特点,以主题网络的形式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具体实施时又不完全照搬,顺应幼儿的发展,处理好幼儿自发学习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间的关系。散步时,小朋友看到哥哥姐姐在操场上放风筝可高兴了,我们和小朋友商量后决定以风筝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思维需要感性材料来支持,幼儿期正是具体现象思维的重要发展期,他们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引导才能去达到理解的目的。对于涉世不深的幼儿来说,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是他们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是,我们和风筝博物馆联系,带小朋友一起看风筝的制作过程,欣赏风筝,制作风筝,放风筝。整个活动通过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互动,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尽兴表达的机会,教师在尽可能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和点拨,来促进幼儿发展。


三、做环境资源的提供者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先生的话语指出,要让幼儿时时刻刻存在于创造的氛围中,激发创造的灵感,丰富创造的源泉,插上创造的翅膀。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发现,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在幼儿园里,作为教师,为幼儿创设专门的创设性活动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人的创造性不可以教,但却可以培养,其中的关键就是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出安全、自由、和谐的环境,适于儿童自由成长的教育氛围。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利用环境培养幼儿创造力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提供给幼儿可创造的环境。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室环境建设往往只作为教师的任务,由教师设计、布置,幼儿则处于被动地接受影响的地位。生态学家巴克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总是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而环境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了线索。”但我还应提出,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变环境,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又会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如此形成人和环境之间不断提升的作用。幼儿所处的环境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这样的环境才是幼儿真正喜欢的,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大班时候,我们就曾经试着让幼儿自己设计教室的墙面环境,布置教室的区域空间,摆放桌椅的位置,我们发现,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动脑筋,往往有许多奇妙的构思和设想,这些是令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现幼儿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如我们在“去农村”主题活动中,拣了很多的麦杆和芦花,当时只是下意识地让幼儿拣,但是回来让幼儿自己设计环境时,有的幼儿就提议,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装饰,怎么装饰呢,我就问他们,有人说,我们将他们挂在墙上,扮成一幅农村的景象,有人说,我们可以用他们来扎成一些东西,如小羊、小马什么的,还有人说,我们可以把它们作成植物标本,想法千奇百怪。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实现的过程,是幼儿最感兴趣,积极性最高的时候,最后全班幼儿作品的展示,激发幼儿更强的创作欲望,幼儿求异求新的表现能力日益见长。在探索中发现新的观念、新的概念,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潜力,促进可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多问“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解答幼儿的“为什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幼儿才会敢问敢讲。而勤思勤言,必将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挥创造才能有重大帮助。


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以发展为目的,培养幼儿多种思维能力,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健康、主动地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让幼儿在对话中感悟、提高

下一篇:如何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