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赖薇 来源: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7-24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将“协调的动作”作为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及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并且提出了各年龄段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的发展目标。但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幼儿小肌肉活动内容脱离幼儿生活、操作材料欠适宜、活动指导缺乏针对性等现象,为此,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对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贴近生活选择操作内容,激发幼儿操作愿望
在开展幼儿小肌肉操作的活动中,教师应注重选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操作内容,如体现抓、穿、舀、夹、旋、倒、切、摁、扣、扫、折、筛、捏、锤、捞、缝、绕、擦、洗、剥、拧、画、撕、贴、拼、剪、插、揉、磨、刨、捣、编织、刺绣、手影、翻绳、打结等小肌肉动作的操作活动,并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幼儿在相应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操作、运用和迁移。如引导幼儿操作剥蛋壳、旋瓶盖等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愿望。
同时,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想操作、敢操作、爱操作,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操作活动内容,而不是替代物。如让幼儿明确操作时应将有标记的刀背朝上,然后切各种食物;在瓜果的一端画上控制线,让幼儿知道刨刀不能超越此线后为瓜果刨皮等,为提高幼儿小肌肉动作灵活、协调能力提供练习机会。
适时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丰富幼儿操作经验
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适时地为幼儿提供适宜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操作材料,并将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目标物化于操作材料中,以尽可能让每一种操作材料发挥其特有的价值,为幼儿操作活动和丰富相关操作经验服务。如在夹的动作练习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大小不一的夹子,小夹子主要练习食指和拇指的动作,中等夹子则加上了中指的动作,大夹子能让五个手指参与活动。而当教师发现幼儿夹玻璃珠等圆形材料易滚落而影响操作时,要及时投放有凹面的夹子。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自己寻找具有适宜性和挑战性的操作材料进行练习,如鼓励幼儿到娃娃理发店和在家中寻找各种大小、形状各异的发卡,夹在自己、同伴或娃娃头上。
教师还应当指导幼儿选择相匹配的材料进行操作,以此增加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和条件,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幼儿的操作经验。如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小镜子、各种小工艺品、大而厚的植物叶子之后,可引导幼儿选取海绵、小刷子、毛巾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哪种材料最适合擦哪种物品。再如开展“喂娃娃吃汤圆”、“捞泥鳅”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选取大小、功能适宜的勺子,让幼儿获得来源于生活的有益操作经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灵活多样进行讲解示范,开阔幼儿操作思路
教师在讲解示范过程中,应注重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方式方法。如在讲解示范柜面操作内容时,可将柜子移至全体幼儿中间进行;讲解示范墙面操作内容时,可将幼儿带至跟前分组进行;讲解示范刺绣、缝扣子等精细的操作内容时,则面向个别幼儿进行。由于讲解示范并不是在某一时间内一次性完成的,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应当及时观察和发现问题,在活动的前、中、后适时地再次进行完整或片段讲解示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操作方法,感知操作过程的秩序与规律,进而使操作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更有新意。
教师还可采用图示法,将讲解示范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示、交流讨论、反复辨析中,完成操作活动过程,并明确怎样的操作方法才是正确的、合理的,鼓励幼儿以自主学习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规则,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学习自我检验和规范操作。同时,促使幼儿从图示中获得灵感,打开操作思路,将已有的操作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解决所遇到的类似的操作问题。
教师的讲解示范程序只是相对的,应避免让幼儿一味地模仿教师所呈现的操作模式或程序,而变成活动材料的“操作手”。其实,最佳的讲解示范程序来自幼儿,“标准答案”就蕴含在幼儿的操作行为中。尽管幼儿的“答案”各种各样,但只要能满足幼儿动作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幼儿动作发展就都是“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应善于从幼儿操作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独特的、有创意的操作行为,动态地调整操作程序,不断丰富、优化和完善操作活动。如有位教师注意到幼儿在“绕毛线”操作活动中,将毛线从红线轴绕至蓝线轴后,又从蓝线轴绕回红线轴反复练习,之后还分别选择平面和立体的线轴绕出不同的造型。对幼儿在操作中的变化与拓展,教师及时充实到讲解示范中,为幼儿发现操作活动的多种可能提供了帮助,可促使操作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充分互动中获得多元的经验。
因地制宜设置操作场地,拓展幼儿操作空间
教师应根据幼儿人数和活动需要,巧妙地利用活动空间,合理设置桌面、地面、柜面、窗台、墙面等操作活动场地。同时,依据合理、便捷、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等原则,引导幼儿区分在各个场地操作的活动内容。与厨房用品和饮食相关的切、倒、舀等操作活动,以及精细动作练习如穿珠子、剥花生等活动,通常在桌面上进行操作;一般为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如筛米豆、拼装、钓鱼、擦盆景等活动,以及易与工作台面碰撞发出较大声响的活动,如用石臼捣谷豆类,使用铁钉、锤子钉木块等,宜在地面工作毯上操作;需要展示的大面积的操作活动,如插花、晾衣服、穿门帘等,适宜在柜面、窗台、墙面进行操作。教师只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置操作场地,才能使幼儿拥有宽松、多元、开放的活动环境,为幼儿自主、有序、专注地开展操作活动创造条件。
游戏化地融入各种活动,鼓励幼儿自主操作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将自然、愉快地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有机融入各种活动中,如在娃娃家、餐厅、医院等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娃娃家中切食物、磨米糊喂娃娃、用茶壶倒水请客人喝等;在餐厅用漏勺捞起水中的塑料小鱼、小虾进行烹饪;在医院用石臼捣树叶当中药等,从而促进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此外,也可将发展小肌肉动作融入一些主题游戏中。如教师可开展“今天我当家”主题游戏,将一系列操作材料放置其中,让幼儿将花生、黄豆、米一起倒进筛子里筛,然后分类一一拾起;引导幼儿切香蕉、西红柿、火腿肠,剥鹌鹑蛋、剥桔子,切完、剥完后装在碟子里,插上牙签,与同伴分享;鼓励幼儿刨完黄瓜、胡萝卜皮后再切片等,让幼儿在乐此不疲的反复操作中,练习、巩固多种小肌肉动作。又如在“快乐洗衣坊”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收集和自制小熨斗、小衣架、喷水壶、小刷子、衣夹、洗衣袋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兴致盎然地在游戏中,完成搓、刷、挂、夹、喷压、熨、折、装等动作练习。
针对性地给予操作指导,满足幼儿操作需求
在幼儿操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动态地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方式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读幼儿操作行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满足幼儿内在的操作需求。比如,当幼儿操作的程序欠规范时,教师应明确什么对幼儿更重要,如果幼儿正专注地操作材料,就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如果幼儿的操作正围绕活动目标进行,教师就不必太在意其他环节。如侧重让幼儿练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彩棒,便不必总是纠正他们没有按颜色分类摆放。应允许幼儿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并相信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
又如,当幼儿出现频繁更换操作材料时,要思考原因:是刺激物太多,分散了他们操作的注意力,还是动作内容太难或太易,未能满足幼儿操作需要?由此,教师或投放适量的材料,减少对幼儿感官的干扰;或设立个别幼儿操作区,让幼儿暂时在较清静处操作;或灵活调整活动内容,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适时进行互动,或引导幼儿对操作活动进行延伸、拓展。
再如,当幼儿在活动中总是选择同一种材料操作时,如果是由于幼儿对其他材料的操作有挫折感,那么教师应以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但如果是幼儿正处于操作这一材料的敏感期,便会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促使他们重复选择此材料,并具有较强烈的探索愿望。这时教师不必“引导”幼儿选择其他材料,而应让幼儿的操作经验自主、自然、愉快地获得。由于幼儿的操作活动需要一定的周期,当他们完成其内在需求的活动周期后,便有可能重新选择其他操作材料,教师比较明智的做法是观察与等待,允许幼儿按自身的发展速度与需求进行操作。
层次性地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幼儿有效操作
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有层次地为幼儿提供操作内容与材料,使操作活动既适合幼儿小肌肉发展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比如在“倒”的动作练习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杯子,应由易到难,即有嘴有耳杯→无嘴有耳杯→有嘴无耳杯→无嘴无耳杯。再如在“切”的动作练习中,引导幼儿按切木制的食物→切软的食物→切硬的食物等阶段进行操作练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允许幼儿自主选择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操作过程,操作能力强的幼儿不一定从第一阶段开始练习,可以直接跨越到下个阶段;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从基本的操作开始。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完成根据形式操作→脱离形式操作→自由创造操作的过程,让幼儿的操作活动更为有效,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可拟定“幼儿操作活动观察记录表”,围绕动作发展目标、操作内容、操作材料等方面,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评价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反思、调整,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此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操作内容与材料,自行决定操作的时间长短和次数多少,允许幼儿达成目标有先后、快慢,使操作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动作练习的“自助餐”,为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提供一个个“阶梯”。
开放性地展示操作成果,激励幼儿持续操作
操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开放展示幼儿操作活动成果,鼓励幼儿一起欣赏、共同分享。比如创设“请您欣赏”栏目,将操作成果拍成照片或录像保留下来,让幼儿在不断观赏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将切好的瓜果拼成果盘与同伴一起品尝,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愉悦;利用操作成果开展“做做玩玩”活动,当幼儿用五颜六色、大小形状各异的回形针串成彩链后,可引导他们用来当项链、手镯、头饰等装饰自己,做成门帘、窗帘等装饰环境,或用彩链拼出各种图案,进一步激发幼儿再创作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可请幼儿将操作成果带回家,并指导家长将操作活动向家庭延伸,引导幼儿把操作经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让幼儿自己剥桔子、倒水、包饺子等,不断丰富亲子操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2370
- 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有效...海鸥飞飞阅读人气:1106
- 第三学期9月:巧用信息技术有...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002
- 构建园本文化 促进幼儿和谐发...过往行人阅读人气:1362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摇篮之醉阅读人气:150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业务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有哪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84
- [园长管理]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户...雪阅读人气:2503
- [教师工作]幼儿小班户外活动怎样才能有序...云眉阅读人气:1783
- [教师工作]幼儿小班科学课如何上才能城北阳光阅读人气: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