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启蒙越早越好吗?
作者:胥兴春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7-11
过去一周,AIf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大战”聚焦了全世界的话题,以人类“失败”而告终的人机大战引发了诸多热议,而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机器“深度学习”便是其中之一。“深度学习”作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认知学习研究的重要方向。作为思维与交流工具的语言,也是“深度学习”与“深度思考”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对掌握多门语言的人群的研究中发现,尽管每门语言都能熟练的运用,但当在构建思维时,尤其是进行深度思考时,他们会运用在其生活与教育经历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母语。也就是说多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其已掌握的强势语言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语言的学习和深度思考。
笔者有朋友在孩子3、4岁时就带着他去了美国,孩子“浸润”在双语环境中,没几个月孩子就能用英语与当地小朋友正常交流。然而后来发现,孩子在家里或回国后的中文交流出现了问题:英文比中文运用得更好,中英文混合夹杂运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孩子甚至对于教师或他人的话语反应总是慢半拍。而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言语表达跟不上思考,情急之下就先“出手”而出现攻击行为。究其原因,主要与儿童混乱的语言体系,尤其是不够稳定的母语体系阻碍了其深度思维活动有关。尽管带孩子出国学习外语只是“小众”人群,但家长们都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外语启蒙教育问题。家长们要么让3、4岁的孩子上高价“双语”幼儿园,要么在培训班进行外语启蒙学习。这种外语启蒙真的没有“抢跑”吗?
一般认为6岁之前是母语获得的黄金时期。教育实践也发现,幼儿在中班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6岁之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充分地发展幼儿的母语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从而获得强势母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第二语言的学习。无论我们熟练掌握多少种语言,我们习惯于运用的还是强势母语,尤其是在深度思维及流畅表达过程中,会更依赖于主导我们思维的强势母语体系。
我国很多地方教育部门规定小学三年级开设外语课程,也有发达地区小学一年级开设外语课,但教育部门从未给出幼儿园阶段外语教学的指导建议,也就是说基本上不鼓励在6岁之前进行外语教学。那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幼儿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呢?事实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要掌握适宜的启蒙时间、合理的学习期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不宜过早对幼儿进行外语启蒙。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具有关键期,家长一定不要被培训机构所谓“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的口号所“忽悠”。根据幼儿的母语及认知发展进程,我们认为5岁左右开始接触外语比较适宜,而且这一时期主要是激发孩子的外语学习兴趣并获得外语的直观体验。而5岁之前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强化母语体系,夯实母语基础,从而获得支撑外语学习的坚实“平台”。
其次,激发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家长与教师要建立合理期望,不能以掌握单词、语法等技能作为幼儿学习外语的主要目标。这一时期,更多的需要激发和保护孩子学习外语的态度和情感,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并愿意尝试运用外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进行人际交流,这才是最重要的早期外语学习目的。系统学习单词、句法等技能型内容,最好等上小学以后再开始学习。
第三,幼儿外语启蒙是一种“习得”过程。“习得”是指所有感官的浸润或浸入学习,主要包括以视听输入为主的视、听、读等活动而非机械式训练,基本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获得快乐体验而“习得”第二语言。
外语启蒙是建立在母语结构之上的,学好母语更有利于外语的学习。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认字和发音,而是处理语言的内在结构,学会理解和表达。家长与其纠结于是否让孩子较早地开始外语启蒙,还不如多花心思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母语语感与表达能力,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外语的学习和运用。母语是支撑我们的深度思维、人际交流和外语的学习基础,过早和不当的外语启蒙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表达。
摘自:《幼教金刊》2016.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并非越早越好大爱引航阅读人气:821
- 孩子早学外语好吗?小惠惠阅读人气:806
- 发散孩子思维能力 解读国内英...沈英杰阅读人气:564
- 这是一篇家长知道越早,孩子受...*Gemini*阅读人气:1166
- 宝宝的头发是越剃越好吗?当差的天使阅读人气:103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幼儿园教材用得越多就越好吗?mengmeng阅读人气: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