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拓展要适切
作者:吴彩霞 来源: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7-14
编者按
随着绘本阅读活动不断深化,它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是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让绘本突破文本本身的限制,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媒介。由此,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常常加上一些拓展活动,以增加活动的亮点。久而久之,在绘本阅读中拓展、延伸越来越多,我们的绘本阅读活动确实丰富多彩起来。然而,我们发现,热闹纷繁的拓展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华而不实的拓展屡见不鲜:有的拓展活动本末倒置,没有把握关键经验与重、难点;有的拓展活动游离于绘本之外,成了无"根"的生长,无"魂"的漂游;有的拓展活动形式花哨,没有体现绘本的阅读性。这些拓展导致绘本阅读有效性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理智地、冷静地分析、运用绘本阅读中的拓展活动,本期"特级教师看教学"栏目特邀请特级教师吴彩霞带我们一起来探讨绘本阅读拓展的有效性。
适"本"--符合绘本的本意
绘本阅读的本质在于加深幼儿对于绘本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要在保持绘本本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文意。而拓展活动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千万不能把拓展当做吸引人眼球的"作秀",从而使绘本阅读活动脱离文本。因此,在进行拓展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绘本的内容,不脱离作者的意图与情感,不偏离文本的中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感知文本,使幼儿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等得到发展。否则,再生动、活泼的课堂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精彩的课堂构架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空中楼阁。
绘本《点点点》,是一本互动式的亲子阅读本,点一点,摸一摸,摇一摇,拍拍手,鼓鼓掌,把书倒过来,倒过去……点点就会有变化!圆点会移动、跳跃、放大、缩小、叠放,还能呈现出不同的图画、图形、不同的色彩,整本书不过三种颜色,简单却又独具巧思,孩子们非常喜欢。我有幸在一次绘本教学大赛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执教这个绘本。A老师在活动中拓展出一个数学小游戏,当摇一摇时,许多点点掉下来,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点点需要重新排队,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给点点排序,他们很感兴趣也排得很好。B老师在"摇一摇"这个环节也进行了一个拓展,她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清水,然后瓶盖上滴了一滴颜料,让孩子们盖上瓶盖使劲摇晃,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使劲摇啊摇,许多状况出现了:有的孩子摇出了红色,有的摇出了绿色,有的摇出了黄色,他们相互比对着,争着抢着要别人的颜色,有的瓶盖没盖紧,使劲一摇,颜色被摇出来,却将水洒了一地,然后孩子们一窝蜂去玩地上的颜色水……活动室里乱成一团……
A老师的拓展简单、有趣,恰到好处,巧妙地发展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很快再次回到绘本。B老师的拓展,看上去非常热闹,孩子们也很开心,其实那只是表面的兴奋,加之操作材料考虑不周全致使孩子们相互争抢、席地玩水,活动无法进行。这样的拓展远远偏离和歪曲了绘本的本真意图,这样花架子式的拓展有什么意义呢?
适"幼"--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
绘本拓展活动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层次、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幼儿生活地区差异等,做到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在预设绘本阅读活动内容时适时地增加或降低难易度,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理解接受,都能够有感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因此,每一次活动,教师都要先备幼儿,再备绘本,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确定活动目标。在活动拓展中更应该关注到幼儿之间的差异,预设出多层次、有梯度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度提升。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不能只追求拓展的认知性、新颖性,而忽视了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使拓展活动的难度增加,造成幼儿一头雾水,活动沉闷冷场;也不能只是追求场面的热闹,而完全降低难度,让幼儿来一场表演秀。
笔者执教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预设了一个"毛虫爬"的拓展活动,用平衡木当"树枝"让幼儿爬过去,变成茧再变成蝴蝶飞,本以为幼儿会很喜欢这个活动,谁知道现场活动时,有的幼儿不敢爬上平衡木,有的幼儿则快爬如飞!分析原因之后,我明白这样的预设没有考虑到不同幼儿的水平。第二次执教时,我制作了高低不一的"树枝",有平衡木做成的约30厘米高的"树枝",有泡沫垫做成的贴近地面的低矮"树枝",还有竹梯做成的一级一级攀高约达120厘米的"树枝"。这回活动时,幼儿可开心了,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树枝",有的从低处爬,有的从高处爬,有的爬了低处之后再去尝试高处,每个人都爬得很开心,且满意地结茧,幸福地化蝶……
这样的拓展活动让每个幼儿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了发展,让绘本阅读活动增色不少。
适"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拓展
绘本阅读中的拓展是为了加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活动应该有不同的拓展形式、不同的拓展时机,而不能干篇一律地以一种形式拓展,例如可以是一个小游戏,可以是一首诗,还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它运用的时机也不必机械地认为在绘本欣赏结束之后再进行,可以在活动开头,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可以在活动中途,突破重点难点;还可以在活动结尾,深化主旨、拓展延伸;更多的时候应该根据现场幼儿的反应即时生成一些拓展活动。拓展应在活动的主体幼儿与载体文本两者碰撞的始终寻找最佳的时机,幼儿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最有拓展必要与价值之时就是最佳时机,最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激活幼儿的各种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教小班绘本阅读活动《小黄和小蓝》时,我预设的拓展活动是在活动后,小黄、小蓝拥抱之后变成绿的那一段,让幼儿两两找朋友抱一抱。但是,在我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时,发现他们对文本内容很感兴趣,不时自居为小黄或小蓝,随着他们的活动而活动,当讲到"小黄和小蓝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时,不少孩子就躲到了桌子底下、门后面,玩起了躲猫猫游戏,我马上制止了他们,请他们立刻回到原位置,可是,孩子们听着后面的故事,还是免不了想随故事人物而活动,看到孩子们这样的状态,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要抱住预设活动环节不放呢?不是说要顺应孩子吗?孩子需要活动、希望活动的时候,我何不来一次拓展,加深孩子们对绘本的理解呢?因此,当我讲到"小黄和小蓝有很多朋友,他们一起手拉手玩转圈的游戏"时,发现孩子们特别想玩,我便抓住时机自居为小黄,说"我的朋友们在哪里啊,我们一起来转圈吧。"并且示意那些跃跃欲试的孩子们,他们立即会意,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唱"拉个圆圈走走……"边玩着转圈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这时,我用很郑重的语气讲述故事内容:"我的好朋友们,到学校了,我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我的语气、语调加之眼神暗示,孩子们马上松开手回到了位置上,像小黄、小蓝一样端端正正地听我讲述了,看着孩子们活动之后的满足感以及此时聆听故事的专注劲儿,我庆幸自己抓住了拓展的好时机,不仅让孩子们适时地活动了身体,还在活动中理解了朋友之间游戏、学习的乐趣,为理解绘本内容推波助澜。
适"量"--拓展数量要适当
拓展不仅要注意拓展的时间,还要注意绘本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因为是否进行拓展活动,一定要从绘本内容和幼儿的实际出发,不能让拓展活动挤占绘本阅读的时间。要想在一节集体活动中让幼儿专注感知绘本内容,就不能过多地进行拓展,我们既要加强拓展活动质的要求也要关注量的控制。
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表现了鼠小弟也想吃红苹果的急切心情,描述了它通过自身努力,动手动脑,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终于吃到苹果的过程。小Z老师在执教这节活动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让幼儿感知、体验鼠小,弟的心情。阅读过程中,每到一个环节她都会让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鸟飞来了,让小朋友们学小鸟飞,猴子来了,学猴子爬,大象来了,学大象用长鼻子卷,长颈鹿来了,学长颈鹿伸长脖子摘苹果……幼儿一直处于模仿小动物动作的简单兴奋当中,他们根本不能静心体会鼠小弟的心情,这就是拓展太多的缘故。要想让幼儿体会更深刻,可以将这样的拓展减少两次,将猴子爬树的过程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小朋友感受到鼠小弟学小猴子并不能成功地摘到苹果,长颈鹿这一环节也可以用动画形式,配上体现沮丧心情的音乐。这样一来,拓展的量减少了,孩子们身体的动作变少而脑的活动变多,心的体验更深,更能准确领会绘本内容。
适"法"--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拓展
绘本拓展的方式很多,有由绘本阅读活动内向活动外的拓展,有语言与科学、健康、音乐、美术、社会等领域间的拓展,有语言与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连接等。但是,如果你将活动定位于"绘本阅读",那就必定是以语言领域为主,这样的活动,不管何种拓展都必须凸显出语言领域的文学性特征。然而,在实际活动中,不少教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往往忽视了语言领域特征,本想通过绘画作品来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境美,结果却变成了美术活动;本想借助科学探索来让幼儿了解科学的严谨、科学家的伟大品质,却将绘本阅读活动拓展成了科学探索活动;本想借助网络来搜集资料、丰富活动内容,却演绎成了一节信息技术活动。我们执教绘本阅读活动时要牢牢把握语言领域的特征,不能将语言活动因拓展而演变成了美术活动、音乐活动、科学活动等。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文本拓展活动,一定要重视其实效性,同时也认识到,拓展活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它必须为绘本阅读活动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幼儿的需求出发,立足语言领域特点,精心预设,让拓展活动真正服务于教学。
摘自:《幼教金刊》2016.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小班绘本阅读《贪吃的变色龙》世外仙姝阅读人气:2690
- 不要错过绘本阅读MeiYuzhu阅读人气:999
- 大班绘本阅读:《彩色的鸭子...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823
- 中班绘本阅读《亲爱的小鱼》蜗牛爬爬阅读人气:2807
- 小班绘本阅读《变色鸟》世外仙姝阅读人气: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