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招应对“漏嘴巴”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21-12-23

几招应对“漏嘴巴”

   /北京市房山良乡幼儿园   孙红梅

    很多家长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发愁。想让他自己吃又弄得一片狼藉还吃不进几口,只好直接上手,幻想着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长期下去,孩子没能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上幼儿园会面临很大挑战。因为幼儿园老师几乎不会提供家庭式的喂饭服务,更不可能追着孩子喂,势必会造成一些孩子吃不饱饿肚子,甚至因此而不爱上幼儿园

    小班的欢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每次饭后老师打扫时,都会发现他的座位下满地都是饭菜,有些还被欢欢踩到过,黏糊糊一片,不但不卫生,更表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于是,我把情况及时告诉了欢欢妈妈。了解后得知,欢欢在家都是大人喂饭,有时为了哄他坐下来吃,奶奶会让他一边玩玩具一边吃,或者边看电视边吃。孩子在家缺乏独立进餐的锻炼,导致在幼儿园吃饭时成了“漏嘴巴”。交流之后,老师给欢欢的家人提出了几点建议。

 

让孩子学会正确拿勺子

    小孩子之所以会洒饭,是因为手部小肌肉不够灵活、手眼协调能力不完善,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比如,很多小孩拿勺子是“一把抓”,为纠正孩子的姿势,老师会编一些顺口溜,比如:“大拇哥、二拇弟、三中指,找到朋友在一起。”每次就餐前念一念,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基本都能正确使用勺子。家长也可以边做动作,边对孩子说“用‘八手枪’捏住小勺子”等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正确拿勺子的方法。

 

孩子有进步后及时鼓励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进餐,不要因为怕掉饭粒、弄得脏而包办代替。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只要孩子能坚持自己吃就要鼓励。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做得很好,掉的饭粒比昨天少多了”,且这种鼓励要坚持。同时饭后可以找来抹布,和孩子一起清理弄脏的桌面,让孩子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就餐礼仪,又能逐步树立责任意识。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掉的饭粒会越来越少,慢慢也会乐意自己吃饭。

 

营造舒适的进餐氛围

整洁有序、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就餐情绪。进餐时播放一些轻音乐能让环境变得更舒适。同时,孩子进餐前把周围的玩具都收起来,也不聊与进餐无关的话题,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

 

生活和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

    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可以在生活中得到锻炼,比如参与剥豆子、学习穿脱衣服、扣扣子、拧瓶盖等。家长也可以同孩子玩一些手指操,提高手指的灵活度、手部控制能力。

 

引导孩子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除了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我还建议欢欢的家人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的意识。可以借助相关故事、儿歌,例如《大公鸡和漏嘴巴》就是幼儿园老师喜欢用的故事,孩子们听了后都说要好好吃饭,不能像小哥哥那样洒得全身都是,还被大公鸡啄得到处跑。

  同时,我还了解到欢欢奶奶喜欢种植。为激发欢欢对食物的兴趣,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我建议奶奶让欢欢也加入进来,和奶奶一起浇水、观察、照顾农作物,让孩子体会一颗小种子成长为一棵小蔬菜的不容易,逐步养成不掉饭菜、不浪费的习惯。还让欢欢参与日常大人买菜、做饭、收拾的全过程,体会大人的辛劳,从而培养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家园的共同努力,欢欢发生了可喜的进步,以前那个“漏嘴巴”不见了,餐桌上的欢欢不但学会了正确拿勺子,坐姿也好了,小胸脯能贴着桌子,小嘴也能接着碗吃了。而且饭量增大了,吃饭时注意力集中了,吃饭时的情绪也变得轻松愉快了很多。欢欢的家人也不再担心孩子吃饭的事了,每天接送孩子都是笑容满面,老师也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

    

     独立进餐对小班孩子来说,虽不是简单的事,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欢欢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有时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我们习惯了包办代替,忽略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家教版2021年10期


关键词:

上一篇:让“乖孩子”自己说

下一篇:文明礼貌养成记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