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宝的理想与现实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21-12-23

2021年12期 家有二宝

生二宝的理想与现实

高雪飞

 

 

我是非常喜欢小孩,希望有三孩,甚至希望婴儿期可以延长的“奇怪”妈妈。我尊重不要二孩或不要孩子的,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只要是自己满意的选择就没问题。我自己是独生女,常年的海外生活经历,让我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个兄弟姐妹。

 

关于生二宝,从怀孕到生产后的过程,我家的情况是这样的。

怀二宝期间

    * 产检时带上女儿

在日本,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很常见,公园里也常见到两个孩子在一起,所以有老二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

刚发现怀孕时,我带女儿一起去医院检查。那时她才两岁多一点,懵懵懂懂,我也不确定她能理解多少。我把她在我肚子里的照片拿出来,给她讲当年的事情。给她看完后,还和二宝的照片对比,她却只看着相册上的米奇贴纸说:“妈妈,这个好可爱呀!”

  后来每次产检我都带她去(在日本,即使怀孕也还是要带娃的),她看我肚子一点点变大,也能看到显示屏上胎儿的样子。怀女儿时,每次先生都请假一起去,到了二胎,我自己就没那么重视了。每次产检,女儿都可以进去,医生在我肚子上照来照去时,我也会让她看屏幕,但她似乎也没什么兴趣(黑白屏幕也没什么意思)。

医院的产科很贴心地准备了孩子玩具区,因为很多妈妈会带孩子来。那里都是孕妇,还有新生儿,我会告诉女儿要小声说话,不然会打扰到小宝宝。

整个孕期,我们照常出去玩,约会朋友。跟医生确认过没问题后,孕期我会照常抱她,带她出去玩。

* 营造教育的环境

虽然在日本生活,但我们家里一直保证全中文。女儿最初的语言是中文。为了让她学习日语,从一岁多开始订了巧虎日文版。在两岁左右时,她就通过图书了解了家中第二个宝宝的出生介绍。

我的肚子开始变大时,我会让她摸摸肚子,说里面宝宝很期待见到她这个姐姐,很喜欢她这个姐姐。她看巧虎上也有小花妹妹,就期待自己也有妹妹。

怀孕21周时,我们得知是弟弟,我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肚子里是弟弟,但是弟弟也很喜欢你,还会保护你。”她说,等弟弟生出来后和医生换一下就可以了,我说这不是买东西,不能交换哦。

我们还刻意为女儿营造了一个教育的环境。

看望新生儿。我还在孕期时,一个好朋友生了老二,我速速带女儿去医院看望,为的是让她看到最新的新生儿状态。我还带她去产科医院,让她了解病房之类的。去的路上,我会告诉她新生儿什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做(轻轻触摸,必须先洗手,要小声说话)。

绘本阅读。我买了《乔比的生活故事》《小兔汤姆》等有迎接妹妹或弟弟的绘本,和女儿一起读。

随机教育。在公园里遇到小宝宝,我们就会去看看,打个招呼,告诉她怎样和小宝宝接触(轻轻抚摸,小声说话);遇到兄弟姐妹一起玩的,会跟她说:“你很快也会有个弟弟,他长大了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了。”

礼物攻势。弟弟出生前,我们就给姐姐准备了一个大礼物。弟弟出生后回到家的那天,我们给姐姐准备了一个巧克力蛋糕,上面写着“Best sister”,像过生日那样给她惊喜,恭喜她成为姐姐了。

 

二宝出生后

一系列的渗透,让女儿很期待肚子里的小家伙,也对小婴儿有了一些了解,很好奇,也很喜欢。但是渐渐地,她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 弟弟真的来了

预产期前一天,我住院了,请姥姥过来照顾女儿。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妈妈还一直在医院里。弟弟出生第二天,女儿和姥姥来看望我。她望着我躺在医院的床上,身边多了一个小婴儿躺在一个透明的婴儿床里,她不能冲到妈妈身上拥抱,妈妈也不能陪她回家。

* 弟弟回家了

过了一周,我抱着弟弟回家了。本以为可以像往常一样和妈妈一起睡觉一起玩,可这个小婴儿不仅不能陪她玩,还不时地哭,要吃奶(不过这些在绘本里早就提到了,她有心理准备)。有时她很想让妈妈抱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但很快一切都会适应的。

* 弟弟会笑了

好在婴儿小的时候不需要过多关注,只要喂奶哄睡换尿布就可以了。我们尽量不改变和老大的互动方式,尽可能像往常那样陪她玩。弟弟4个多月时有了“社会性微笑”,只要他对着姐姐笑,我们就大肆鼓励:“只有你能看弟弟”“他一见到你就笑,他太喜欢你了吧。”将她的注意力从一个夺宠的小孩转变成一个很开心的姐姐的角色。

* 弟弟会走了

姐姐总想要照顾弟弟,但弟弟深知姐姐还是小孩,甚是不信任(姐姐领着摔过很多次)。这时候,我会给他们时间,会跟姐姐“请示”,可否由我暂时照顾弟弟,因为姐姐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帮忙开门、拿东西),这样,姐姐照顾得“不经心”也不会受到责备。

* 终于可以一起玩了

争吵,抢东西,都是家常便饭。记得育儿书上提到,“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就是喜欢要同样的东西,所以玩具种类要少,数量要多”,而我家恰恰相反,给姐姐的礼物就是姐姐的,弟弟的礼物就是弟弟的,当然内容不同,开始总会想要独占,不想分享,但渐渐地,他们学会了互换。分享如果一直是单方面的,没有人会愿意。所以我家的“分享”是双方的,而不愿分享的时候,我也不会强迫。没有分享到的人也要懂得,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按自己想的那样发生;而不愿分享的孩子也会知道,下次可能对方也不会分享给自己。如果吵得很凶,我会直接把他们要玩的玩具拿走,谁都不可以玩。渐渐地,他们形成了一个共识,他们两个才是“同一国的人”,需要“对付的”是妈妈、爸爸。

* 我家不变的法则

二宝小的时候,周末爸爸或妈妈会单独带女儿出去玩,留一个陪弟弟。现在两个都大了,会一家四口出门玩,偶尔也会制造单独出门“约会”独占妈妈的时间,但每次姐姐总是会想快点回家找弟弟玩。

 

写给即将迎来二宝的家庭

有两个、三个孩子在大多数国家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觉得对不起老大。孩子不一定需要百分百的关注,让他们学会独处和忍耐也是很重要的品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可能会精疲力尽,但他们长大后就是彼此最好的陪伴。

为了两个孩子好,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有时候孩子间打一下、推一下没什么,他们会自己找到相处的方法,就像动物世界一样,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的平衡,大人不要介入过多。

在我看来,孩子虽然是我生的,但他并不属于我,他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我的“别人”,所以我只是观察他的需求,尽量给他提供适宜的环境。

挫折也是一种“教育”,比如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玩的玩具不能马上玩,想做的事情没办法马上做,如何协调与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是童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

  如果说孩子必须受到挫折,那我希望他们是在我这里,我希望尽量让他们在环境里去碰壁、去平衡、去成长、去感受酸甜苦辣。我不信奉要养个“公主式”的女儿,我希望孩子可以坚强而独立。

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为了铺垫。有二孩,我女儿会有需要忍耐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好事”。弟弟哭闹时,她不能和我玩;她想抱抱时,我背着弟弟只能蹲下来拥抱一下。这些都是她的“牺牲”,但是她并不会被“忽视”。

而弟弟呢,如果乱动姐姐的玩具会被姐姐嚷,每天要跟着妈妈接送姐姐,这些都是他的“牺牲”。我没有刻意平衡,我只是把这一切当作人生中非常正常的事情。相反,即使是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一样也会遇到“纷争”“忍耐”和“牺牲”。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要学会适应环境,和环境取得平衡,在与环境的碰撞中激发出一个最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系教育学硕士,两个孩子的妈妈,现定居日本)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家教版2021年12期

 

 


关键词:

上一篇: 婆婆“重男轻女”的背后

下一篇:让婆婆体验到价值感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