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有人敲门时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20-09-29
文 刘洁
最近,楼门的门禁坏了,所以进出楼门及上下楼梯都不用磁卡了。这天傍晚,姥姥正在厨房里做晚饭,突然听到从楼道里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她一边将燃气灶的火捻小,一边喊着:“等一会儿。”
当姥姥快速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晴天已经将门打开,一个高大而陌生的男子站在门口,晴天直愣愣地仰头看着这个人,见姥姥出来都没有缓过来神。估计这名男子也没想到开门的是个小孩子,同时他也看到了晴天和姥姥惊慌的样子,于是赶忙解释说:“这是ⅹⅹ的家吗?我是送快递的。”姥姥从慌乱中醒过来,赶忙说:“是是是,您放门口吧!”快递员放下包裹转身离开,姥姥心有余悸地将门关上。姥姥转过身来,责问晴天:“谁让你开门的?如果是坏人怎么办?”晴天“哇——”地一声哭了,这让姥姥醒悟到自己的惊慌也吓到了孩子。于是姥姥一把将晴天抱在怀里,放低了声音说:“你看到姥姥在厨房做饭,就去帮助开门了。开门后看到一个陌生人,就吓了一跳吧?”晴天见姥姥说出了自己的委屈,不停地点头。姥姥用手抚摸着她的后背,说:“姥姥和你一样,也吓了一跳!幸亏这个陌生人不是坏人,是一个送快递的。”
在姥姥的安抚下,晴天逐渐平静下来。姥姥找出了曾经看过的《室内安全常识》一书,跟晴天一起回顾:“书上说,遇到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办?”“不开门。”晴天脱口而出。姥姥说:“很多陌生人都是好人,但也有坏人。”又问:“今天陌生人敲门,你怎么做的?”“我开门了。”晴天不好意思地说。
姥姥意识到,仅仅让孩子会说“不给陌生人开门”是不够的,孩子每天看到的都是我们给人开门的情景。只有在具体情境中获得开门还是不开门的经验,对孩子来说才是有益和有效的。于是,姥姥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当成了非常好的教育契机。
姥姥用晴天听得懂的道理跟她解释:“爸爸、妈妈、姥姥和你进门的时候用钥匙开门,是不用敲门的。敲门的人可能是咱们家的客人,也可能是陌生人。”姥姥问晴天:“怎样知道敲门的是咱们家的客人还是陌生人呢?”晴天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姥姥告诉晴天,要问问“谁呀”,从声音里判断他是什么人,还要从猫眼中看一看。姥姥搬来凳子,让晴天练习用猫眼观察外面的情景。
姥姥接着跟晴天说:“如果是陌生人,怎么办?”晴天坚定地说:“不开门!”姥姥开心地说:“对!不开门。有人敲门,你要告诉家里的大人,让大人来处理。”
姥姥知道,会说和会做是有很大差距的,于是在微信中跟晴天妈妈沟通了这件事情,借她回家的时候让晴天练习。
过了一会儿,门口又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姥姥让晴天问问是谁,晴天紧张地说不敢,姥姥知道她还没有从刚才的事件中走出来。于是,姥姥拉着晴天的手走到门口,晴天怯生生地问:“谁呀?”门外的妈妈没有听到,继续敲门。在姥姥的鼓励下,晴天又大声问
了一次:“谁呀?”“我,妈妈!”门外传来了妈妈的回答。姥姥将晴天抱在凳子上,让她从猫眼看一看,晴天说:“姥姥,真的是妈妈!”
开了门后,妈妈解释说自己的钥匙放在单位了,没法开门。她表扬晴天在听到敲门声后,先问清楚是谁,又从猫眼看清楚是妈妈才开门,警惕性非常高。晴天紧张的表情消失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姥姥有话说
祖辈们看孩子都是很谨慎的,安全教育常挂在嘴边。然而,多数孩子就像故事中的晴天一样,嘴上知道不给陌生人开门,但行为上还是会给陌生人开门,就是会说不会做。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成人的说教往往没有跟具体实际情景密切联系在一起。就像故事中的姥姥,以前只是在《室内安全常识》一书中“教会了”晴天不给陌生人开门,而不是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练习。
这天,姥姥抓住了现场的情景实施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真实情景中,晴天知道了区分家里客人和陌生人的两种方法:通过问话听声音;透过猫眼分辨人。晴天理解了家人、客人、陌生人与开门和不开门的关系,以及陌生人敲门需要成人来处理的道理。在妈妈的配合下,晴天对有人敲门怎么办进行了演练,亲历了分析、判断、行动的过程,在实际经历中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让孩子们经历更多,体验更多,获得更多,以实现真实情景中认知与行为的一致。■
原文发表在《学前教育》家教版2020年78期
- 相关博文:
- 测试:你会遇到几段恋情?很准...辉辉阅读人气:1022
- 当小强遭遇到武林高手快乐如疯阅读人气:1035
- 记忆失去记忆的瞬间(感谢所有...快乐婆婆阅读人气:1054
- 努力才会有人生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763
- 原创:可曾知道 有人在想你璇誉嫣然阅读人气:104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真的能做到有教无类么教师大美女阅读人气:881
- [教师工作]遇到爱打人的孩子怎么办?南木阅读人气: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