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背后

作者:刘洁  来源:  上传时间:2019-12-09

 


刘洁

北京市特级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7年,多次获国家及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

 

 

晴天和姥姥、妈妈一起吃晚饭。空调的冷风直接吹到桌子上,妈妈说:“把空调关了吧!”姥姥点点头,妈妈顺手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空调。与此同时,晴天焦急地说:“我关,我关。”尽管她连着说了两个“我关”,但还是比妈妈的动作晚了半拍。随着空调窗口的徐徐关闭,晴天“哇”地一声哭了。

 

吃饭的时候孩子哭,是姥姥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于是,姥姥赶忙抱过情绪失控的晴天,说:“你想关空调是吧?”晴天带泪点着头:“是。”姥姥拿过遥控器,说“姥姥让你关”,边说边打开了刚刚关闭的空调。晴天看着徐徐打开的空调窗口,停止了委屈的哭泣,接过遥控器按下了关闭的按钮。随着空调再一次的关闭,晴天脸上的表情瞬间由阴转晴,愉快地吃起饭来。

 

妈妈见此情景不乐意了,脸上的表情一下阴沉了下来,认为姥姥在纵容孩子,说:“在家惯着你,上幼儿园谁惯着你呀?昨天她就这样……我不吃了!”说完去了厨房收拾厨具。姥姥对昨天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没有追问发生了什么,于是对晴天说:“妈妈生气了,你去跟妈妈道歉,说下次有事好好说话,不发脾气了。”

 

晴天犹豫了一下,跑进厨房对妈妈说:“妈妈,我还吃呢,你别收碗啊!”妈妈没好气地说:“我也没收你的碗呀!”晴天跑到姥姥身边,说:“姥姥,妈妈说不收我的碗,我再跟她说第二个去。”晴天再一次跑进厨房,对妈妈说:“妈妈,别生气了,下次我不发脾气了!”说完不等妈妈回应,就跑出了厨房。虽然妈妈没有理解晴天的行为,但是晴天却接纳了妈妈的情绪。

 

妈妈从厨房跟出来,说:“你老是这样,昨天跟小哥哥玩儿,在马路上就是这样大声地哭!”看来,晴天的一句道歉并没有让妈妈消气。晴天继续乖巧地吃着饭,不反驳,也没说话。

 

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晴天能否记起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姥姥不知道。但今天的事情,晴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做事的诉求和没有控制的情绪。也许成人觉得不值得哭,不就是没有关上空调吗?你可以好好说呀,干嘛哭呢?

 

看到妈妈正在气头上,姥姥也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有些不愉快,同情地看了看小心翼翼的晴天。

 

回到自己家,姥姥给妈妈在微信上留了一段话:

我认为今天晴天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你说关空调,晴天说“我关”,只是比你的动作晚了半拍,那是因为她从思维到表达没有你流畅。她在家里很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关空调正是她可以做的事。你可以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见,真正把她当成家庭中一个跟你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同等受尊重的一份子。她跟我在一起时,很少这样,是因为我给她反应的时间。她永远是一副能干的样子,是姥姥的帮手,甚至比姥姥还能干。

相比较来说,孩子比我们更大度、更包容。在孩子道歉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不要找后账,把之前的事又勾起来,这是所有孩子都反感的一种方式。母女一场,是永远的修行,且行且珍惜!

 

留言后,妈妈没有回复。姥姥知道这件事情除了沟通以外,还要给妈妈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行为的不同认识是正常的。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妈妈没有回复姥姥信息,但从后来她与晴天的互动行为中可以看出,她对孩子有了更多的理解、接纳与支持。

 

 

 

姥姥有话说

在成人的世界中,很多时候,我们是站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因此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听不见孩子的诉求,读不懂孩子的心声。孩子正常的表达方式,往往不被我们所认可,而是被认定为“任性”,因此认为不能惯着他们。就像事件中的晴天,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空调”,但由于反应的速度不如妈妈快,而失去了机会。

这样的事件在生活中很常见。甚至有些被我们叫作“熊孩子”的孩子们,他们的行为、诉求都源于成人的不理解、不接纳。因为他们真正的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不断“任性”,让反抗升级。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使,没有一个是熊孩子,是我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让他们变成了“熊孩子”。

晴天是幸福的,姥姥和妈妈都在努力地理解她、看到她的需要、给予她成长的支持,就是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也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发生矛盾,而是在双方冷静后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达到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的一致性,这是非常可贵的。

 

关键词:

上一篇:劳动塑造儿童幸福

下一篇:“熊孩子”在幼儿园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