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美术,需要上美术班吗

作者: 张念芸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上传时间:2013-12-15

      一般来说,2~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和家长创设条件(见2013年9期《幼儿学美术,家长怎么做》)进行学习。如果孩子有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家庭与幼儿园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美术班作为补充。
      一、什么是有益的美术学习
      美术班对孩子的发展是否有益,家长该怎么判断、选择呢?主要看对幼儿的成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幼儿阶段作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既有它独立的意义,又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在此阶段,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成长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幼儿应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懂得基本的社会规则,具有初步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智能方面需要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初步经验和学习能力。只有对上述各项有所助益,才是良好、可取的美术学习。有两项主要指标可作为判断标准。
      一是兴趣。兴趣是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起点、动力,它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美术活动,并从中获益。判断幼儿对美术学习是否有兴趣,有以下几个具体参考指标:①渴望从事美术创作和活动,能愉快地投入或自己发起美术活动;②在从事美术创作和活动时,注意力集中而持久,甚至能排除其他干扰;③在美术创作和活动中情感与智力各个方面都很活跃,能发挥潜能,时有新异的想法和做法;④有成就感和信心,孩子乐意谈论自己的作品,并将作品珍藏或展示。
      其次是美术能力。美术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幼儿用线条、图形和色彩等将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印象和情感转化为美术形象(即凭借美术媒介所做的特殊类型的创造)。创造力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素质。美术创造力是幼儿综合能力的一种特殊体现。
      如何得知幼儿的美术学习是具有创造性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的作品,并辅之以谈话、活动过程观察等手段进行评价和判断。指标如下:①作品内容出自幼儿自己的经验与认识;②幼儿能够用语言谈论或用其他手段表达作品包含的内容;③幼儿独立组织造型式样和画面布局,与教师的传授或范画式样明显不同;④作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雷同,时有更新。
      总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兴趣,美术创造力又有良好的展示,这样的美术学习是可取的。否则,则提示存在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教育问题,其美术学习就不一定对幼儿有益,甚至可能有碍幼儿的全面发展。家长一定要审慎看待幼儿的美术学习,正确把握幼儿美术学习的方向。
      二、美术班学习与日后成为专业人才的关系
      送孩子进入美术班学习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当然,从小学习美术与未来成为艺术人才是有关联的,但也存在重要区别。关联在于幼儿与艺术家在创作动力与思维类型方面具有相似性。无论是幼儿还是艺术家在他们创作时都存在着表达需求,怀有一颗真诚、纯真的心;他们于创作中的思维都属于“象征性思维”。如果早期的美术学习能够为幼儿种下一颗爱好美术的种子,铺设一条由内心到表达的通道,那么,这样的美术学习对于幼儿成为美术人才是有助益的。
      但是也应看到,幼儿的美术创作与成人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的智能层级不同。仅举一例:在整个幼儿时期,甚至学龄早期,幼儿都是将简单形状(即直线、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形)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代表事物,描绘物体。成熟的绘画不是这样,成人画画时,会把形象的各个部分融为一个整体。图1是常见的成人画的人手的样子,图2是幼儿画手的典型方法。从中可以看出两种画法的区别。成人画的手,用一条完整的曲线把手掌和手指再现出来,而幼儿是把若干圆形和卵圆形组合起来,形成手的形象。类似的区别在幼儿与成人美术创作中比比皆是。对幼儿来说,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区别,而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当他们心智更为成熟时,才可能掌握成人那些习以为常的画法。所以,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画得“像不像”,把技能的学习作为学习的目标。一味要求孩子“画得像”,“有立体感”,就等同于要求他们以不可胜任的方式完成美术学习,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美术兴趣,造成不自信,进而无法实现创造,断送艺术前途。成人中大量自称不会画画者,追溯起来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类似挫折。
      家长一定不要过分看重美术班对幼儿美术技能技巧的高难度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艺术成就,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具有远见的家长在选择美术班时应侧重对幼儿美术兴趣、创造性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量。唯这二者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与美术人才的成长呈正相关。
      三、一般情况下选择美术班的几个具体标准
      就我国当前普遍的美术教育条件来看,一般情况下,笔者认为,如果一个美术班具有以下条件,则适于家长为孩子选择。以下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良好的美术环境。
      家庭与幼儿园由于不是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在美术环境方面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美术班作为经常性的美术教育场所,给美术环境的创设带来了便利。较好的美术班应为不同类型的创作提供相应的工作空间,诸如立体创作的泥工区、纸材建构区、多用材料制作区;平面创作的硬画笔绘画区、国画区、水彩与水粉画区,等等。另外,美术班应陈设供幼儿欣赏的优秀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应包括不同的类型(立体与平面)、不同的风格、不同人(艺术家、儿童)的作品。理想的美术班好似一个美术工作室与美术馆的结合体。丰富的美术创作材料与优秀的艺术作品共同构成美术班浓郁的艺术氛围,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创作灵感的召唤。
      2.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此处“活动形式”主要指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家庭中的美术教育通常以家长与幼儿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缺少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园中更多的是一名教师对一群幼儿,成人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都不足。如果美术班采取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则能弥补家庭与幼儿园在活动方式上的欠缺。所谓“个体”,即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内容、形式与进度;所谓“群体”即幼儿之间有协作、分享的可能。教师在个体与群体活动中起激励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既与幼儿做个别互动,又推动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反观现实中某些美术班,那里的活动完全没有上述特征,看起来如同小学生上课,既不能弥补家庭与幼儿园活动组织方式的缺陷,对幼儿来说又十分枯燥、呆板。家长最好避免选择此类美术班。
      3.具有艺术素养和美术教育经验的教师。
      如何得知一位教师是否具艺术素养和美术教育经验,作为家长当然不可能从教师的学历背景与工作资历等方面做判断。家长对教师的考察主要是观察教师在环境和活动方式两方面做得如何。在为孩子选择美术班时,家长不能只听招生者的介绍或广告,应亲临现场感受其美术环境并观察教师的指导,甚至可以带幼儿一同试听。好的美术环境对人有一种艺术的吸引力,会激发创作的冲动。如果幼儿被教师创设的艺术环境感染,希望投入活动,那么可以断定创设这一美术环境的教师是合格的。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幼儿的关系也是观察的重点。好的美术教师对幼儿采取的是激励与宽容的态度。他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并与之互动。
      总之,家长对幼儿学习美术应抱有正确的目的,切不可急功近利。家长对送孩子进入美术班学习应作出理性的选择,才能最终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如何有效地利用电视节目

下一篇:资源共享:谁是谁的权威?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