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请不要干扰孩子
作者:郑怡然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1-08
周末的一天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看到邻居也带着孩子在花坛边玩,就打了个招呼。年轻的妈妈连忙回话并忙不迭地招呼女儿:“快喊阿姨!”一岁多的小丫头忙乎着手里的事没抬头。妈妈很不高兴地呵斥道:“叫阿姨呀,听到没有?”小丫头还是置若罔闻。我连忙阻止住朋友:“孩子在做自己的事情,别打扰。”谁知那位妈妈很恼火地扯起孩子气咻咻地训斥道:“越来越不懂事啦,看回去收拾你!”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连忙轻抚孩子的后背,向她道歉:“对不起,孩子,阿姨给你带来了不愉快,我们不该干扰你玩耍!”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眼前时常晃动着女孩委屈的脸,耳边响着女孩妈妈气恼的训斥——有多少家长打着“爱”的旗号和“为孩子好”的名义,自以为是地干扰着孩子的天性,剥夺他们的身心自由啊!
其实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幼儿应做的“工作”。如果儿童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正说明这种“工作”能满足他内在的需要。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做好“工作”不仅使幼儿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而且也能使他发现自己的潜力,有助于他培养独立性和意志力,能使他“在生命力不断展现的神秘世界中练习自己并进一步完善自我。”
我们要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规则去指挥他、纠正他,或者以关爱为名,自以为是地打扰他,而是静静地陪在孩子的身边,给他提供足够的工作材料和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不干扰孩子呢?听听有经验的老师和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吧!
林老师:不要干扰孩子的生长时序
一个名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有一只奇怪的眼睛,从生理上看完全没有问题,但就是什么也看不到。原来小托蒂刚出生时,因为轻度感染,这只眼睛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这样对成人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却极大地损害了托蒂。因为婴儿刚出生时大脑正处于发育期,无法通过眼睛接受外界刺激,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神经就随之功能衰退了。在眼睛受光的关键时期,受到干扰和阻碍,小托蒂的这只眼睛永远失去了感光能力。这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经历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状态,在生命内在规律的自动操作下,孩子也会次第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生命状态。少经历一个程序都会给未来留下隐患。有的家长怕孩子碰着、磕着和弄脏衣服,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那些越过爬行阶段,提前直立行走的孩子,不但肢体缺乏柔韧,而且智力发展还会出现阻碍,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记忆生字困难,对课文理解力低。随后又可衍生出学习成绩差,厌学,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航航妈妈:不要干扰孩子发呆
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反映说“经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坐在房间里发呆”,她们都很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孩子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因为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某门课程或者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即使在我们觉得什么也没有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有意识地努力实行而已。所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发呆”行为,了解孩子的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城城妈妈:不要动不动就教导孩子
有些家长责任心很强,对孩子的要求又严格又细致。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就会立即训斥纠正。比如孩子在非常专注地学画画,妈妈看到宝宝画得稍有不规则,立刻要求孩子重新再画等等。这样的孩子也许在孩童时期显得很乖巧懂事,但是长大以后,就会出现缺乏主动性、行动力不足等弱点。长大后面临人生诸多现实问题时,茫然不知所措,表现出情商低或者处理事情的能力差。即使在条件具备或者机遇来临时,也抓不到、留不住,与成功失之交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事业有成的家长反而教导不出优秀的孩子,而那些整天忙于奔波谋生的农民或者工人家庭反倒走出了敢说敢做、出类拔萃的人才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不成器,不是由于父母管得太少,而是由于父母管得太多。
张老师:不要干扰孩子“淘气”
我家侄女佳佳马上就两岁了,但淘气得很,见什么摸什么,拿什么扔什么,每天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那很爱整洁的嫂子每天都很累心。哄啊,骂呀,打呀,手段用尽却不见成效。孩子照旧淘得一塌糊涂,嫂子总是懊恼地要我支招。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孩子在学习呢,看似无意识的疯玩傻笑,实际上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品味、触摸,感受这个世界,以便确定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作为家长,可千万不要阻止孩子的顽皮,应该和孩子疯在一起,滚在一起,笑在一起,因为我们是在陪伴孩子成长。
青青妈妈:克制立刻帮助孩子的冲动
有的孩子在玩耍或者游戏时会遇到难关或者出现一些状况,比如拼图不得要领啦,吃饭撒得满地都是啦,跑动中摔倒啦,以及洒水啦,弄坏玩具啦等等。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克制住指导帮助的冲动,让他自己慢慢研究、慢慢摸索。不要为孩子一小时拧不上一个螺丝帽而着急,孩子要探索事物寻求方法,一旦克服障碍,取得成功,孩子的能力和自信会有突破性进展,同时专注和认真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总之,我们要这样看待孩子:孩子的顽皮淘气,是探索的开始;孩子的跌倒出错,是自我检视的契机;孩子的发呆直视,是思考的发端;孩子的缓慢迟钝,是孩子发育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做到不着急,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学会尊重孩子,克制教导的欲望,不去打扰孩子,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请不要给孩子戴“高帽子”蓬蓬阅读人气:939
- 资源共享: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女人善变阅读人气:3207
- 请不要吓唬我们的孩子qianshuitu2006阅读人气:1372
- 请不要打扰专注中的孩子空谷小鱼阅读人气:682
- 老师,请不要剪我的指甲!亭菜七阅读人气:96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如何让孩子不要吵闹叶叶落落阅读人气:1645
- [教师工作]我要不要给孩子换幼儿园?撒撒娇阅读人气:680
- [教师工作]孩子上课不认真,老师怎么引导...专属阅读人气:310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65
- [教师工作]孩子不爱吃蔬菜怎么办?眼睛猫阅读人气: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