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的魅力

作者:郑三元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上传时间:2009-09-17

 

一天,5岁的女儿站在家门口,边做出大灰狼的样子边轻轻地说:“我是大灰狼!我要吃你!”接着,她做出射击样,小心翼翼地说:“我是猎人。我打死你!”我出门一看,原来女儿是在跟邻居家养在下半层楼梯拐角处的鸡说话。见到我过来.女儿认真地说:“爸爸,来,你来吓吓它们!”马上又站在门口,大声地叫:“小鸡,出来!”
女儿以一个勇敢的“战士”的身份“教训”笼中的鸡,实际上是自己怕鸡。因为这鸡的身子全隐藏在笼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样子怪怪的。所以,不是她吓鸡。而是她被鸡吓着了,于是她用游戏来自我排解这种恐惧。
可见,儿童的游戏是实现其积极性的一种形式,是其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们要么是儿童共同掌握并在儿童间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如丢沙包、踢毽子、拍洋画,老鹰捉小鸡等;要么是某个儿童自发地、主动地生成的,所以儿童是游戏无可争议的作者。
或许我们会忘记童年的许多事情。但有一样是我们难以忘记的,那就是游戏。当我们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的时候,它就像一阵风,轻轻飘进每个人童年心灵的窗口;它还像一束冬日的阳光,照在人们的心间,让人重温童年的甜蜜。游戏中的儿童是真诚的,是全身心投入的,也是孜孜不倦的。游戏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儿童对它这么眷恋,这么惠顾?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明白游戏带给儿童的是什么。
游戏首先带给儿童的是快乐。人在本质上是“趋乐”的,所以追求快乐也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中的儿童的身心是愉悦的,满足的,而这也正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其次,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寄托。儿童用游戏的形式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也用游戏来架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例如,幼儿在同伴面前当起了小老师,这是他们对老师的认同并渴望成为老师的体现。当然,他们的年龄特点及现实的能力决定了他们不是真的老师,但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实现这一愿望,而你不可以去怀疑他们的诚意和努力。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宝宝”,通过游戏。幼儿实现了自己当大人的梦想。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构建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了自己的世界。
第三,游戏不仅好玩,它还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并不是成人所认为的那种纯粹的消遣活动,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儿童的一种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游戏发展了儿童的体魄,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动作和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拥有了知识和技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游戏”过家家”,儿童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在积累家庭生活的经验,体验到家庭的责任感,增进了交往能力。又如捉迷藏游戏,儿童自觉遵守“躲藏好了才能找”的游戏规则,这对于儿童形成社会规则意识是不无裨益的。再如,儿童在打仗的游戏中充当“小哨兵”,认真负责地站岗放哨,这种称职精神不正是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品质吗?
通过游戏,儿童有了健康的人格,有了解决问题的智慧,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愉快的情绪。游戏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新奇与可能,这正是游戏魅力之所在。
所以,成人首先要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意义,纠正错误观念。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稍纵即逝。珍惜儿童的童年,就要珍惜、保护他们的游戏。儿童需要游戏,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 如果儿童没有了游戏的时间、机会、场地和权利,他们的儿童世界便自然地不复存在了。所以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给儿童提供足够多的游戏机会。教育者的观念必须从“业精于勤,荒于嬉”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很显然,这一古训不适合儿童,它是针对大人的。
其次,教育者要区别对待传统游戏与电脑网络游戏。现今社会在儿童的周围充斥着大量的电脑网络游戏,许多青少年都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有向学龄前儿童蔓延之势。电脑网络游戏以猎奇、探险、斗狠、暴力、色情等为特色,一味地刺激儿童感官,让他们上瘾,最终损害的是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原生态的童年游戏相比,这种商业性、刺激性、操盘性的电脑网络游戏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游戏。传统的游戏如踢毽子,儿童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四肢筋骨,放松紧张的大脑;又如跳绳,儿童可以从中体会到最真实的团队精神。这一切,别指望电脑网络游戏能做到。
第三,教育者应多和儿童玩游戏,成为儿童游戏的伙伴。重视儿童游戏,最好的方法是和儿童一起玩游戏,让儿童成为游戏的导师,让自己成为儿童的学生,也让自己从功利世界之中暂且解脱出来,让鼓噪的心重归于宁静,从而让自己轻松起来,体验人生的真谛,何乐而不为呢?
童年是游戏的,如果不要儿童玩游戏,那要他们做什么?
编辑:cicy 
 

上一篇:可爱的小老鼠

下一篇:我不会画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