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走出“小团体”怪圈

作者:  来源:《学前教育》(家教版)  上传时间:2021-06-07


/北京师范大学 孙少康

北京市三里屯幼儿园 田华

 

阿布、安安从小班到大班都在一个班里,他俩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表演区游戏,集体活动时也要坐在一起,自由活动时更是黏在一起。沐沐、妮妮也是好朋友。晨间洗漱时,沐沐洗完手一定要等着妮妮,然后一起去吃饭。小便时,妮妮会在旁边等沐沐,和沐沐聊天,直到沐沐小便完了才一起离开。一天,阿布没来幼儿园,安安来了。刚好沐沐这天也没来,妮妮来了。活动区游戏时,妮妮说:“老师,我想有人陪我玩,但是没有人陪我。”老师说:“安安也是一个人,你要不要和他一起玩?”妮妮摇摇头走开了。

班级里,文宝、山山是好朋友,他们一起玩纸牌,一起搭积木,集体活动时也必须坐在一起,不然就闹。乖宝、石头、宁宁是好朋友,三个人同住一个小区,经常一起玩。但是山山、文宝、乖宝、石头、宁宁之间却没有游戏交集。

 

以上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团体”。很多人以为,小团体出现在小学以后,其实从幼儿园中大班开始,小团体就出现了。

 

认识一下“小团体”

幼儿园“小团体”是指幼儿在班级生活中基于兴趣、爱好、能力等的不同需要而自发地聚在一起,组成的两三人、三四人不等的团体,团体中每个成员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幼儿园是孩子开始群体生活的第一站,交往过程中形成一些“小团体”是正常现象,也是孩子人际交往的需要。小团体的出现,通常有以下原因。

 

1.孩子开始主动选择玩伴。随着心理的发育,中大班的孩子逐渐变得有主见,在交往中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特别是性格、气质、能力等相似的孩子,很容易走到一起。

2.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班级中有些小男孩喜欢建构游戏、恐龙纸牌等活动,而小女孩则喜欢节目表演、手工绘画、贴纸娃娃等活动。彼此间兴趣爱好相似,就会出现互相接触的愿望,也因此使小团体得以维系和发展。

3.小时候友谊的延续。有些孩子从小班到大班都在同一个班级,如案例中的阿布、安安,彼此间早已建立同伴友谊。而且,同一班级的孩子常常住在同一小区或附近小区,从小就在一起玩。

4.家长间关系的影响。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会主动与周围同班小朋友的家长联系,如组织园外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一同参加兴趣班、彼此协商轮流接送孩子等。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小团体。

 

“小团体”有它的益处

小团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比如,在小团体中,孩子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性格、思维、能力等也是相似的,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小秘密”。而且,同伴的行为和活动有时就像一面“镜子”,能为孩子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调节在园的行为规范、遵守班级的生活常规等。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自己所属的小团体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小团体”带来的问题也不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团体也一样。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团体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案例中的妮妮,当自己的好朋友沐沐没来幼儿园时,她就不知道怎么玩、和谁玩了,对老师组织的活动也表现得心不在焉、情绪低落。

又如,案例中的文宝、山山等小朋友,不仅长期固定在小圈子里玩,造成兴趣单一,而且常常因为活动时非要坐在一起不可,而影响班级活动的组织实施。一次集体活动时,老师让小朋友拿着椅子坐成排,这时山山早已坐好,他的旁边也有小朋友了,但是文宝却冲上去要抢座位,并跟老师说“我和山山是好朋友,我们必须坐一起”,可是山山旁边的小朋友就是不让座,双方争执了好几分钟,最后老师只能拿出“先来后到”的班级规则将文宝拉开。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

此外,有些小团体还会排斥其他小朋友加入,更有甚者各小团体之间的成员还会出现较大的矛盾冲突或攻击行为。例如,一次课间,老师发现两个小朋友莫名地打起架来,两个人用拳头互相砸对方的脑袋,甚至用牙齿去咬对方的耳朵。老师赶紧上去制止并询问原因,原来他俩之间并没有发生矛盾,而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便邀请“帮手”过来替他出气!

类似现象给孩子的交往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甚至会扰乱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怎样消除“小团体”的不良影响

可见,小团体有利有弊,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积极型小团体”和“消极型小团体”。在“积极型小团体”中,孩子们能够相互鼓励、帮助,进而促进班级的稳定和谐发展。而在“消极型小团体”中,孩子之间会拉帮结派、排斥他人,不仅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还会破坏班级秩序和良好氛围的建立。如果任其发展,还会导致孩子出现暴力情绪和行为,进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消极型小团体”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面对“消极型小团体”时,幼儿园老师通常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比如,观察、记录孩子的行为,根据了解到的同伴交往情况,与孩子交谈;通过调整座位、重新分配活动小组等方式,尝试帮助孩子们扩大交往圈。但很多时候,老师的方法只能一时奏效,或收效甚微。比如案例中,尽管老师也尝试着给山山、石头等小朋友换换组,希望他们能够相互认识、交往,可是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仍固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找别人玩。所以,更多时候,老师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希望能共同帮助孩子走出小团体怪圈。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1.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家园沟通

当老师向我们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存在“消极型小团体”现象时,我们要积极配合老师,经常与老师沟通。比如,认真填写家园联系册,积极参加家长会、班级亲子活动等,多一些机会深入到班级,了解孩子的交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社交圈

利用节假日,和亲朋好友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玩、一起旅游等,创造条件让孩子与不同的小伙伴玩耍,扩大孩子的交往圈子。在外出过程中,增加孩子的社交见识,如鼓励孩子买车票、进饭店、购门票、结识新朋友等,让孩子直接接触一些新的交往对象。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竞技类游戏,如棋类游戏是一种直接与人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参与,孩子一旦爱上此类游戏,就会主动寻找不同的对手,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交锻炼。

 

3.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做孩子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如家里来了客人,引导孩子礼貌地和客人打招呼、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可鼓励孩子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好吃的食物与小伙伴分享。平时我们自己要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不拉帮结派。这样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与身边更多的小伙伴合作学习、一起进步,从而逐渐走出“小团体”怪圈。


关键词: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金鱼之死”的意外收获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