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实录:记一次公开课的始末

作者:严辉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11-28

 

每个幼儿教师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公开课经历,一旦承担了这个任务,就要找资料,设计教案,多次试教,不停地修改与调整,往往绞尽脑汁、苦不堪言。而公开课展示后还要面对大家的评议,好好坏坏,众说纷纭。我曾多次承担市里的公开课任务,其中有苦也有乐,就以最近的一次公开课来说吧……

一、选材

开什么课呢?是在原来积累的活动里挑选,或到幼教杂志里去寻找,还是自己再全新设计一个活动?原先自己积累的活动,虽是自己平时的心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难免陈旧;杂志里的教案新颖、完整,但终究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创新:全新设计的活动当然最理想,但需要自己思考探究,我能行吗?

从哪里入手呢?同行提醒了我:“去找找孩子近期对什么感兴趣。”正好儿子今年读大班,晚上拿着一包小食品缠着要我打开,我指导他找一找,他才发现包装袋上早已有提示。第二天,我到儿子班级调查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刚巧听见一个女孩说:“买东西,要看看有没有过期。”我顺口问:“哪里能看呢?”“包装上印着的。”女孩自信地回答。我若有所思,又问了一些大班幼儿:“你们到超市购买食品,最关心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包装袋漂不漂亮。”“有没有过期。”“里面有没有玩具。”……

我心中一喜,“食品包装”问题不正是迎合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吗?其实好的题材并不难找,倘若我们能在平时细致观察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够发现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设计

如何将选好的题材变为一节适宜的公开课活动呢?这就需要在选题巾寻找一个切入点,层层梳理,逐步设计出满足幼儿需要和兴趣的活动方案。我从繁杂的包装种类中选择了“袋装”,这不仅因为生活中常见,幼儿接触较多,也考虑到了操作时的安全因素。

我将食品包装活动初步设计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分组操作,将标签逐个剪贴并进行汇总,了解包装袋上的诸多信息。第二环节是在讲解了“三无产品”后,让幼儿对我出示的各种产品进行判断。第三个环节是抓住幼儿急于品尝食品的心理,让他们探索打开包装袋的方法。

三、试教

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小兔捡到过期糖果,食用后肚子疼”的情境表演游戏,来引出食品“保质期”的概念。

第一次试教时,我请了一位老师扮演吃坏肚子的小兔,我们两人在幼儿面前表演了一场生动的对手戏。但听课的教师认为让老师来扮演小兔,形象不够可爱,表演的内容也不够贴近幼儿,建议让幼儿扮演。

我听从了建议,第二次试教时让幼儿扮演小兔。听课的教师看后指出:这个表演似乎过于虚假,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迁移不够,还可加以调整。可怎样表演才自然而巧妙并贴近幼儿的生活呢?我冥思苦想。

最后,我放弃了“小白兔”这一动物角色,请一名幼儿在集体活动开始时突然喊肚子疼,然后请保健老师对他进行检查,从而引出过期食品问题。三度修改终于通过了该环节的“验收”,在公开课上也得到了专家和与会老师的认可。

在三次试教中我还遇到了以下难题:

一是幼儿在第一环节中找到了很多信息.因不断讨论而占用了大量时间。而在第二环节由于寻找“三无产品”时指向不明,幼儿大多是随自己的喜好挑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食品包装袋上信息繁杂,粗略数数就有一二十种,幼儿无法在短时间里理解和接受这么多的信息,“三无产品”的三个要素湮没在这些信息中,幼儿难以识别。经研讨后,我决定选择QS标记、保质期和厂家信息作为重点讲述,其余信息一带而过,使得线索较为清晰。

二是在展示保质期活动环节中,在我与个别幼儿讲述时,其他幼儿大都漫不经心。究其原因,是由于包装袋上的数字较小,不利于集体展示观察。幼儿看不见,自然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对保质期的理解。在听课老师的建议下我使用了投影仪,这样一来,幼儿都能积极寻找自己包装袋上的保质期,渴望能在投影仪上放大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四、破茧成蝶——收获

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满怀信心地上了这节公开课。活动进展得很顺利,比预期的效果还好。在讲评活动时,专家提出了建议:在验证幼儿选择的是否是“三无产品”时,可以针对三个信息设置“过三关”的闯关游戏,这就更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而保质期有时还会涉及到年份,加上一个年份牌的辅助,效果是否会更好?这个重构方案让我豁然开朗,它不仅能使活动更富游戏性,也能使活动目标更好地实现。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园公开优质示范课”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3年11月专题——

上一篇:观察记录:雨儿转变记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案例:大家一起讲故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