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如何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4-27
提到评价,很多人会想到的是,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点评,最终总结幼儿的活动情况。这种评价常常带有教师的意志,缺乏师幼、幼幼之间的积极互动。而这里所指的评价是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环节而言,是在收拾整理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通过集体或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讨论区域活动中的操作经验,以梳理、提升经验,目的是通过评价实现知道的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这样的评价环节中,首先,幼儿可以回忆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看看、听听别人都做了什么,从而使自我评价能力及对他人评价的能力得到发展。其次,从操作到表达,需要思维的参与,这样的评级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思维的概括性、逻辑性,更重要的是幼儿在与同伴交流、讨论、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了经验的建构与整合。
要实现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教师应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即“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
一、谁来评
“谁来评”是解决评价的主题问题。评价环节是为了幼儿在与教师、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因此,应本着让幼儿参与的原则,促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分析、概括来积极思考。对于小班幼儿,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他们分析、概括等能力相对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有限,评价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的进行引领。而对于中大班幼儿,他们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开始关注同伴,并喜欢换通过比较、讨论来解决问题,因此,幼儿可以成为评价过程中的小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了开展自评或互评。
二、评什么
“评什么”即评价的内容是什么,通过实践中的探索,我们把评价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结合目标来评,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品质进行评价,结合幼儿执行规则情况评价。
(一)结合目标来评价
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功能与关键价值,也有相应的幼儿发展目标,例如,感知形体、空间关系,促进幼儿搭建水平的提高,是建构区中的关键目标,发展幼儿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能力是表演区的关键目标,发展幼儿角色意识以及交往能力是角色去的关键目标,培养幼儿对数、量、形、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是益智区的关键目标,培养科学的精神、态度是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初步获得有关生物、材料、自然现象等的知识经验是科学区的关键目标教师要对区域的关键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有这些情况,例如幼儿的发展水平长时间没有提高,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低于区域活动的目标,幼儿的发展水平已超出了教师预设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的现有水平与预设的目标之间找到距离,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品质进行评价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在各区关键目标方面的发展情况,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我们发现,有时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发生争执,有时幼儿遇到困难使容易退缩,幼儿幼儿遇到问题会有急躁情绪,有时幼儿面对困难不会向人求助,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幼儿能克服困难加持完成一项活动,幼儿幼儿会与同伴商量解决争执,有的幼儿当别人都离开区域后,孩子啊细心的收拾丢在那里的物品,可见,幼儿在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品质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在学前期,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活动恰好提供了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得以展现,教师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评价环节适时加以关注和引导,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结合幼儿执行规则情况评价
这里所说的规则包括区域活动及游戏规则。遵守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配啊用那个幼儿的规则意识并不是为了方便教师,而是为了使幼儿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评价幼儿执行规则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一些巧妙的策略来使规则变得生动,让幼儿切实体验到遵守规则个我们带来的便捷,从而达到理解规则、内化规则的目的。例如。利用清净再现法,再现不遵守规则的情境,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利用情境对比法,再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的情境,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利用后果体验法,让幼儿亲自体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从而把遵守规则内化成自身的需要,从而能自愿、自觉的去遵守规则。
四、怎么评价
“怎么评”是指评价的策略如何运用。评价的策略虽然灵活多样,但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评价环节时,因语言交流较多,而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评价的策略也要考虑多利用直观的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1.作品分析法
利用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来分析作品的关键要素、结构,以提升幼儿经验的方法。如美工区幼儿的作品;建构区的搭建作品以及手眼协调区幼儿的一些作品等。
2.录像再现
教师通过录像记录幼儿的活动实况,然后在评价环节针对其中有价值的片段进行回放,并讨论。如幼儿表演区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表现角色。
3.情景表演
即教师通过表演再现幼儿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时使用得比较好。
4.讨论法
教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来获得正确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5.记录分析法
幼儿把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在评价环节交流、分享,以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数学活动常见。
6.行为强化法
教师观察到幼儿活动中积极正确的行为,在活动结束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以强化正确的行为的方法。
7.成果展示法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自信。如故事表演、科学实验、美术作品。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gege阅读人气:1472
- 浅谈在幼儿园如何开展计算机教...辉辉阅读人气:1911
-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如何开展?欢惜儿阅读人气:1362
-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如何开展?欢惜儿阅读人气:1572
- 如何有效开展小班数学活动雪飞扬阅读人气:167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户...雪阅读人气:2505
- [教师工作]我是大班实习教师,如何开展幼...韦庆良阅读人气:3990
- [园长管理]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区角活动?阅读人气:842
- [业务管理]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悠悠我心阅读人气:1500
- [教师工作]幼儿园是否应该开展识字教学?...娟子老师阅读人气: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