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思维发展:幼儿园课程的灵魂
作者:何媛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4-06-19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灵魂,有思想,能够思维。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因此,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典型的“成人中心”,幼儿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常常无奈而费劲地猜测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答案,因为答对了会被称赞为“爱动脑筋’’的孩子。这种成人中心的教学方式关注的往往是教学内容,很少关注幼儿实际的思维过程。有时,教师看上去是在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入,但幼儿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是对教师后面要讲的内容的推测,以迎合教师的想法。
另一种情况是典型的“儿童中心”,教师放下“架子”,让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然而幼儿的探索没有明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方向,幼儿的表达也无视事实,不辨是非。这样的探索活动既没有挑战性,也看不到教师的指导,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要营造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地去“做”,他们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发展。在“儿童中心”的名义下,幼儿虽然玩了,做了,看上去忙忙碌碌,却并没有真正在学,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因为“做”可能是任意的和心不在焉的,“做”的过程并不能表明幼儿的思维已参与其中。事实上,幼儿的思维有否参与,要看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也许,人们一想到思维就想到头脑的教育,教师常常说“动脑筋想想”,似乎让幼儿坐在那里动动脑筋就训练了幼儿的思维。如果我们仅仅把思维视为头脑的教育,就会将思维与情感、行为割裂开来;如果以为只要让幼儿活动了,就能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这也是自欺欺人。杜威反复提醒我们,不加思考的行动与不行动只思考同样有害,“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两者之间,即或者从外面强迫儿童,或者让儿童完全自流,看不到有第三种可能。因为看不到第三种可能,有些人选择这种形式,有些人选择另一种形式。两者都陷于同样的根本性的错误”。
在课程中关注幼儿的思维,意味着我们要在尊重幼儿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意味着要把思维发展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思维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发展幼儿的思维不仅是关于头脑(Head)的教育,更是关于心灵(Mind)和身体的教育,应是手(身体)、脑、心灵的整体的教育。
编辑sunny
- 相关博文:
-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郑培培阅读人气:1009
- 省一等奖:《构建“百草园”乡...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215
- 欣赏孩子的思维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751
- MUMA儿童艺术 | 论2-...MUMA儿童艺术阅读人气:501
- 利用塑造激发孤独症儿童的发声...凡鱼雨阅读人气:1365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儿童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记忆、...月如霜阅读人气:2397
- [教师工作]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小蛋蛋阅读人气:3051
- [教师工作]男幼师有发展前景吗紫晓阅读人气:782
- [教师工作]幼儿体育课程该怎么开展?长颈鹿阅读人气:1268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